氢氮比因()无自衡等特点,工艺上较难控制。
第1题:
循环气氢氮比过高或过低的判断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是()
第2题:
氢/氮比应控制在()
第3题:
简述自衡系统、无自衡系统及物料静态平衡关系概念。
第4题:
氢氮比上升对催化剂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第5题:
二段炉出口气的氢氮比要()于合成反应的理论氢氮比。
第6题:
117.氢氮比的变化对氨合成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第7题:
氨合成工序()是最关键的工艺参数之一,它控制的好坏与生产安全和全装置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第8题:
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第9题:
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为了追求高速率,同时又要保持气体组成稳定,常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原料气中氢氮比,下列有关氢氮比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第10题:
炉温
氢氮比
控制系统压力
稳定气化层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补充气中氢氮比理论上为(),循环气中氢氮比控制在()较合适。
第14题:
“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官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待,上休,方罢。”解释“以衡石自程”。
第15题:
什么叫氢氮比?
第16题:
氨的合成反应要求循环气中氢氮比一般控制在2.8—3.2范围内
第17题:
在传统的凯洛格工艺中,通过调整()来控制新鲜气的氢氮比。
第18题:
降凝工艺的操作参数有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空速及氢油比等。
第19题:
石油基本上由碳、氢、()等五种元素组成。
第20题:
什么是自衡特性?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第21题:
氢氮比为何是较难的控制参数?
第22题:
根据原料构成、燃料、蒸汽和需求情况,优化温度、水炭比、压力等参数
控制干气中烯烃和硫含量,降低配氢量
降低水炭比将增加原料消耗,但可降低转化炉负荷、减少原料和燃料的总耗量,并减小设备尺寸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