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氢氮比因()无自衡等特点,工艺上较难控制。A、干扰因素多B、惯性滞后大C、惯性滞后小D、无精确的测量方法

题目

氢氮比因()无自衡等特点,工艺上较难控制。

  • A、干扰因素多
  • B、惯性滞后大
  • C、惯性滞后小
  • D、无精确的测量方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更多“氢氮比因()无自衡等特点,工艺上较难控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循环气氢氮比过高或过低的判断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是()

    • A、合成循环气氢氮比自动分析仪是否显示
    • B、氢氮比低则循环机电流高,系统压差大
    • C、氢氮比高则循环机电流低
    • D、氢氮比高则循环机电流高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氢/氮比应控制在()

    • A、4。12
    • B、3
    • C、2。74
    • D、2。7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简述自衡系统、无自衡系统及物料静态平衡关系概念。


    正确答案: 自衡:指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扰,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无自衡: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操作人员或仪表干扰无法恢复平衡的过程。
    静态平衡关系:单位时间内进入被控过程的物料(能量)等于单位时间内从被控过程流出的物料(能量)。

  • 第4题:

    氢氮比上升对催化剂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 A、随氢氮比上升而上升
    • B、随氢氮比上升而下降
    • C、存在一个最佳氢氮比
    • D、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二段炉出口气的氢氮比要()于合成反应的理论氢氮比。


    正确答案:略高

  • 第6题:

    117.氢氮比的变化对氨合成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 A、随着氢氮比的上升,平衡氨浓度上升
    • B、随着氢氮比的上升,平衡氨浓度下降
    • C、存在一个最佳的氢氮比
    • D、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氨合成工序()是最关键的工艺参数之一,它控制的好坏与生产安全和全装置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 A、水碳比
    • B、氢氮比
    • C、氢气浓度
    • D、氮气浓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被控过程输出对扰动存在负反馈。

  • 第9题:

    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为了追求高速率,同时又要保持气体组成稳定,常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原料气中氢氮比,下列有关氢氮比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新鲜原料气的氢氮比为3
    • B、整个过程原料气氢氮比均为3
    • C、混合后循环气氢氮比约为2.8
    • D、合成塔出口处氢氮比约2.5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造气炉生产中需控制()等方面。
    A

    炉温

    B

    氢氮比

    C

    控制系统压力

    D

    稳定气化层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自衡特性?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在扰动作用破坏其平衡工况后,被控过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平衡的特性,称为自衡特性。
    2)被控过程输出对扰动存在负反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自衡系统、无自衡系统及物料静态平衡关系概念。

    正确答案: 自衡:指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扰,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无自衡: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操作人员或仪表干扰无法恢复平衡的过程。
    静态平衡关系:单位时间内进入被控过程的物料(能量)等于单位时间内从被控过程流出的物料(能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补充气中氢氮比理论上为(),循环气中氢氮比控制在()较合适。


    正确答案:3:1;2.2~2.8

  • 第14题:

    “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官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待,上休,方罢。”解释“以衡石自程”。


    正确答案: 以衡石自程:称一百二十斤(公文)作为(批阅的)定量.

  • 第15题:

    什么叫氢氮比?


    正确答案:对于合成氨反应,原料气中氢气含量与氮气含量之比称为氢氮比。

  • 第16题:

    氨的合成反应要求循环气中氢氮比一般控制在2.8—3.2范围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在传统的凯洛格工艺中,通过调整()来控制新鲜气的氢氮比。


    正确答案:工艺空气量

  • 第18题:

    降凝工艺的操作参数有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空速及氢油比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石油基本上由碳、氢、()等五种元素组成。

    • A、硫、钠、氧
    • B、硫、氮、氧
    • C、硫、氮、镁
    • D、氮、氧、钾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什么是自衡特性?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在扰动作用破坏其平衡工况后,被控过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平衡的特性,称为自衡特性。
    2)被控过程输出对扰动存在负反馈。

  • 第21题:

    氢氮比为何是较难的控制参数?


    正确答案: ①干扰因素多;
    ②大滞后;
    ③无自衡。

  • 第22题:

    单选题
    优化制氢装置需要优化制氢工艺,优化制氢工艺操作首先要()。
    A

    根据原料构成、燃料、蒸汽和需求情况,优化温度、水炭比、压力等参数

    B

    控制干气中烯烃和硫含量,降低配氢量

    C

    降低水炭比将增加原料消耗,但可降低转化炉负荷、减少原料和燃料的总耗量,并减小设备尺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半水煤气的氢氮比?如何调节?

    正确答案: A:在制取合成氨原料气――半水煤气的操作中,氢氮比调节是造气工序的一项重要操作。半水煤气中的氢氮比例失调和波动过大,都会影响合成工序的正常操作,严重制约合成效率,导致消耗增加。所以,力求半水煤气中氢氮比例相对稳定,对相关工序稳定操作、提高产量和降低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具体的氢氮比调节方法:宜将空气吹净阶段时间、上吹加氮时间和加氮空气调节阀门相对固定,施以增减各炉吹风阶段末期回收时间的方法,来实现氢氮比的有效调节。
    采用以上方法调节氢氮比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
    (1)最大能力地延长上吹加氮时间(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确保制气阶段气化层温度的降幅减少和相对稳定。
    (2)若出现加氮过量,可采用适当减少加氮手轮开度的方式,合理调整加氮空气量。
    (3)摸索出适当的加氮手轮开度,选择同风机组合的煤气炉,其吹风阶段末期,设置较为适宜的回收时间,一般在2%~4%之间。
    (4)采用单纯增减上、下加氮空气量的方法调整氢氮比,则正与运用吹风阶段回收氮气的效果相反,所以,不宜提倡使用。
    (5)利用微机进行氢氮比自调的程序制作,也应运用以上思路进行合理配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