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魯长勺之战,曹刿深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道而大胜齐军。此乃符合孙子何种用兵之法?()
第1题: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D未至,道渴而死。
第2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字意为( )。
A.两次
B.重复
C.又
D.或
第3题: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出自《曹刿论战》一文,这次战役是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战役?()
第4题:
据《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国运用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军事原理,在战场中打败了哪个国家?
第5题:
《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况说道:“一鼓作气,再而衰”的下一句是什么?
第6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的意思是()。
第7题:
下列各句中,“而”表顺接的有()
第8题:
下列各句中,省略主语的一句是()
第9题: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军争篇〉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始计篇〉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虚实篇〉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地形篇〉
第10题: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唐雎不辱使命》)
虽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第11题:
集中兵力,重点打击
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灵活机动,出其不意
力争主动,速战速决
第12题: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第13题:
〈二〉阅读文段D,完成38—43题。(15分)
文段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38.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
40.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
41.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3分)
42.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
答:
〈二〉(15分)
38.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分)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39. 在击鼓驱车(追赶)于是
40. B
41. 记叙语言、动作
42. 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长勺
43. 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答到一点即给2分
第14题:
第15题:
在学习完《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文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符合的一项是()。
第16题:
成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源历史上哪一次战役?()
第17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说明句中主语、宾语的省略现象。
第18题:
从下文看,曹刿指挥作战所采用的战术是()。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
第19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中,省略的成份是()
第20题:
长勺之战
城濮之战
淝水之战
牧野之战
第21题:
继续
又一次
第二次
更加
第22题: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水浅而舟大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