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为什么要开展“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历代著名的书法家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正确答案: 历史上没有被批评过的书家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平庸,社会影响小,不屑被评论的人;另一种是艺术水平虽高,但被埋没而无人知晓的书家。除此而外,熟知书法史的人都知道,从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欧、虞、褚、薛、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金农、郑板桥、邓石如、何绍基,直到近代的吴昌硕等著名的书法家,都不同程度受到当时或后世的非议。可以这样讲,在中国书法史上任何一位影响至今的书家,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批评。
    书法史上出现的这种现象,其主要因素是由于审美观的不同而产生的争论。就说“书圣”王羲之吧,当以王羲之为代表创造出一种风流妍妙的新书体逐渐被社会接受时,庾翼十分气愤地称他为“野鹜”,庾翼实际上就代表了旧的审美观对新的书法美的批评。到了盛唐,社会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已转变为欣赏“雄强豪放”的风格了,因此,就出现了张怀灌在《书议》中批评王羲之:“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銛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劣于诸子。”而韩愈说得更明快,称:“羲之俗书趁姿媚”。又如,唐代大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他们被宋代的姜夔批评曰:“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晋、魏之风轨,则埽地矣。”(《续书谱》)很明显,姜夔是用晋、魏时代书法审美的旧标准来评论唐代书法审美的新标准的。在清代,康有为则日:“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已,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
    (《广艺舟双楫》)包世臣也说:“平原于茂字少理会。”(《艺舟双楫》)他们则代表了清代碑学崛起后,以书法审美的新标准对颜、柳二家的批评。书法史上对大书家们或是或非的评论,大抵是如此者居多。
    书法批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书家在艺术上存在有不足之处。如苏轼批评宋代书家李建中,认为他书艺格调不高,是“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等等。对书艺缺陷的批评一般大家都能接受,而因审美观的不同产生的批评,往往会造成长期的争论和分歧。
    书法批评贯穿了整个书法艺术史,成为了书法史的有机部分。凡是任何一种书法新风格和新流派的出现,都得经受批评的检验。书法批评是筛子,将筛掉它的一些缺陷而保留下可供借鉴部分;书法批评是天秤,将衡量出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书法批评是镜子,将照出它和批评者本身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启示。只有经过了批评这一关的书法新风格和新流派,最终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而能在书法批评的激浪中傲然屹立者,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精英!

  • 第2题:

    被韩愈批评的那个高闲上人的书法究竟怎样?


    正确答案:据《高僧传》记载,高闲上人是唐朝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与韩愈为同时代人,生卒年不详。高闲的字,在当时是比较有名的。由于韩愈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因此韩愈写的《送高闲上人序》,尽管有批评之意,却使高闲书法的知名度更高,曾被唐宣宗召入书写草书,因写得好,还赏赐给他紫衣。他用霅川白纻写的真书和草书被当时人奉作学习的楷模。据宋董逌《广川书跋》和宋叶梦得《书小史》记载说,高闲的书法,主要是学习张旭和怀素,其书“神采超逸,自成一家。”那么韩愈为什么又批评他说是“善幻多技能”而否认他的书法是艺术呢?韩愈的批评,针对佛教的宗旨而言,是没错的,因为佛教的最高宗旨是泯灭七情六欲。没有欲望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但实际上,宗教只不过是一种被神圣化、神秘化的理性,其实质仍是人的七情六欲高度标准化的对象,亦即现实的人们的一种理想境界,对这种境界的向往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灭式的反向追求而包含着最深沉的感情。即使高僧、圣僧,其被宗教理性压抑到人类意识最隐蔽处的感情仍潜在地发挥着主导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顽强而自然的渲泄,这种压抑力越大,其渲泄程度就愈烈,其渲泄的内含感情因素就愈丰富。这就是怀素借酒酣之际充分地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潜感情,方写得书法神品的真谛;这就是高闲之类的圣僧和尚也能创造出高超神妙的书法艺术的道理。而且,作为书法艺术,除了有充沛的感情以外,还必须有坚实的书写功夫和技巧。韩愈虽然批评了高闲上人的书法没感情,却又肯定了他的书法技巧像魔术一样,是高超的。所以,正如宋朝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说的那样:“盖得韩愈退之序,其名益重。”高闲上人曾有草书《五原帖》、《千文》、行书《中丞帖》、《雨雪帖》等真迹传世。

  • 第3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历代书论对颜真卿书法的批评和赞扬?


    正确答案: 对颜真卿的书法,如上所述,历代褒扬溢美之辞多不盛收,而且评价之高,几乎与书圣王羲之齐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历代书论对其书法批评的辞措亦相当尖锐、激烈。如明项穆《书法雅言》在肯定“颜清臣蚕头燕尾闳伟雄深”的同时又认为其书“沉重不清畅”。最早批评颜字的实际是南唐李后主李煜。他认为颜字如“村夫大脚”,笨拙歪散。后来,米芾著《书史》虽肯定了他的“行书可观”,但认为其真书(楷书):“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扎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关于对其赞扬,正如前条所说,其书法的美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也难免有过溢之辞。关于对其批评,也可说是事出有因,首先关于“不清畅”、“过郁濁”、笨拙之评,在颜真卿的某些碑帖里是确实存在的。
    其次,由于人们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文化教养、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每个点画都写得精到完美。认为他的某些书迹“粗鲁诡异”等是不足为怪的,对此在学习颜书时是应注意的。然而米芾所评的“有失古意,终非正格”、“为丑怪恶扎之祖”等是有失偏颇的。“集古自成家”(米芾语)这种现象固然是存在的,但终难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如果没有荡尽古法、大胆创新的精神,并将其融溶于书法创作中去,颜真卿的字是不可能在后世产生那么深远和巨大影响的,这个历史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

  • 第4题:

    书法家为什么要懂得些碑帖鉴定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书法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要对古代优秀碑帖进行继承,并辨识其高下、真伪,否则,往往将一些不入流的膺品当做优秀作品临写,必然要走弯路,甚至堕入魔道,再想挽回,则倍加困难。另外,书法家在对碑帖进行鉴定的同时,也开扩了眼界,提高了欣赏水平。碑帖鉴定,是书家一项基本功力,不可等闲视之。
    “碑帖鉴定学”,即以科学方法,对古代碑刻、法帖的真伪、摹拓时间、涂改、翻刻等进行分析、辨别的学科。鉴定石刻、墓志、法帖应以实物为主,再看拓本是否与原石一致。方法有:从纸、墨及装裱的考据、字的损泐情况、名人题跋、铃印、尤其是字的精神处着手,既要识真,又要辨伪。历史上“墨老虎”为赚钱,在碑刻上使用了种种伪造手段,传世碑帖中,有的以翻刻充原件,有的干脆凭空伪造,有的则真伪相伴。为了更好地收集、整理、保护、研究历代书法珍品,清除膺作,必须对所有作品进行鉴定。鉴定者本身要具备很高的文学艺术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尤其要利用世界上鉴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鉴定学建立在牢固的历史和科学基础上。
    许多翻刻、伪造品猛一看的确分辨不出真伪,但有经验的鉴定专家,则能从最细小处看出破绽:人造的石花与自然的损泐毕竟不同,山东有一批汉碑刻石即极接近原作。我们指出一些作品,以请书界注意:翻刻本有:秦《泰山二十九字》、汉《祀三公山碑》、《裴岑纪功碑》、《刘熊碑》、《华山庙碑》、魏《三体石经残石》、吴《天发神谶碑》、梁《瘗鹤铭》、北魏《郑羲下碑》、《张玄墓志》等。凭空伪造者有百种之多,主要有夏《大禹岣嵝碑》、商《比干墓刻石》、汉《朱博残石》、《汉高祖大风歌碑》、魏《王五娘等题名》、晋《王濬墓志铭》、北魏《周君砖志》、《高植墓志》、唐《凉州刺史郭云墓志》、《柳氏墓志》等。另外,盛传王献之的《保母(砖)志》历史上确曾喧传一时,直至清末,才有人发现是伪造,当代鉴定家又从书体、书志情况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
    目前已有关于书法鉴定的著作,但要建成一门完整、系统的学科,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 第5题:

    “书法批评”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开展正常的书法批评?


    正确答案: 不能将“书法批评”与通常所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含义混同。“书法批评”是与“书法创作”并存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史并列是书法理论中三大内容之一。书法批评家要从一定的观点对书法家或书法作品的成败得失、历史地位等作出评价,对书法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分析、综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阮元、康有为对北碑的评价,使人们对原先卑弃的魏碑有了新的认识,并将郑道昭誉为“北朝书圣”。由此可见,没有书法批评,书法艺术便不会繁荣。尤其当理论揭示出书法的内在规律后,将会对书法的实践给予指导作用。
    书法批评要实事求是。当然,在一定艺术观念指导下,认识也可能出现偏见,而偏见,往往是艺术个性发展的前提。书法批评的标准一是要符合美的规律,一是要具有历史深度。在作书法批评时,必须首先对书法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充分剖析,指出其成败之处,要抓特征,抓本质,从具体形象入手,再引申到它与整个历史与社会的各种联系之中。而我们目前的书法批评,除了对“名人”、“名家”的作品进行不切实际的粉饰、吹捧外,很少见到严肃的、尖锐的、足以称得上真正的批评,实际上已把它变成了轿夫和吹鼓手。书法批评家必须抛弃武断的、封闭的、孤立的定向思维,应以审美为中心,借助于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系统论等学科,将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置于历史长河和当代思潮中,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总体性的、创造性的考察。现代国内外文艺批评约有五种模式:①道德批评模式,②心理批评模式,③社会批评模式,④形式主义批评,⑤原型批评。书法可以借助其合理部分,用于对书法进行评论。时代需要书法中的别林斯基与金圣叹,我们呼唤和期待着敢哭、敢笑、敢说、敢于直面人生、令人心扉畅快而具有深刻历史感的书法批评文章更多地问世,从而在我国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书法批评体系。

  • 第6题:

    什么是“书法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管理”本身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代已经建立起了“管理学”。而书法,由于书法家协会成立是八十年代初的事,在整个管理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这就需要在积累经验基础上,借助于“管理学”的规律,建立一套完备的“书法管理学”。它必须以多种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它将研究书法管理的性质、特点、范畴、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究对人(即对书法家)的管理。因为“管理”即是通过组织、指导其他人完成既定目标的艺术。而“管理人员”则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研究他们的心理、学养、素质、意志、训练、管理方法等。另外还要研究书法活动的规律、规划的实施、科研管理、信息管理、政策管理等。书法管理理论的系统化,有助于书法事业的兴旺发达,它将指导其方向、决定其战略思想、提供思想基础,以至到具体规划的建立与完成。书法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有紧密联系,与整个文艺体制有关系。管理部门一定要有一批具备现代管理头脑、有魄力、能高瞻远瞩而又能出以公心、脚踏实地为书法事业献身的人。事实证明,凡是书法工作开展的好,又出人才和成果的地方,总是与上述品质的管理人才有关。反之,书法管理部门让一些脑子僵化、私心严重的人所占据,受害者首先是该地区的广大书法爱好者,那里的人才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环境,也不可能通过书法活动脱颖而出。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或者是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应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工作。

  • 第7题:

    问答题
    为什么历代著名的书法家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正确答案: 历史上没有被批评过的书家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平庸,社会影响小,不屑被评论的人;另一种是艺术水平虽高,但被埋没而无人知晓的书家。除此而外,熟知书法史的人都知道,从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欧、虞、褚、薛、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金农、郑板桥、邓石如、何绍基,直到近代的吴昌硕等著名的书法家,都不同程度受到当时或后世的非议。可以这样讲,在中国书法史上任何一位影响至今的书家,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批评。
    书法史上出现的这种现象,其主要因素是由于审美观的不同而产生的争论。就说“书圣”王羲之吧,当以王羲之为代表创造出一种风流妍妙的新书体逐渐被社会接受时,庾翼十分气愤地称他为“野鹜”,庾翼实际上就代表了旧的审美观对新的书法美的批评。到了盛唐,社会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已转变为欣赏“雄强豪放”的风格了,因此,就出现了张怀灌在《书议》中批评王羲之:“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銛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劣于诸子。”而韩愈说得更明快,称:“羲之俗书趁姿媚”。又如,唐代大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他们被宋代的姜夔批评曰:“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晋、魏之风轨,则埽地矣。”(《续书谱》)很明显,姜夔是用晋、魏时代书法审美的旧标准来评论唐代书法审美的新标准的。在清代,康有为则日:“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已,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
    (《广艺舟双楫》)包世臣也说:“平原于茂字少理会。”(《艺舟双楫》)他们则代表了清代碑学崛起后,以书法审美的新标准对颜、柳二家的批评。书法史上对大书家们或是或非的评论,大抵是如此者居多。
    书法批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书家在艺术上存在有不足之处。如苏轼批评宋代书家李建中,认为他书艺格调不高,是“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等等。对书艺缺陷的批评一般大家都能接受,而因审美观的不同产生的批评,往往会造成长期的争论和分歧。
    书法批评贯穿了整个书法艺术史,成为了书法史的有机部分。凡是任何一种书法新风格和新流派的出现,都得经受批评的检验。书法批评是筛子,将筛掉它的一些缺陷而保留下可供借鉴部分;书法批评是天秤,将衡量出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书法批评是镜子,将照出它和批评者本身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启示。只有经过了批评这一关的书法新风格和新流派,最终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而能在书法批评的激浪中傲然屹立者,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精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书法批评”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开展正常的书法批评?

    正确答案: 不能将“书法批评”与通常所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含义混同。“书法批评”是与“书法创作”并存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史并列是书法理论中三大内容之一。书法批评家要从一定的观点对书法家或书法作品的成败得失、历史地位等作出评价,对书法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分析、综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阮元、康有为对北碑的评价,使人们对原先卑弃的魏碑有了新的认识,并将郑道昭誉为“北朝书圣”。由此可见,没有书法批评,书法艺术便不会繁荣。尤其当理论揭示出书法的内在规律后,将会对书法的实践给予指导作用。
    书法批评要实事求是。当然,在一定艺术观念指导下,认识也可能出现偏见,而偏见,往往是艺术个性发展的前提。书法批评的标准一是要符合美的规律,一是要具有历史深度。在作书法批评时,必须首先对书法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充分剖析,指出其成败之处,要抓特征,抓本质,从具体形象入手,再引申到它与整个历史与社会的各种联系之中。而我们目前的书法批评,除了对“名人”、“名家”的作品进行不切实际的粉饰、吹捧外,很少见到严肃的、尖锐的、足以称得上真正的批评,实际上已把它变成了轿夫和吹鼓手。书法批评家必须抛弃武断的、封闭的、孤立的定向思维,应以审美为中心,借助于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系统论等学科,将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置于历史长河和当代思潮中,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总体性的、创造性的考察。现代国内外文艺批评约有五种模式:①道德批评模式,②心理批评模式,③社会批评模式,④形式主义批评,⑤原型批评。书法可以借助其合理部分,用于对书法进行评论。时代需要书法中的别林斯基与金圣叹,我们呼唤和期待着敢哭、敢笑、敢说、敢于直面人生、令人心扉畅快而具有深刻历史感的书法批评文章更多地问世,从而在我国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书法批评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唐太宗为什么要称赞大书法家虞世南?其书迹论著有哪些?

    正确答案: 唐太宗曾称赞虞世南有“五德”,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都很好。
    虞世南(公元五五八——六三八年),字伯施,越洲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他为人沉静寡欲,笃志好学,从小跟随著名学者《玉篇》的编纂者顾野王学习。他学习勤奋,有时竟十天半月不事梳洗。
    有一次,唐太宗命他写《列女传》以装屏风,当时恰巧手头无书,于是他便默写下来,居然一字不差,学问功力之深,可见一斑。虞世南耿直不阿,常犯颜直谏。太宗问天变灾异时,他劝太宗勤修德义,省察狱识,不要居功自傲。太宗游猎无度,要厚葬高祖,他都直谏无隐。太宗感概地说:如果群臣都像世南,不怕天下不治。
    在书法上,虞世南求教于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由于嫡派真传,所以世南用笔得王羲之之法,书体遒美,外柔内刚、姿态萧洒,内力沉厚。他早年偏工行草,晚年楷书也登神品。
    虞世南传世书迹有《破邪论序》、《左脚帖》、《千人斋疏》、《东观帖》、《积时帖》、《醒滞帖》、《孔子庙堂碑》等。传说当日虞世南将《孔子庙堂碑》拓本进呈时,唐太宗赐他王羲之黄银印一颗。此外,他尚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墨迹草稿一种(也有人认为是米芾的临本)。他所著的《笔髓论》、《书旨述》两篇,是他的论书著述,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其历史的演变情况,那么根本不可能对它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探讨。一切事物都是在历史的继承中发展的。研究书法历史,将会给我们展现出历史上各个时代书法明晰的面貌和各朝代发展的详细情况,从而从历史变迁中找出规律,以指导当代书法的实践,预测未来的方向。否则,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传统,将会找不到头绪,无所适从。研究书法史,也是认识传统、继承传统的重要一环。一部系统的书法史,是我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和现代艺术发达兴旺的标志。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不能以论代史,而应在全面掌握书法史的各个方面之后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在浩瀚的、系统的、巨大的《中国书法通史》出现之前,可先分阶段搞些书法断代史,如《魏晋书法史》、《唐宋书法史》、《明清书法史》、《近代书法史》等;还可根据不同书体搞些《篆书发展史》、《隶书发展史》、《行草发展史》;另外像《书法批评史》、《风格演变史》、《书法思想史》等专题也是书法史的组成部分;有人还主张以书法家或书法作品为主要线索写书法史,这一切都应是书法史的内容。我们现在只有先提出要求,尔后才可实施,组织人员编写。为此,应首先总结出一整套书法史的研究规律和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书法史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开展“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文学艺术如果要进步,就离不开批评。这个批评,就是批阅和评论。批评既可对创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者的看法,同时,也可对作品的成功之处加以分析和肯定。由此可见,批评在指出作品瑕疵的同时,又可肯定成绩,这关系是辩证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一提到批评就是专挑毛病。由此可见,作为艺术之一的书法,如果要在创作上有所前进的话,是万万离不开书法批评的。那末,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呢?具体说来,一是创作上的,二是理论上的。创作上的批评包括分析作品在点画、结体、布局和意境上的成败得失;理论上的批评包括指出书法理论上的谬误和正确等等,因为谬误的理论会把创作引向岐途,而正确的理论又是指引书法创作走向成功彼岸的指路明灯。当然,创作要发展,理论也要发展,这种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所说的文艺批评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历代书论对颜真卿书法的批评和赞扬?

    正确答案: 对颜真卿的书法,如上所述,历代褒扬溢美之辞多不盛收,而且评价之高,几乎与书圣王羲之齐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历代书论对其书法批评的辞措亦相当尖锐、激烈。如明项穆《书法雅言》在肯定“颜清臣蚕头燕尾闳伟雄深”的同时又认为其书“沉重不清畅”。最早批评颜字的实际是南唐李后主李煜。他认为颜字如“村夫大脚”,笨拙歪散。后来,米芾著《书史》虽肯定了他的“行书可观”,但认为其真书(楷书):“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扎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关于对其赞扬,正如前条所说,其书法的美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也难免有过溢之辞。关于对其批评,也可说是事出有因,首先关于“不清畅”、“过郁濁”、笨拙之评,在颜真卿的某些碑帖里是确实存在的。
    其次,由于人们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文化教养、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每个点画都写得精到完美。认为他的某些书迹“粗鲁诡异”等是不足为怪的,对此在学习颜书时是应注意的。然而米芾所评的“有失古意,终非正格”、“为丑怪恶扎之祖”等是有失偏颇的。“集古自成家”(米芾语)这种现象固然是存在的,但终难成为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如果没有荡尽古法、大胆创新的精神,并将其融溶于书法创作中去,颜真卿的字是不可能在后世产生那么深远和巨大影响的,这个历史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其历史的演变情况,那么根本不可能对它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探讨。一切事物都是在历史的继承中发展的。研究书法历史,将会给我们展现出历史上各个时代书法明晰的面貌和各朝代发展的详细情况,从而从历史变迁中找出规律,以指导当代书法的实践,预测未来的方向。否则,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传统,将会找不到头绪,无所适从。研究书法史,也是认识传统、继承传统的重要一环。一部系统的书法史,是我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和现代艺术发达兴旺的标志。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不能以论代史,而应在全面掌握书法史的各个方面之后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在浩瀚的、系统的、巨大的《中国书法通史》出现之前,可先分阶段搞些书法断代史,如《魏晋书法史》、《唐宋书法史》、《明清书法史》、《近代书法史》等;还可根据不同书体搞些《篆书发展史》、《隶书发展史》、《行草发展史》;另外像《书法批评史》、《风格演变史》、《书法思想史》等专题也是书法史的组成部分;有人还主张以书法家或书法作品为主要线索写书法史,这一切都应是书法史的内容。我们现在只有先提出要求,尔后才可实施,组织人员编写。为此,应首先总结出一整套书法史的研究规律和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书法史学”。

  • 第14题:

    “书法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书法教育学”是研究书法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应包括研究书法教育的本质、目的、方针、制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师与领导管理等问题。其中应分学龄前启蒙教育、普通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业余教育等。目前我国虽然进入书法的热潮期,但书法教育还不普及、不系统。中小学刚刚提倡开书法课,而师资又极缺乏,尤其经过训练的、有一定水平的教师更是缺少。现在一部分大专院校设了书法课,有的还招了研究生,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书法研究会,这是振兴我国书法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但更多的书法教育却是由社会来承担的。各级书协组织举办了各种规模的讲习班、培训班、进修班、研讨会。如有的书法家协会投资不少资金,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导师,开办了书法理论及篆刻训练班,集中了本地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参加学习,通过严格教学,使他们水平大大提高一步;有的书协还成立了书法函授院在全国招收学员,编写水平较高的教材,系统地对学员进行教学辅导,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材。当然,严格说来,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书法教育系统,书法教育上许多问题还有待通过实践去研究、总结,除发扬我国几千年书法教育方面的成果外,吸收外国(如日本)的书法教育经验也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建立起系统的“书法教育学”。

  • 第15题: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理论?


    正确答案: 我们学习书法,严格地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创作实践,一是书法理论指导。但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只知学习书法就是临帖,结果往往化了很大的气力,而书艺却始终提高不上去,这不能不归罪于他们对学习书法的片面理解。书法理论是古人学习书法的经验总结,他们有的往往化了几十年功夫,或穷毕生的精力才总结出来的,因此,这是极为可贵的心血结晶。我们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如果在临摹古人碑帖或在进行创作活动的同时,学一些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从而有意识地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那么就会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集思广益,豁然开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说,学习书法理论对于初学书法或从事书法创作的人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十分必要的。

  • 第16题:

    为什么要建立“国际书法交流学”?其内容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国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奇葩,远在唐代,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珍品就以惊人的艺术魅力震惊了日本朝野,后传入东南亚诸国,即使在语言文字极不相同的欧美国家,也愈来愈被广泛地了解和接受,它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在日本,书法很兴盛,汉字书法仍居首位,产生了许多大家;其次是假名书;另外还有以少字书为代表的前卫派及脱离了文字的墨象派。近代日本正朝“纯艺术”方向发展。一千余年来,中国书法对日本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现代,我们应从日本书法的探索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丰富我们的书法面目。近几年来,两国书法代表团不断往来,联展经常举办。新加坡、南朝鲜也甚为重视书法,其中也有部分交流。美国、西德、法国等,收藏中国书法甚富,有不少学者做了很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为人注目的成果。书法以它独具的特色,在全世界赢得了愈来愈多的爱好者,它为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为我国文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各国之间书法交流史及书法与民族的关系,研究各国书法艺术的特征和艺术思想及其相互影响,是“国际书法交流学”的主要内容。

  • 第17题:

    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信息的研究?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信息对书法家之重要,如同人体要经常吸收各种不同的营养,否则便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书法信息学是由书法家、编辑、书法研究管理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新的学科。它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包括书法家与信息的关系、群体信息与个体信息的关系,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主体软件的感受、构思、创作并通过反馈变为新的信息(作品)等。而其最基本点是如何把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广泛地向广大人民推广开去。这首先要有效率高的书法情报系统,迅速掌握全国及国际书法动态,如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有关的书法活动、展览、出版、组织及书法家、书法群体的代表人物等情况。对于个人来讲,其才能之一便是收集书法信息的能力。只有在占有大量新老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敏捷思维和研究,运用多种学科、多种书风进行综合,才能进入到创造阶段。书法信息主要是通过展览、报刊、书籍、交流活动以及与同好的交往而获得。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在收集资料上下功夫,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而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有所取舍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 第1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信息的研究?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信息对书法家之重要,如同人体要经常吸收各种不同的营养,否则便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书法信息学是由书法家、编辑、书法研究管理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新的学科。它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包括书法家与信息的关系、群体信息与个体信息的关系,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主体软件的感受、构思、创作并通过反馈变为新的信息(作品)等。而其最基本点是如何把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广泛地向广大人民推广开去。这首先要有效率高的书法情报系统,迅速掌握全国及国际书法动态,如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有关的书法活动、展览、出版、组织及书法家、书法群体的代表人物等情况。对于个人来讲,其才能之一便是收集书法信息的能力。只有在占有大量新老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敏捷思维和研究,运用多种学科、多种书风进行综合,才能进入到创造阶段。书法信息主要是通过展览、报刊、书籍、交流活动以及与同好的交往而获得。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在收集资料上下功夫,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而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有所取舍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建立“国际书法交流学”?其内容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国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奇葩,远在唐代,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珍品就以惊人的艺术魅力震惊了日本朝野,后传入东南亚诸国,即使在语言文字极不相同的欧美国家,也愈来愈被广泛地了解和接受,它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在日本,书法很兴盛,汉字书法仍居首位,产生了许多大家;其次是假名书;另外还有以少字书为代表的前卫派及脱离了文字的墨象派。近代日本正朝“纯艺术”方向发展。一千余年来,中国书法对日本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现代,我们应从日本书法的探索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丰富我们的书法面目。近几年来,两国书法代表团不断往来,联展经常举办。新加坡、南朝鲜也甚为重视书法,其中也有部分交流。美国、西德、法国等,收藏中国书法甚富,有不少学者做了很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为人注目的成果。书法以它独具的特色,在全世界赢得了愈来愈多的爱好者,它为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为我国文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各国之间书法交流史及书法与民族的关系,研究各国书法艺术的特征和艺术思想及其相互影响,是“国际书法交流学”的主要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理论?

    正确答案: 我们学习书法,严格地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创作实践,一是书法理论指导。但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只知学习书法就是临帖,结果往往化了很大的气力,而书艺却始终提高不上去,这不能不归罪于他们对学习书法的片面理解。书法理论是古人学习书法的经验总结,他们有的往往化了几十年功夫,或穷毕生的精力才总结出来的,因此,这是极为可贵的心血结晶。我们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如果在临摹古人碑帖或在进行创作活动的同时,学一些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从而有意识地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那么就会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集思广益,豁然开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说,学习书法理论对于初学书法或从事书法创作的人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十分必要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被韩愈批评的那个高闲上人的书法究竟怎样?

    正确答案: 据《高僧传》记载,高闲上人是唐朝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与韩愈为同时代人,生卒年不详。高闲的字,在当时是比较有名的。由于韩愈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因此韩愈写的《送高闲上人序》,尽管有批评之意,却使高闲书法的知名度更高,曾被唐宣宗召入书写草书,因写得好,还赏赐给他紫衣。他用霅川白纻写的真书和草书被当时人奉作学习的楷模。据宋董逌《广川书跋》和宋叶梦得《书小史》记载说,高闲的书法,主要是学习张旭和怀素,其书“神采超逸,自成一家。”那么韩愈为什么又批评他说是“善幻多技能”而否认他的书法是艺术呢?韩愈的批评,针对佛教的宗旨而言,是没错的,因为佛教的最高宗旨是泯灭七情六欲。没有欲望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但实际上,宗教只不过是一种被神圣化、神秘化的理性,其实质仍是人的七情六欲高度标准化的对象,亦即现实的人们的一种理想境界,对这种境界的向往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灭式的反向追求而包含着最深沉的感情。即使高僧、圣僧,其被宗教理性压抑到人类意识最隐蔽处的感情仍潜在地发挥着主导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顽强而自然的渲泄,这种压抑力越大,其渲泄程度就愈烈,其渲泄的内含感情因素就愈丰富。这就是怀素借酒酣之际充分地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潜感情,方写得书法神品的真谛;这就是高闲之类的圣僧和尚也能创造出高超神妙的书法艺术的道理。而且,作为书法艺术,除了有充沛的感情以外,还必须有坚实的书写功夫和技巧。韩愈虽然批评了高闲上人的书法没感情,却又肯定了他的书法技巧像魔术一样,是高超的。所以,正如宋朝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说的那样:“盖得韩愈退之序,其名益重。”高闲上人曾有草书《五原帖》、《千文》、行书《中丞帖》、《雨雪帖》等真迹传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南朝书论有:南朝宋羊欣的《()》、虞和的《()》、王愔的《()》、南齐王僧虔的《()》、南梁萧衍的《()》、陶弘景的《()》、袁昂的《()》、庾肩吾的《()》等。这些书论文字反映出当时书法美学和书法审美范畴的建立,确认了中国古代最初的书法批评标准,奠定了古代书学体系的雏形。

    正确答案: 《能书人名》、《论书表》、《文字志》、《书赋》、《观钟繇笔法十二意》、《与梁武帝论书启》、《古今书评》、《书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书法未来学”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书法未来学”是借助“未来学”的原理、根据书法的规律对书法未来进行预测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未来性。所谓“综合性”,即要运用凡涉及书法艺术的各门学科知识,对书法进行全面的、立体性的探讨。如社会政治、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对书法发展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将如何发展;未来的文化思潮如何,未来的哲学、美学将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未来人的心灵将如何与社会同步发展等等。它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和社会、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定性法与定量法、主观和客观等因素有机地溶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体系。它的系统性表现在在研究中将书法艺术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预测、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它的某一个问题,例如用笔、章法等,我们过去的文章大都属于此列。其未来性表现在在预测未来书法面目中达到认识、改变书法现状。各种研究方法都可应用,有单项的、综合的、全方位的、从本体上升到形而上的等等。研究过程本身,既对未来出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予以阐述,又可对其正确的引导,以使其达到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最佳状态。
    我们可以对未来书法艺术进行大致描绘:未来的艺术出现多元化、多层化的趋势,一方面它将以其高度的抽象性,成为一种具有最高层次的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同时它又广泛普及、与实用密切结合,直到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将会与书法发生联系。它的面目将是多样的,现代派书法会有所发展,纯传统书法也照样会有市场,当然更多的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造的书法面目。会产生与历史上相媲美的书家,但不可能出现王羲之式的“书圣”,因为任何一种花都不可能成为花中之王。应当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你所追求的艺术的未来,便很难科学地预测整个社会及人类的未来。因此,“书法未来学”将是一门很有潜力的、重要的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