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碳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正确答案: 碳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⑴影响:
    ①碳源种类的影响。按利用碳源快慢,碳源可分为迅速利用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迅速利用的碳源有利于菌体生长;缓慢利用的碳源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有利于延长抗生素的分泌期,因此要控制最适的碳源有利于提高发酵产量;
    ②碳源浓度的影响:营养过于丰富所引起的菌体异常繁殖,对菌体的代谢,产物的合成及氧的传递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若产生阻遏作用的碳源用量过大,则产物的合成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仅仅供给维持量的碳源,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就都停止。
    ⑵控制:控制碳源的浓度,可采用经验性方法和动力学法,即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中间补料的方法来控制。这要根据不同代谢类型来确定补糖时间、补糖量和补糖方式。动力学方法是要根据菌体的比生长速率、糖比消耗速率及产物的比生产速率等动力学参数来控制。

  • 第2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 第3题:

    简述泡沫(温度及PH)对发酵过程的不利影响和主要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
    ①发酵罐的装填系数减少;
    ②大量逃液引起产物损失;
    ③泡沫“顶罐”使培养基从搅拌轴处渗出,易染菌;
    ④泡沫液位变动引起M群体的非均一性增加;
    ⑤影响通气搅拌、造成发酵异常,产物量下降;
    ⑥使M菌体提早自溶,促使更多泡沫生成;
    ⑦加入的消泡剂影响产物分离。
    措施:
    1)化学消泡法
    用化学消泡剂消泡。化学消泡剂来源广泛,消泡效果好,作用迅速可靠,用量少,不需改造现有生产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实验。最常用。
    化学消泡剂属表面活性剂,消泡剂本身表面张力相对于发酵液来说较低,一旦接触到气泡表面,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衡破坏,最后导致泡沫破裂。
    2)机械消泡法
    靠强烈机械振动和压力变化使气泡破裂,或借助于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液体回收,达到消泡目的。

  • 第4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菌的影响。


    正确答案:(1)pH影响菌体的生长繁殖:当pH抑制菌体中某些酶的活性时,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受阻
    (2)pH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从而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排泄,因此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3)影响培养基某些组分和中间产物的稳定性 ,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4)pH不同影响生物合成途径 ,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 第5题:

    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物合成都有其最适和能够耐受的pH范围
    2、大多数细菌最适PH6.3-7.5,霉菌和酵母最适PH3-6,防线菌最适PH7-8。
    3、有的微生物生长繁殖阶段的最适pH范围与产物形成阶段的最适pH范围一致,也有许多不一致。
    4、pH影响菌体的形态
    5、pH影响细胞膜的电荷状态,引起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菌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
    6、pH对产物的稳定性有影响。
    7、pH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例子:黑曲霉在pH=2-3时,产生拧檬酸,pH近中性时,积累草酸和葡萄糖酸。

  • 第6题:

    pH对发酵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Ph对发酵的影响表现:
    1)影响酶的活性,当pH值抑制菌体中某些酶的活性时,会阻碍菌体的新陈代谢;
    2)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影响培养基中某些组分的解离,进而微生物对这些成分的吸收;
    3)pH值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4)影响氧的溶解,氧化还原电位,营养物的物理状态等。
    发酵过程中的ph控制采取的措施:
    1)首先考虑和试验发酵培养基的基础配方,使它们有个适当的配比,使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
    2)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或碱和补料的方式来控制;补充生理酸性物质(如(NH4)2SO4)和生理碱性物质(如NaNO3)来控制。
    3)选用不同代谢速度的碳源和氮源种类和比例。
    4)通过调整通气量。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泡沫(温度及PH)对发酵过程的不利影响和主要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
    ①发酵罐的装填系数减少;
    ②大量逃液引起产物损失;
    ③泡沫“顶罐”使培养基从搅拌轴处渗出,易染菌;
    ④泡沫液位变动引起M群体的非均一性增加;
    ⑤影响通气搅拌、造成发酵异常,产物量下降;
    ⑥使M菌体提早自溶,促使更多泡沫生成;
    ⑦加入的消泡剂影响产物分离。
    措施:
    1)化学消泡法
    用化学消泡剂消泡。化学消泡剂来源广泛,消泡效果好,作用迅速可靠,用量少,不需改造现有生产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实验。最常用。
    化学消泡剂属表面活性剂,消泡剂本身表面张力相对于发酵液来说较低,一旦接触到气泡表面,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衡破坏,最后导致泡沫破裂。
    2)机械消泡法
    靠强烈机械振动和压力变化使气泡破裂,或借助于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液体回收,达到消泡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pH对发酵有何影响?发酵过程中pH有哪些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PH值在发酵过程中会影响微生物的酶活、细胞膜的渗透性、培养基组分的解离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及比例。
    发酵过程中pH值可以通过基础培养基的配方、补料和补加酸碱、培养基加入非营养的酸碱调节剂和改变发酵条件来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氮源对发酵的影响和控制。

    正确答案: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和控制:
    ⑴影响:氮源也有迅速利用的氮源和缓慢利用的氮源。速效氮源容易被菌体所利用,促进菌体生长,但对某些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是某些抗生素的合成产生调节作用,影响产量。缓慢利用的氮源对延长代谢产物的分泌期、提高产物的产量是有好处的。但一次投入也容易促进菌体生长和养分过早耗尽,以至菌体过早衰老而自溶,从而缩短产物的分泌期。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氮源和适当浓度。
    ⑵控制:发酵培养基一般选用含有快速和慢速利用的混合氮源。为防止菌体生长和防止菌体衰老自溶,除了基础培养基中的氮源外,好要在发酵过程中补加氮源来控制浓度。生产上采用的方法有①补加有机氮源②补加无机氮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影响发酵pH的因素有哪些?调节控制pH的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 影响发酵PH的因素主要取决与培养基的成分和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此外,通气条件的变化,菌体自溶或杂菌污染都可能引起发酵液PH的变化。调节控制PH的根本措施主要是考虑培养基中生理酸性物质与生理碱性物质的配比,然后是通过中间补料进一步加以控制,还可在发酵过程中加弱酸或弱碱进行PH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pH对发酵液过滤特性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pH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程度和电荷性质,因此适当调节pH值可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2)氨基酸和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两性物质在等电点下的溶解度最小,等电点沉淀法在生物工业分离中广泛使用。
    (3)如味精生产,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谷氨酸,一般蛋白质也在酸性范围达到等电点;膜分离中可通过调整pH值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减少膜堵塞和膜污染;此外,细胞、细胞碎片及某些胶体物质等在特定pH下也可能趋于絮凝而成为较大颗粒,有利于过滤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pH对发酵液过滤特性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pH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程度和电荷性质,因此适当调节pH值可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2)氨基酸和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两性物质在等电点下的溶解度最小,等电点沉淀法在生物工业分离中广泛使用。
    (3)如味精生产,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谷氨酸,一般蛋白质也在酸性范围达到等电点;膜分离中可通过调整pH值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减少膜堵塞和膜污染;此外,细胞、细胞碎片及某些胶体物质等在特定pH下也可能趋于絮凝而成为较大颗粒,有利于过滤进行。

  • 第14题:

    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正确答案:1.影响酶的活性。2.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结构。3.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4.影响代谢方向。
    pH的控制
    (1)调节好基础培养基的pH。若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2)通过加酸碱和中间补料来控制。A.过去直接加酸(H2SO4)或碱(NaOH),现常用: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生理碱性物质:氨水B.补料既调节了pH值,又补充了营养,还可减少阻遏作用。

  • 第15题:

    请简述pH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正确答案: 林可霉素发酵开始,葡萄糖转化为有机酸类中间产物,发酵液pH下降,待有机酸被生产菌利用,pH上升。若不及时补糖、(NH4)2SO4或酸,发酵液pH可迅速升到8.0以上,阻碍或抑制某些酶系,使林可霉素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对照罐发酵66小时pH达7.93,以后维持在8.0以上至115小时,菌丝浓度降低,NH2-N升高,发酵不再继续。
    发酵15小时左右,pH值可以从消后的6.5左右下降到5.3,调节这一段的pH值至7.0左右,以后自控pH,可提高发酵单位。

  • 第16题:

    发酵液pH对发酵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影响酶活力;
    (2)影响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改变膜的渗透性,影响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 第17题:

    影响发酵pH的因素有哪些?调节控制pH的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 影响发酵PH的因素主要取决与培养基的成分和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此外,通气条件的变化,菌体自溶或杂菌污染都可能引起发酵液PH的变化。调节控制PH的根本措施主要是考虑培养基中生理酸性物质与生理碱性物质的配比,然后是通过中间补料进一步加以控制,还可在发酵过程中加弱酸或弱碱进行PH的调节。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正确答案: 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⑴控制:
    ①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也对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性有影响。发酵微生物都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和最适生产PH。多数微生物生长都有最适PH范围及其变化的上下限,上限都在8.5左右,超过此上限微生物无法忍受而自溶,下限以酵母为最低是2.5;
    ②PH对产物的合成影响。因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都是酶反应的结果,仅是酶的种类不同而已,因此代谢产物的合成也有自己最适PH范围;
    ③PH对发酵液或代谢产生物理化学的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
    ⑵控制:
    ①考虑和试验发酵培养基的基础配方,使它们有个适当的配比,使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
    ②直接补加酸或碱和补料的方式来控制,特别是补料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常用的是以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和碱性物质氨水来控制。它们不仅可以调节PH,还可以补充氮源。当发酵的PH和氨氮含量都低时,补加氨水,就可达到调节PH和补充氨氮的目的;反之PH较高,氨氮含量又低时,就补加(NH42SO4
    ③在多加了消沫油的个别情况下,还可采用提高空气流量来加速脂肪酸的代谢,以补偿PH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PH值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还可能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说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
    ①发酵液的pH值的改变,影响了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膜的电荷发生改变;
    ②发酵液的pH值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在不适宜的pH值下,微生物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③发酵液的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PH对发酵有何影响?怎样控制?

    正确答案: 1.影响酶的活性。2.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结构。3.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4.影响代谢方向。
    pH的控制
    (1)调节好基础培养基的pH。若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2)通过加酸碱和中间补料来控制。A.过去直接加酸(H2SO4)或碱(NaOH),现常用:生理酸性物质:(NH4)2SO4生理碱性物质:氨水B.补料既调节了pH值,又补充了营养,还可减少阻遏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碳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正确答案: 碳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⑴影响:
    ①碳源种类的影响。按利用碳源快慢,碳源可分为迅速利用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迅速利用的碳源有利于菌体生长;缓慢利用的碳源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有利于延长抗生素的分泌期,因此要控制最适的碳源有利于提高发酵产量;
    ②碳源浓度的影响:营养过于丰富所引起的菌体异常繁殖,对菌体的代谢,产物的合成及氧的传递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若产生阻遏作用的碳源用量过大,则产物的合成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仅仅供给维持量的碳源,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就都停止。
    ⑵控制:控制碳源的浓度,可采用经验性方法和动力学法,即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中间补料的方法来控制。这要根据不同代谢类型来确定补糖时间、补糖量和补糖方式。动力学方法是要根据菌体的比生长速率、糖比消耗速率及产物的比生产速率等动力学参数来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正确答案: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⑴影响:起泡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如发酵罐的装料系数减少,氧传递系数减小等。泡沫过多时,影响更为严重,造成大量逃液,发酵液从排气管路或轴封逃出而增加染菌机会等,严重时通气搅拌也无法进行,菌体呼吸受到阻碍,导致代谢异常或菌体自溶。所以,控制泡沫乃是保证正常发酵的基本条件。
    ⑵泡沫的控制:可以采用两种途径:
    ①调整培养基中的成分(如少加或缓加易起泡的原材料)、或改变某些物理化学参数(如PH、温度、通气的搅拌)、或者改变发酵工艺(如采用分次投料)来控制,以减少泡沫形成的机会。但这些方法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度。
    ②采用机械消沫或消沫剂消沫这两大类方法来消除已形成的泡沫,这是公认的比较好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菌种选育的方法,筛选不产生流态泡沫的菌种,来消除起泡的内在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pH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正确答案: 林可霉素发酵开始,葡萄糖转化为有机酸类中间产物,发酵液pH下降,待有机酸被生产菌利用,pH上升。若不及时补糖、(NH4)2SO4或酸,发酵液pH可迅速升到8.0以上,阻碍或抑制某些酶系,使林可霉素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对照罐发酵66小时pH达7.93,以后维持在8.0以上至115小时,菌丝浓度降低,NH2-N升高,发酵不再继续。
    发酵15小时左右,pH值可以从消后的6.5左右下降到5.3,调节这一段的pH值至7.0左右,以后自控pH,可提高发酵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