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类社会的竞争归结为生物的本能活动,把“进攻性”看做人类的天性和行为的支配性因素。
第1题:
()把老子的道德说引向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非伦理主义。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第2题:
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第3题:
英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看做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
第4题:
人类社会的教育起源于()
第5题:
摩尔根把人类社会分为()。
第6题: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把人的活动归结为()。
第7题:
对人类社会活动影响较大的生物节律主要是体力、()和智力。
第8题: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格塞尔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第9题:
国际市场营销观念
生产全球化观念
产品整体化观念
同际竞争观念
第10题:
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认为是物质的一般特征
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我猜测
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把技术看做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危害人类的“双刃剑”。()
第14题:
形而上学把世界看做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做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 )
第15题:
帕累托把人类社会活动分为()。
第16题:
洛伦兹在其著作《攻击与人性》中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归结为饥饿、生殖、逃亡和()四种本能,并告诫:人类的好战行为有其先天的基础。
第17题: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有何作用?能否把人类活动作为除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外的第六个成土因素?为什么?
第18题:
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第19题:
19世纪的时候,史学家们把人类社会划分为()、()、()。
第20题:
个体的活动
偶然的活动
群众的活动
主观的活动
第21题:
第22题:
逻辑的
理性的
非逻辑的
非理性的
第23题:
社会劳动
意识活动
无意识活动
本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