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简述植物缺铁症状以及其反应机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微量元素铁是绿色植物生物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催化剂,缺铁植株最明显的症状是()。


    正确答案:叶片发黄(失绿)

  • 第2题:

    植物缺铁的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新梢叶片发黄,进而影响芽的形成,发芽晚,开花延迟,花小,果小,果树成熟不一致。

  • 第3题:

    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及其生态意义


    正确答案: 1)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有两种不同的机制:一是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属于机理I型,缺铁时其在形态上表现为根系伸长受阻,根尖部分直径增加并产生大量根毛,有些植物根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会形成转移细胞;在生理上表现为还原能力增强,质子净分泌量增加。二是对于禾本科机理Ⅱ型植物,在缺铁时表现为根系铁载体的释放增加,而且Fe(Ⅲ)─植物载体复合物的吸收速度也增加,表现出较高的运输能力。
    2)禾本科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机制,对我国北方普遍缺铁的石灰性土壤上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同寻常的生态学意义。

  • 第4题:

    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1)Fe3+的还原作用机理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质子分泌:机理Ⅰ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协调系统:对机理Ⅰ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 第5题:

    单选题
    植物缺铁发生()症状。
    A

    老叶发黄

    B

    小叶病

    C

    节间缩短

    D

    幼叶发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植物缺钾的症状。

    正确答案: 缺钾时,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重氮盐偶合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反应机理:从反应机理看属于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分两步:带正电荷的重氮正离子进攻偶合组分芳核上电子云密度较高的碳原子形成中间产物,这一步是可逆的;中间产物迅速失去一个氢原子,而生成相应的偶氮化合物。此时,反应不可逆。
    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1、pH值:反应介质的pH值对重氮盐的性质,酚、胺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2、重氮盐:可以看作是一个二元酸
    3、偶合组分
    酚类:酚的Pka=8~10,酚氧负离子的浓度随[H+]增加而减少。一般在碱性条件下偶合,pH=9~10。形成酚氧负离子。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与酚类似,在弱碱性偶合,pH=7~9。胺类:胺的Pka=5左右,pH值太低,易形成氨基正离子,胺浓度下降。可在pH=4~9之间进行。但由于胺在碱中不溶解,以及在弱碱性条件下易形成重氮氨基化合物,所以一般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pH=4~6。2、温度:提高温度可以提高偶合反应的速率,但温度提高,重氮盐稳定性下降;温度每升高10℃,偶合反应速率提高2~2.4倍;但重氮盐分解速率提高3.1~3.5倍,因此,偶合反应应在低温下进行;一般,碱性条件下反应温度为0~5℃;酸性条件下反应温度为5~10℃。3、偶合组分、重氮组分的性质:重氮剂: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带正电荷多,亲电能力强,与酚偶合时pH值可以低一些;偶合剂:引入供电子基,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偶合能力强;引入吸电子基,偶合能力下降。4、盐效应:耦合反应二者电荷相反,反应速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电荷相同时则相反情况5、催化剂:有些空间阻碍的偶合反应,加催化剂可快速脱氢,提高反应速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1)Fe3+的还原作用机理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质子分泌:机理Ⅰ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协调系统:对机理Ⅰ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植物叶片缺铁黄化和缺氮黄化的区别是,前者症状首先表现在()叶而后者则出现在()叶。

    正确答案: 新,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植物缺铁症状以及其反应机理

    正确答案: 缺铁症状:缺铁时老叶保持绿色,新叶脉间失绿而黄化,但叶脉仍保持绿色,缺铁严重时,整个叶片失绿甚至完全变白并可出现坏死斑点,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生;植物缺铁的反应机理
    ①机理Ⅰ植物:包括双子叶和非禾本科植物;
    根系分泌H+使土壤酸化,以提高铁的有效性;向根外分泌酚类等螯合剂;根皮层细胞原生质膜产生Fe3+还原酶;②机理Ⅱ植物:禾本科植物;
    根细胞合成与释放铁载体,铁载体把Fe3+运输入根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氮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

    正确答案: 氮的营养功能①蛋白质的重要组成②核酸、核蛋白的成分③叶绿素的组成元素④酶的组成缺氮症状:叶片缺绿甚至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首先表现在老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1)Fe3+的还原作用机理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质子分泌:机理Ⅰ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协调系统:对机理Ⅰ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花卉缺铁、缺氮、缺钾的症状。


    正确答案:缺铁,导致花卉幼叶的缺绿症;缺氮,一般导致花卉老叶的缺绿症,生长受阻,生长量大幅下降;缺钾,一般导致花卉老叶的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沿着叶缘和叶尖坏死,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茎杆生长力减弱抗病性降低。

  • 第14题:

    简述氮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


    正确答案: 氮的营养功能①蛋白质的重要组成②核酸、核蛋白的成分③叶绿素的组成元素④酶的组成缺氮症状:叶片缺绿甚至黄化,生长缓慢,植株矮小(首先表现在老叶)

  • 第15题:

    土壤中含铁较多,一般情况下植物不缺铁。但在()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中,铁易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而使植物缺铁。缺铁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缺绿发黄,甚至变为黄白色。


    正确答案:碱;幼

  • 第16题:

    填空题
    土壤中含铁较多,一般情况下植物不缺铁。但在()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中,铁易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而使植物缺铁。缺铁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缺绿发黄,甚至变为黄白色。

    正确答案: 碱,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植物缺铁的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梢叶片发黄,进而影响芽的形成,发芽晚,开花延迟,花小,果小,果树成熟不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方胺重氮化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亲电试剂的产生:NaNO2+HCl→HNO2
    2)亲电进攻Ar-NH2+Cl-N=O→Ar-NH-N=O+HClN-亚硝基苯胺
    3)重排Ar-NH-N=O→Ar-N=N-OH→Ar-N=N+H2O
    影响因素
    1、芳伯胺的碱性强弱的影响:带供电子基(碱性强)的芳伯胺反应活性强,易生成铵正离子,在酸中溶解度高,不易形成重氮氨基正离子
    2、酸用量的影响:酸在整个重氮化反应中的作用:溶解芳伯胺;生成亲电试剂;保证重氮盐的稳定性,防止形成重氮氨基化合物。但若酸的浓度太高,则亚硝酸易分解,芳伯胺易转化为铵正离子,芳伯胺浓度降低,反应速度减慢。胺酸比:理论上,胺酸比为1:2;一般芳伯胺:不带取代基或带供电子基的芳伯胺,胺酸比=1:2.2~1︰2.5,采用2mol/L的HCl浓度;具有一般吸电子基的芳伯胺:例对硝基苯胺,胺酸比=1:3.6,采用6mol/L的HCl浓度;具有多个吸电子基的芳伯胺:例2,4-二硝基苯胺,采用冷浓硫酸作酸剂,亲电试剂为N+=O
    3、亚硝酸钠用量的影响:根据反应式,亚硝酸钠的用量与胺为1:1。但由于亚硝酸不稳定,有部分要分解,所以实际用量为胺的1.05~1.1倍。亚硝酸钠也不能过多,太多造成浪费、污染,并且将对下一步的偶合反应有影响。一般在重氮化结束后,用尿素除去过量的亚硝酸。H2N—CO—NH2+2HNO2→CO2↑+2N2↑+3H2O
    4、反应温度的影响:在高温时,亚硝酸、重氮盐不稳定,因此反应在低温下进行,一般为0~5℃。若重氮盐较稳定,则可以稍高一些,在10~15℃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及其生态意义

    正确答案: 1)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有两种不同的机制:一是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属于机理I型,缺铁时其在形态上表现为根系伸长受阻,根尖部分直径增加并产生大量根毛,有些植物根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会形成转移细胞;在生理上表现为还原能力增强,质子净分泌量增加。二是对于禾本科机理Ⅱ型植物,在缺铁时表现为根系铁载体的释放增加,而且Fe(Ⅲ)─植物载体复合物的吸收速度也增加,表现出较高的运输能力。
    2)禾本科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机制,对我国北方普遍缺铁的石灰性土壤上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同寻常的生态学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
    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1) Fe3+的还原作用 机理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 质子分泌:机理Ⅰ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 协调系统:对机理Ⅰ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微量元素铁是绿色植物生物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催化剂,缺铁植株最明显的症状是()。

    正确答案: 叶片发黄(失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花卉缺铁、缺氮、缺钾的症状。

    正确答案: 缺铁,导致花卉幼叶的缺绿症;缺氮,一般导致花卉老叶的缺绿症,生长受阻,生长量大幅下降;缺钾,一般导致花卉老叶的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沿着叶缘和叶尖坏死,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茎杆生长力减弱抗病性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机理及其常见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作用机理: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杀灭细菌。
    不良反应:影响动物软骨发育;形成结晶尿,损伤尿道;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