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毁坏,乃至得菩提之前,这个善根不会消失,而且会越来越增长,《妙臂请问经》中说:“回向后的善根,永远也不会失毁,犹如大海与盐味无二无别,回向后的善根与如来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应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在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发愿: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安宁!
更多“所作善根为什么要回向无上菩提?”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获得菩提心以后就会非常快乐?


    正确答案: 因为获得菩提心以后,对自我就不会特别重视,如此一来,许多痛苦便会自然消失。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心里所有的折磨、痛苦、障难等全部源于我执而产生,假如没有我执,就根本不会有这些痛苦。人们为家庭、为感情、为财富所感召的痛苦,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一个“我”字,如果对“我”不在乎而对众生特别在乎的话,生活就会非常快乐。

  • 第2题:

    为什么说暇满人身是菩提心的殊胜所依?


    正确答案: 虽然有些经典中说,除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也能获得菩提心,但最圆满的就是人身。哪怕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
    这种暇满的士夫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依靠人身,可以播下超胜如意宝的菩提心种子,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

  • 第3题:

    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无论积累何种善根,若以菩提心来摄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也不会干涸,所以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

  • 第4题:

    “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此处的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为什么?


    正确答案: 指世俗菩提心。因为在《华严经》中用金刚宝来比喻菩提心,金刚宝虽然可以被毁坏,但毁后能立即可以恢复,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质。如果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萨才有的胜义菩提心,那是不能毁坏的,用金刚宝比喻很不恰当。

  • 第5题:

    看到可怜的众生心生不忍,这是菩提心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不能称为菩提心,因为没有发过心的世间善人或外道慈善人士,他们的相续中也有,这只能算是一种怜悯心,怜悯心的对境只是个别众生,而菩提心则是缘天边无际的一切有情。

  • 第6题:

    问答题
    同样是生起嗔恨心,为什么有些论典说能摧毁千劫的善根,有些说能摧毁百劫的善根?

    正确答案: 根据萨迦派果仁巴尊者的观点,两者都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下地菩萨对上地菩萨生嗔恨心,如资粮道的菩萨对加行道的菩萨生嗔恨心,就能摧毁千劫福德;反之,如果上地菩萨对下地菩萨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宗喀巴大师也在相关论典中说,发菩提心的人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就会摧毁千劫福德;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还有论师说,此二者之差异是因为所引经典不同,《入中论》根据《文殊游舞经》,经中云:“文殊,所谓嗔心,能毁百劫所积之善。”而《入菩萨行论》的依据是《宝积经》,此经中说: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回向?诸佛菩萨的一切回向可以包括在什么当中?

    正确答案: 《宝箧经》中讲,如果没有回向,一旦相续中生起恶念,这些善根很容易被摧毁。又《极乐愿文大疏》中言:“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其中就讲到不回向是灭善根的一个因。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我们所做的善根一定要回向,否则一刹那的嗔念就会毁坏所有的善根。如果立即回向于菩提,乃至获得佛果之前,这些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并且蒸蒸日上、不断增长。”关于此点,《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诸佛菩萨的回向都可包括在《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当中,这十大愿归纳起来,就是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快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什么不在天竺传道下去,何以要转到东土来传法?

    正确答案: 彼土众生,福报已薄,邪见渐增,外道繁起,佛缘殆尽。此土自汉晋以来,朝野崇信,根多大乘,不避艰险,往求法者举踵相接,是知佛法之弘广,机在震旦,故东来也。然此只就世相说,若如宗门问祖师西来意,即另当别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佛法的精华教义是大乘菩提心?

    正确答案: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省庵大师说:“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没有菩提心,一切修学都不是佛法的范围了。弘扬了菩提心,就是真正弘扬了如来教法;一切佛法都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八万四千法门,离开了菩提心,不再称其为佛法,也不能获得成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正确答案: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无论积累何种善根,若以菩提心来摄持,所行持的善法均成为菩提之因,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也不会干涸,所以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将来的善根可以回向吗?什么样的回向才如法?

    正确答案: 未来的善根也可以回向。《华严经》云:“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悉皆获妙善。”可见,未来将造的善根也可以回向。这种善根虽然还未造作,但可以用意愿回向。打个比喻:如同在银行透支,虽然你的帐户上还没有这笔钱,但以你的信用,银行可以先支付出来;同样,我们以自己始终如一之坚定誓言,回施未来之善根,众生亦可得益。喇拉曲智仁波切说,就如同有些人未来会获得一些财物,现在可以发愿与某人共享,这并不是不现实的事情,而是可以实现的,同样,回向未来的善根也是如此。
    在回向的时候,不能将善根执为实有,而应以如梦如幻的智慧来摄持。《中般若经》云:“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同时,不应回向获得人天有漏福报或声缘阿罗汉果位,而应为自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而回向,这才是最究竟、最如法的回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世尊自证,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缘因要创立教呢?

    正确答案: 世尊成佛,亦非为自乐涅槃,仍是希望众生脱离二死,同证佛果。故立教法,将自所修所证,公诸大众,期同成就。若专为自己得利,仅证一阿罗汉足矣,又何必三祇劳劳,苦修万行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身体、受用、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正确答案: 原因有二:
    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 第14题:

    布施以三轮体空为贵,然则以功德回向菩提道及众生,是否落相?因回向必有我、功德、对方之三相故。


    正确答案:佛氏门中,讲理不废事,说事不废理。三轮体空理也,回向事也,浅学浅解者,自以回向为方便,夙学入深者,自应契归体空为直实。我人功德是相,回向是著相,三轮体空亦是相,存念亦是著相,然则如之何而可?曰,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亦不回向,亦是念空,庶近之矣。

  • 第15题:

    我们为什么要回向?诸佛菩萨的一切回向可以包括在什么当中?


    正确答案: 《宝箧经》中讲,如果没有回向,一旦相续中生起恶念,这些善根很容易被摧毁。又《极乐愿文大疏》中言:“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其中就讲到不回向是灭善根的一个因。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我们所做的善根一定要回向,否则一刹那的嗔念就会毁坏所有的善根。如果立即回向于菩提,乃至获得佛果之前,这些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并且蒸蒸日上、不断增长。”关于此点,《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诸佛菩萨的回向都可包括在《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当中,这十大愿归纳起来,就是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快乐。

  • 第16题:

    世尊自证,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缘因要创立教呢?


    正确答案:世尊成佛,亦非为自乐涅槃,仍是希望众生脱离二死,同证佛果。故立教法,将自所修所证,公诸大众,期同成就。若专为自己得利,仅证一阿罗汉足矣,又何必三祇劳劳,苦修万行哉。

  • 第17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

    • A、三种菩萨道
    • B、万德庄严
    • C、无上正等正觉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
    A

    三种菩萨道

    B

    万德庄严

    C

    无上正等正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身体、受用、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正确答案: 原因有二:
    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我们可以同时受愿行菩提心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作为利根者,同时受愿、行两种菩提心是可以的;作为钝根者,则应次第地先受愿菩提心,然后再受行菩提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此处的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为什么?

    正确答案: 指世俗菩提心。因为在《华严经》中用金刚宝来比喻菩提心,金刚宝虽然可以被毁坏,但毁后能立即可以恢复,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质。如果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萨才有的胜义菩提心,那是不能毁坏的,用金刚宝比喻很不恰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布施以三轮体空为贵,然则以功德回向菩提道及众生,是否落相?因回向必有我、功德、对方之三相故。

    正确答案: 佛氏门中,讲理不废事,说事不废理。三轮体空理也,回向事也,浅学浅解者,自以回向为方便,夙学入深者,自应契归体空为直实。我人功德是相,回向是著相,三轮体空亦是相,存念亦是著相,然则如之何而可?曰,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亦不回向,亦是念空,庶近之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所作善根为什么要回向无上菩提?

    正确答案: 可以保持自己的功德善根不毁坏,乃至得菩提之前,这个善根不会消失,而且会越来越增长,《妙臂请问经》中说:“回向后的善根,永远也不会失毁,犹如大海与盐味无二无别,回向后的善根与如来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应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在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发愿: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安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