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根据‘一切唯心造’之理,则地狱似在每个行恶众生之心里,业报成熟,则由自性现出地狱来,又在地藏经似有云:‘佛告地藏菩萨若有行恶众生将坠地狱到门前时如记得一佛名一菩萨名或一偈一句即应现身将地狱粉碎使是众生至涅槃乐...’(上段经文词句记忆不甚清楚若有错误请恕罪)请开示地狱是在行恶众生心里呢?抑或有固定地狱存在。

题目

根据‘一切唯心造’之理,则地狱似在每个行恶众生之心里,业报成熟,则由自性现出地狱来,又在地藏经似有云:‘佛告地藏菩萨若有行恶众生将坠地狱到门前时如记得一佛名一菩萨名或一偈一句即应现身将地狱粉碎使是众生至涅槃乐...’(上段经文词句记忆不甚清楚若有错误请恕罪)请开示地狱是在行恶众生心里呢?抑或有固定地狱存在。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一切唯心造’之理,则地狱似在每个行恶众生之心里,业报成熟,”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藏王菩萨假若先成佛来度地狱众生,岂不是更有力量,何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耶?


    正确答案:菩萨实已证成佛果,法力无边矣。亦如观音净圣倒驾慈航,不肯入涅槃耳。

  • 第2题:

    一切法之由来?初始何有神识?起初何会造业,得现在之果?是如何产生众生之神识?盼详知。


    正确答案: 此问有四,兹分答之。
    一、一切法从心生,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
    二、真性不生不灭,无始元明,但不守自性,一动而有无明,名曰无始无明。元明者为真性,无明者谓神识,真正哲理,只云无始,若言初始,不合逻辑。
    三、无明即不觉,不觉即迷‘惑’,迷惑自颠倒,颠倒即造‘业’,造业是因,有因即结果,如是则六道三途,生老病死,万劫千生,展转至今,旧业新业,累累不清,旧债不了,新业又增,头出头没,尘劫无已。
    四、如能明了前答,无始元明及无始无明数句,此即自解之矣。

  • 第3题:

    众生烦恼未断,蒙佛接引到极乐世界时,如前恶习再起作恶,净土岂不还闹成五浊恶世?因众生无始无明都造致六道轮回不息,何况已恶习重重?


    正确答案:心本不生因境有,诸法缘生,试看极乐之境缘何似?自知此问纯是戏论。

  • 第4题:

    佛教中的地狱,是指何处?是否唯心所造的?


    正确答案:经中有云,铁围山底及地底等,皆为大地狱之所,山间旷野随处皆有,此为孤独之小地狱。

  • 第5题:

    ()曾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正确答案:地藏王菩萨

  • 第6题:

    有位教友托我代问,他要建筑家宅,而俗人劝他要择吉时吉日定方向,依照正信道理,凡事一切唯心造,心善境善,心恶境恶,何有时间地点之限制,请问老居士以何为解?


    正确答案:尊意所见,极为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众生堕入恶趣后,由于不断因烦恼造业,势必愈陷愈深,永无解脱的希望。这样一来,是否与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相违?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相违。因为根据《俱舍论》等经论的观点,众生受业报有顺现受业、顺后受业。恶趣众生在恶道中造的恶业,不一定都会顺现受业,如果都是顺现受业,那它们肯定是永无“刑满释放”之日。但恶趣众生也有顺后受业的机会,即它们以前造的业会成熟感果,如果是感受善果,即会从恶趣中上生善道。比如一个有情造一杀生恶业,因此而堕入地狱一个中劫,此报受圆满后,它感受自己在堕地狱以前造的某种善业,即顺后受业,而生于善趣。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积累着种种业,不同时间成熟不同的业,以何业为主则显现何种果报,因此,说恶趣众生在恶趣中造恶业,一直陷入恶趣永远不得解脱,这并不能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杀生食肉,为世界造劫众生冤冤相报之因,但欲人类及众生不杀生、不食肉,似非政令及教化之力所能做到,近代国家富强之道,近海岸线一带提倡发展渔业获量之多,数位至为庞大,欲其舍此不图,殊难实现,又即如梁武帝阿育王之世,政令亦不能禁屠,由此以观,杀业何时可净尽?再动物之肉食类大小以次吞啖,永无尽时,亦永无觉悟之时,是则佛之宏愿大誓,度尽众生不将永无实现之日乎?

    正确答案: 此问可分二段,先答自杀生食肉,至杀业何时可以净尽一段。世间之事,有秩序、道德、因果等之不同,虽有互相关系,然各有其范畴。政令性取强化,重在维持社会有形秩序,及个人权益。而道德因果,隐难显者,仅作有限度之扶持。教化性属和平,重在提倡道德,要使人求其心安。其副作用,仅减政令上之负担。另外有一报应问题,性属自然,重在自作自受,不问所作,有形无形,心安不安,而政令之不能禁,教化之不能劝者,俱收摄此报应中,善恶三世,丝毫不爽,人熟闻之尚且不惧,政令与教化不收全功,何足憾焉。次答动物互吞一段。此正佛经所云,烦恼无尽,众生无尽,所以斯界,称曰迷津苦海,因烦恼与众生俱无尽,故佛愿无尽,(佛出世亦无尽),释迦世尊,来应此界有八千余次之多,是一例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正确答案: 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菩萨度众之愿行,亦无尽也,此是原则。佛出现时,众生得度之机较多,无佛之世,众生堕落之机较多,而释尊灭后,慈氏未来,正当无佛之世,经中佛嘱地藏,乃与其本愿之外,另加一种特别责任,并不影响其本愿也。释尊应化,准上原则,本亦无尽,故至今已有八千余次之多,前即如是,此后可知,慈氏来时,释尊此次应化誓愿相似结束,后一段又正开始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有情众生皆是随业而在六道现种种身受种种善恶之报,而无情众生已无情,就不造善恶,为何形形式式不同?

    正确答案: 无情之物为器世间,是有情世间之依报。有情正报既千差万别,其依报自然形形色色不同,亦随有情之业报而应现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有位教友托我代问,他要建筑家宅,而俗人劝他要择吉时吉日定方向,依照正信道理,凡事一切唯心造,心善境善,心恶境恶,何有时间地点之限制,请问老居士以何为解?

    正确答案: 尊意所见,极为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一切唯心造

    正确答案: 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藏菩萨的根本无明断了也未?‘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成佛以后,来度地狱众生不是更快吗?


    正确答案:此尊菩萨,便是等觉,法身解脱,与佛无异,有佛全德,无佛之位而已。亦犹观音菩萨,大悲心切,不入净之净土,而偏向界度众也。

  • 第14题:

    众生是原有或缘生?如系原有不合缘生之原则,如系缘生,先有会造业之众生乎?先感业果报而成为众生乎?如系前者清净之众生为何会造业?如系后者已先无自己为何造业,岂能别人之业我们会感果报?是则太冤枉,如系自生他生共生缘生,那么众生不断被创造出来乎,似均不是,可能会被老师骂为世间见,但被莲友问,无法解答。


    正确答案:所问多出误会,故界线不清,致有张冠李戴,堪分四段答之。一、‘众生是原有’,至‘先感业果报而成为众生乎’。所谓众生者,是云众多缘集而有生命也。万物之生,皆属于缘,此其公例,不独人为然也。兹就人言,乃五蕴四大,十二因缘等,多缘而成为人。更须知真空即妙有,妙有仍真空,而此空有如静则无所生,如动则变现万物矣。动则诸有相互和合,故生幻相,此一动即是造作,不必问其善恶也。人之识蕴,即本性不觉而动所变,色蕴即父母媾精而化,识色合则诸缘毕集,此众生先期之大概,故不必言善恶之类也。二、‘如系前者之清净众生’一段,既缘集变众生矣,则五阴炽盛,是众生非清净,清净自不成众生,盖缘集是夹杂混染,不杂不染方为清净,五阴炽盛,则攀缘造业,从此善恶始分,业有善恶,报有乐苦,皆自作自受,与他无关。三、‘众生不断被创造出来’一段,无人创造众生,缘生前已言之,始则无相之本性不觉而动,而与诸有混合,继则迷染愈深,颠倒六道难出矣。如能自觉,求返本性,先止薰染,继求断惑,静止诸缘,众生何有哉。四、‘莲友问无法解答’一段,此理甚深,不能多读佛经者,难以领会,即与说恐亦听不了了。

  • 第15题: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但是在地狱中苦恼众生用何方法求菩萨即能得度?


    正确答案:菩萨大慈大悲大愿,自往地狱救之,不待彼求也。

  • 第16题:

    有情众生皆是随业而在六道现种种身受种种善恶之报,而无情众生已无情,就不造善恶,为何形形式式不同?


    正确答案:无情之物为器世间,是有情世间之依报。有情正报既千差万别,其依报自然形形色色不同,亦随有情之业报而应现者。

  • 第17题:

    普贤行愿品言:‘恒顺众生’,但众生染恶易,习善者难,若一味顺乎众生。则易趋下,而有同流合污之虞,不知在‘恒顺众生’的原则下,如何教化众生,引入佛门?


    正确答案:同流合污是凡夫,若菩萨者,和而不流,随顺者和也,不流者为转他也,读经须会其义,如四摄法,亦有利行同事二种,岂为同流合污耶?世书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佛经曰:‘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明此义,则知非是助纣为虐也。

  • 第18题:

    问答题
    佛教中的地狱,是指何处?是否唯心所造的?

    正确答案: 经中有云,铁围山底及地底等,皆为大地狱之所,山间旷野随处皆有,此为孤独之小地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一切法之由来?初始何有神识?起初何会造业,得现在之果?是如何产生众生之神识?盼详知。

    正确答案: 此问有四,兹分答之。
    一、一切法从心生,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
    二、真性不生不灭,无始元明,但不守自性,一动而有无明,名曰无始无明。元明者为真性,无明者谓神识,真正哲理,只云无始,若言初始,不合逻辑。
    三、无明即不觉,不觉即迷‘惑’,迷惑自颠倒,颠倒即造‘业’,造业是因,有因即结果,如是则六道三途,生老病死,万劫千生,展转至今,旧业新业,累累不清,旧债不了,新业又增,头出头没,尘劫无已。
    四、如能明了前答,无始元明及无始无明数句,此即自解之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普贤行愿品言:‘恒顺众生’,但众生染恶易,习善者难,若一味顺乎众生。则易趋下,而有同流合污之虞,不知在‘恒顺众生’的原则下,如何教化众生,引入佛门?

    正确答案: 同流合污是凡夫,若菩萨者,和而不流,随顺者和也,不流者为转他也,读经须会其义,如四摄法,亦有利行同事二种,岂为同流合污耶?世书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佛经曰:‘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明此义,则知非是助纣为虐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但是在地狱中苦恼众生用何方法求菩萨即能得度?

    正确答案: 菩萨大慈大悲大愿,自往地狱救之,不待彼求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则器世间和灵魂界应无二致,以均由众缘和合而生故。众生秉真如本性以生,若能无明断尽,圆智寂照,便可成佛,其理甚明。惟云西方净土,系阿弥陀佛所造,殊令费解,盖佛亦人耳,如能创造宇宙,将生两种矛盾: (1)佛所造之净土,必自有佛始,有始必有终,岂不违反宇宙无始无终之说乎? (2)如云系根据‘一切唯心造’之理,则上帝又何尝不可以依其心以造之也?如斯乱造,将出于多元,秩序必乱,尚成世界乎? 请就‘诸法缘生’和‘一切唯心造’,予以分析为祷。

    正确答案: ‘色即是空起,至众生秉真如本性而生止’,此段所言,佛法不如是说。以色为缘生,真如本无生也,因所问重心在后,此可从略,答(一)‘佛所造之净土’之问,所立净土,专为度众,众器有差,说有权实。上者悟实,中下信权,信权以后,悟进入实,决非只会说权,不知其实也。实者何,寂光净土也。此乃无为法,无相无始无终,法身契之,非为造作。权者何,实报方便同居三土也,此乃有为法,有相有始有终,报身契之,是造作法,众器多劫,迷惑已深,说实难明,故先开权以显实也。答(二)一切‘唯心造’之问,一切心造,即是有为有相之法,亦是缘生,纯是生灭。上帝能造,我辈亦造,即眼前之秽土山河大地,及生灭之森罗万象也。但即云心造,心万差别,心净者造净,心秽者造秽,净秽二字,经中定有标准,非专谓水清曰净,粪臭曰秽。上帝与我,皆是凡夫心有无明,所造者皆秽无净,佛已三德圆满,圣中之圣,心净如日,故所造能净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众生是原有或缘生?如系原有不合缘生之原则,如系缘生,先有会造业之众生乎?先感业果报而成为众生乎?如系前者清净之众生为何会造业?如系后者已先无自己为何造业,岂能别人之业我们会感果报?是则太冤枉,如系自生他生共生缘生,那么众生不断被创造出来乎,似均不是,可能会被老师骂为世间见,但被莲友问,无法解答。

    正确答案: 所问多出误会,故界线不清,致有张冠李戴,堪分四段答之。一、‘众生是原有’,至‘先感业果报而成为众生乎’。所谓众生者,是云众多缘集而有生命也。万物之生,皆属于缘,此其公例,不独人为然也。兹就人言,乃五蕴四大,十二因缘等,多缘而成为人。更须知真空即妙有,妙有仍真空,而此空有如静则无所生,如动则变现万物矣。动则诸有相互和合,故生幻相,此一动即是造作,不必问其善恶也。人之识蕴,即本性不觉而动所变,色蕴即父母媾精而化,识色合则诸缘毕集,此众生先期之大概,故不必言善恶之类也。二、‘如系前者之清净众生’一段,既缘集变众生矣,则五阴炽盛,是众生非清净,清净自不成众生,盖缘集是夹杂混染,不杂不染方为清净,五阴炽盛,则攀缘造业,从此善恶始分,业有善恶,报有乐苦,皆自作自受,与他无关。三、‘众生不断被创造出来’一段,无人创造众生,缘生前已言之,始则无相之本性不觉而动,而与诸有混合,继则迷染愈深,颠倒六道难出矣。如能自觉,求返本性,先止薰染,继求断惑,静止诸缘,众生何有哉。四、‘莲友问无法解答’一段,此理甚深,不能多读佛经者,难以领会,即与说恐亦听不了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