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简述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DC)。”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血常规检查部分中哪项异常( )

    A.红细胞计数5×1012/L(500万/μl)

    B.血红蛋白量130g/L(13g/dl)

    C.白细胞计数6×109/L(6000/μl)

    D.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70%.

    E.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10%.


    正确答案:E
    解析: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值分别是:成年男性(4~5)×1012/L、120~160g/L,成人女性(3.5~5)×1012/L、110~150g/L,新生儿(6~7)×1012/L、170~200g/L。正常的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为: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30%.~4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单核细胞占3%.~8%.。

  • 第2题: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答案:
    解析: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L(4 000~10 000/mm)。
    新生儿:(15~20)×10/L (15 000~20 000/mm)。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略高。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 第3题:

    简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正确答案: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略高。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 第4题:

    血常规化验一般取指尖或静脉血,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简述联合检测型BCA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质和共有特点。


    正确答案: 实质是选用较特异的方法将血中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共有特点均使用了鞘流技术,将细胞重叠限制到最低限度。

  • 第6题: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 A、白细胞计数
    • B、白细胞分类计数
    • C、红细胞计数
    • D、血小板计数
    • E、血红蛋白测定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多选题
    血常规化验中与营养相关的项目包括()
    A

    红细胞计数

    B

    血红蛋白浓度

    C

    白细胞计数

    D

    白细胞分类

    E

    血小板计数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血常规检查部分中哪项异常?(  )
    A

    红细胞计数5×1012/L(500万ul)

    B

    血红蛋白量130g/L(13g/d1)

    C

    白细胞计数6×109/L(6000/ul)

    D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70%

    E

    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10%


    正确答案: E
    解析: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值分别是:成年男性(4~5)×1012/L、120~160g/L,成人女性(3.5~5)×1012/L、110~150g/L,新生儿(6~7)×1012/L、170~200g/L。正常的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为: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30%~4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单核细胞占3%~8%。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确答案: 正常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支气管哮喘,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百日咳等)、结核病、疟疾、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检测型BCA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质和共有特点。

    正确答案: 实质是选用较特异的方法将血中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共有特点均使用了鞘流技术,将细胞重叠限制到最低限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正确答案: (一)参考值
    1.白细胞总数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
    2.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叶核:0.50~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20~0.40;单核细胞:0.03~0.08。
    (二)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粒细胞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见于:①感染: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等;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②严重组织损伤:如较大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后较常见。③急性大出血、溶血:如脾破裂或宫外孕、急性溶血等。④其他:如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①某些感染: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也见于伤寒、疟疾等。②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药物及理化因素的作用: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等。④自身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脾功能亢进:如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1)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2)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则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可单独或同时出现。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某些皮肤病等;②寄生虫病;③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等。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见于: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②某些血液病。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①生理性:婴幼儿。②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③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正常婴幼儿的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第13题:

    近年来血常规检测不包括下列哪项()

    A.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B.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C.血小板均值和形态检测
    D.网织红细胞检测

    答案:D
    解析:
    血液一般检测包括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也就是血液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近些年来血液常规检测项目还包括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检测,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
    因此这个题目应该选d。血常规检测中不包括网织红细胞检测。

  • 第14题:

    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答案:
    解析:
    正常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支气管哮喘,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百日咳等)、结核病、疟疾、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 第15题:

    近年来血常规检测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 B、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 C、血小板均值和形态检测
    • D、网织红细胞检测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血常规化验中与营养相关的项目包括()

    • A、红细胞计数
    • B、血红蛋白浓度
    • C、白细胞计数
    • D、白细胞分类
    • E、血小板计数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简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正确答案: (一)参考值
    1.白细胞总数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
    2.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叶核:0.50~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20~0.40;单核细胞:0.03~0.08。
    (二)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粒细胞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见于:①感染: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等;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②严重组织损伤:如较大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后较常见。③急性大出血、溶血:如脾破裂或宫外孕、急性溶血等。④其他:如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①某些感染: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也见于伤寒、疟疾等。②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药物及理化因素的作用: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等。④自身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脾功能亢进:如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1)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2)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则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可单独或同时出现。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某些皮肤病等;②寄生虫病;③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等。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见于: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见于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②某些血液病。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①生理性:婴幼儿。②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③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

  • 第18题:

    正常婴幼儿的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判断题
    血常规化验一般取指尖或静脉血,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A

    白细胞计数

    B

    白细胞分类计数

    C

    红细胞计数

    D

    血小板计数

    E

    血红蛋白测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正确答案: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略高。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