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危害是:
(1)在焊缝中形成气孔;
(2)产生内应力,导致显微裂纹;
(3)氢脆性;
(4)冷裂纹;
(5)氢白点。
更多“氢对焊接金属和接头性能有何危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再结晶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如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温度,使原子具有更强的的扩散能力,就能以滑移而上的碎晶块或其它质点为晶核,成长出与变形前晶格结构相同的新的等细晶粒,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再结晶可以完全消除塑性变形变形所引起的硬化现象,并使晶粒得到硬化,力学性能甚至比塑性变形前更好。

  • 第2题:

    通过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可以测定焊缝金属及焊接接头的()、()、()和()


    正确答案:抗拉强度;屈服点;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 第3题:

    焊接线能量对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焊接线能量对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对热影响区金属性能的影响;
    1.线能量增大时,热影响区尺寸也增大,过热段的晶粒尺寸粗大,韧性显著降低;近缝区的金属因冷却缓慢而降低硬度。线能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塑性和韧性的下降。
    2.当焊接电流减小或冷却速度增大时,线能量减小,在金属硬度强度提高的同时,韧性变差。若线能量过小,冷却速度增大,则热影响区可能产生淬硬组织或冷裂。
    (2)对焊缝金属的影响。当用过大的线能量焊大截面的焊道时,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差。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更差。这是冷却速度太慢,焊缝的一次结晶粗大,区域偏析较严重的缘故。

  • 第4题:

    焊接接头中氢的危害性是什么?焊接时应如何去氢?


    正确答案: 危害:
    1)在焊缝金属内部形成氢气孔;
    2)在熔合区和热影响区形成冷裂纹。
    措施:
    焊前:清除焊丝和工件表面的铁锈、油污;熔剂要保持干燥,避免受潮;根据母材金属,选择合适的焊丝;焊前预热。
    焊时:尽量选用中性焰进行焊接;采用合理的参数;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防止空气侵入。
    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

  • 第5题:

    焊条电弧焊时,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成、各区域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①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②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2)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①熔合区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490~1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②过热区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100~1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③正火区加热温度约为850~1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
    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④部分相变区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 第6题:

    焊接化学分析试验包括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熔敷金属中扩散的氢含量,焊缝、焊接接头的各种腐蚀试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焊接接头熔合区的组织的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焊接接头的熔合区很窄,是焊缝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加热温度处于液、固相线之间,温度梯度很大。焊接时处于部分熔化状态,晶粒组大,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能较差。

  • 第8题:

    判断题
    焊接化学分析试验包括焊接材料、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熔敷金属中扩散的氢含量,焊缝、焊接接头的各种腐蚀试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焊接接头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组织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1)焊缝
    焊缝金属的结晶是从熔池底壁开始向中心长大,冷却速度快,形成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所组成的粗大的柱状铸态组织。在一般情况下,焊缝成分不均匀,而且,焊缝中心区容易偏析硫、磷等形成低熔点杂质和氧化铁,从而导致焊缝力学性能变差。但是可通过渗合金强化,所以一般焊缝的性能不低于母材。
    (2)热影响区
    热影响区是焊接过程中,被焊接材料在受热后(但未熔化),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根据焊缝附近区域的受热情况不同,热影响区又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冷变形金属焊接时还可能出现再结晶区。
    过热区: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那一部分区域称为过热区。温度区间为固相线至11000C,宽度约1~3mm。过热区金属的塑性、韧性很低,尤其是冲击韧性较低;
    正火区:正火区温度区间为11000C至AC3线之间,宽度约为1.2~4mm。是热影响内相当于受到正火热处理的那一部分区域。低碳钢金属加热时发生重结晶,冷却后获得细小而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因此,正火区的力学性能高于未经正火处理的母材。
    部分相变区:焊接热影响区内发生了部分相变的区域称为部分相变区。温度区间为AC1~AC3线之间,该区仅部分组织发生相变,冷却后晶粒大小不均匀,力学性能比母材差。
    3)熔合区
    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与母材交接的过渡区。它是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交界区,其加热温度介于液固两相线之间,加热时金属处于半熔化状态,成分不均匀,组织粗大,塑性和韧性极差,是焊接接头中性能最差的区域。因此,尽管熔合区很窄(仅0.1-1mm),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焊接接头的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接头金属中的淬硬组织、原子态氢以及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冷裂纹的三要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焊条电弧焊时,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成、各区域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①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②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2)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①熔合区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490~1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②过热区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100~1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③正火区加热温度约为850~1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
    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④部分相变区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焊缝金属有毒的气体是氧、氢和氮,可使焊缝生成气孔,氢还会使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简述气孔对焊接接头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气孔使焊缝的有效工作断面减小,降低机械性能,而且会破坏焊缝的致密性,造成泄露。因此,在重要的焊件中要严格控制气孔,特别是不允许链状和蜂窝状气孔存在。

  • 第15题:

    钢焊丝中锰元素对焊接和焊后焊缝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锰在钢中是一种很好的合金剂。当钢中的含锰量在2%以下时,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钢的机械性能在韧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强度增加。但含锰量过高,也会增加钢的淬火倾向。在焊接中,锰是一种较好的脱氧剂,当含锰量0.4%--0.6%时,脱氧效果最好。锰还是一种很好的脱硫剂,从而减小焊缝的热裂倾向,一般碳素钢焊丝中的含锰量为0.3%--0.55%,低合金或合金结构钢焊丝的含锰量可达0.8%--1.1%或更高些。

  • 第16题:

    接头金属中的淬硬组织、原子态氢以及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冷裂纹的三要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焊接过程对焊件的不均匀加热除了引起焊接接头金属()的变化,还会产生焊接()和()。


    正确答案:组织性能;应力;变形

  • 第18题:

    气孔对焊接接头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气孔不仅削弱了焊缝金属的有效工作面,同时也会带来应力集中,降低焊缝的强度和塑性等缺陷。对于受动载荷的焊件,气孔还会明显降低焊缝金属的疲劳强度。

  • 第19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 第20题:

    问答题
    何为焊接热影响区?低碳钢焊接时各有哪些区段?各区段组织性能变化如何?对接头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焊接热影响区:是指焊缝两侧因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性能变化的区域。由于焊缝附近各点受热情况不同,热影响区可分为,如下四个区域:
    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各区段组织性能变化、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由()、()、()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 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熔合区,过热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焊接热循环有什么特点?它对焊接接头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高温停留时间:即加热到1100℃以上区域的停留时间(或区域宽度)。停留时间越长,过热区越宽,晶粒粗化,焊缝金属塑性,韧性差。
    (2)冷却速度:即800℃~500℃冷却时间。当钢材具有一定淬硬倾向时,冷却速度过快,可能形成淬硬组织,容易产生焊接裂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熔焊接头和钎焊接头在连接机理上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熔焊接头与钎焊接头均采用热能实现不可拆卸的焊接接头,但钎焊时仅钎科熔化,而母材不熔化,在连接处—般不易形成共同的晶粒,只是依靠液态钎料润湿母材表面,二者相互扩散而形成钎焊接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