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说文》对一些字的析解,这种析解方式属于“六书”中的()。 (1)身---《说文》:“身,躬也。”躬---《说文》:“躬,身也。” (2)舟---《说文》:“舟,船也。”船---《说文》:“船,舟也。” (3)顶---《说文》:“顶,颠也。”颠---《说文》:“颠,顶也。”
第1题:
清代《说文》四大家:()《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句读》与《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第2题:
《说文·叙》说“日”“月”是()。
第3题:
《说文·叙》中给会意下的定义是()。
第4题:
下面对各条注解文字中,运用以形说义这种训诂方法的有()。
第5题:
《说文》:“园,()树果也。”
第6题:
《说文.耳部》:“闻,知声也。”段注:“往曰听,来曰闻。”这里是为《说文》“闻”字条作注,原文没出现“听”,段玉裁注“往曰听”,属于旧注弊病中的“逞博烦琐”。
第7题:
第8题:
转注
假借
会意
第9题:
递训
互训
同训
以狭义释广义
第10题:
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第11题:
《孟子•滕文公》:“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尔雅•释诂》:“樊,藩也。”
《说文•泉部》:“泉,水原也。像水流出形。”
《说文•木部》:“采,持取也。从木从爪。”
《诗经•沔水》毛传:“规,正圆之器也。”
第12题:
递训
互训
以共名释别名
形训
第13题:
《说文·叙》中给假借下的定义是()。
第14题:
《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第15题: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第16题:
《说文•角部》:“解,判也。”《说文•采部》:“释,判也。”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第17题:
清代《说文》四大家的主要著作是()。
第18题:
对苏轼文统观认识有误的是()。
第19题:
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第20题:
开始注重文的一面,开文统之论
反对道统说
肯定文的价值,建立了文统说
大胆地宣言为文而文
第21题:
《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
《说文•一部》:“天,颠也。从一大。”
《说文•示部》:“柘,助也。”
《说文•口部》:“吻,口边也。从口勿声。”
《说文•竹部》:“竹,冬生草也。象形。”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释例》
《说文句读》
《说文通训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