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乐曲《红旗颂》。
第1题:
分析乐曲《红旗颂》。
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合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东红旗升起的情景。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这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乐曲开始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引子,紧接着弦乐奏出舒展,优美的颂歌主题,描写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诞生了!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 乐曲的中间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进行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仿佛前进的号角。接着颂歌主题变成了豪迈的进行曲,象征着在革命红旗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开了巨人般的前进步伐。 颂歌主题的再现部分,表现了亿万人民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尽情。尾声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奔向明天的英雄气概。
1、引子:曲调坚定有力,圆号的连接庄严而神圣,国歌响起,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从此当上国家的主人。
2、主题一:曲调写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景象,用颂歌般地旋律,抒发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面对无数先烈染红的旗帜,激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充满憧憬、无限幸福地、无限伤感地和对红旗的无限爱恋地,……既有对革命胜利的欣慰,又有对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无限怀念与追思。
3、主题二:音乐急转双簧管柔和哀怨地开始,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中提琴的重复使人想起过去革命的艰难,人民生活的艰辛。
4、低音响起:如同黑暗年代的白色恐怖,这是像一个感人告别场面,哀婉而缠绵,最后小号想起,乐曲在不断重复中提升力度,象征在白色恐怖中,社会一天天地黑暗,人民的苦难在一天天地加重,最后小号响起,人民忍无可忍,奏响革命的号角,催促革命者上路。
5、主题以交响曲风格的再现:描写了一个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战争场面,最后是红旗插上山顶胜利和夹道欢迎场面。6、主旋律的重复:东方红旋律奏出,整个音乐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了,全国各族人民将团结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周围,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了期待。
7、尾声:引子再现,引入国际歌旋律,全曲达到最高潮,表示新中国的明天将一片光明。
略
第2题:
《红旗颂》融入了()的旋律。
第3题:
《诗经》按照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第4题:
《诗经》中的“三颂”被称为“正声”,是供朝廷朝会宴飨时使用的乐曲。
第5题:
《沃尔塔瓦河》选自()
第6题:
交响音画的作品是()
第7题:
交响诗《红旗颂》歌颂了祖国的伟大功绩,其中该乐曲引子部分采用了()的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第8题:
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引子中采用了哪一首歌曲的音调为素材?()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昆仑殇》
《红处方》
《红旗颂》
《山田》
第12题: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交响诗《嘎达梅林》
《红旗颂》
第13题:
分析乐曲《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为基础、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它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节奏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境。这首乐曲是复三部曲式。开始为前奏,它概括了全曲的情绪、音调与节奏特点,热烈欢快。前奏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快速、强力度、乐队全奏开始,木管和弦乐奏主旋律,铜管作节奏型的伴奏,加强了力度,烘托气氛。第二部分音乐是前者的机发展,采用对答式的手法,主导动机在乐句上变化出现,问句由长笛和双簧管主奏,回答时的乐句加入了各组高音乐器主奏,中低音乐器的伴奏,力度一弱一强,乐句结构逐渐紧缩,使音乐显得活跃而起伏。第三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旋律再现,最后又出现前奏第二主题的旋律,乐队齐奏,乐曲在欢乐沸腾的情绪中结束。《春节序曲》是一首明快、粗犷而热烈的乐曲,描写的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欢快热烈。开始时的引子由乐队全奏的宏大音响揭开了民间节日歌舞的序幕,第一段是淳朴、优美的舞蹈性的音乐。中间部分是一个抒情性的对比段落,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音乐更为紧凑和热烈,并在万民欢腾的气氛中有力地结束,作品表现了陕北人民欢度春节的生动情景。
略
第14题:
下列属于“崇高美”范畴的乐曲是()
第15题:
下面不是校园民谣歌曲是:()
第16题:
毕淑敏的第一部小说是()
第17题:
《伏尔塔瓦河》选自()
第18题:
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欢乐颂》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第19题:
针对《红旗颂》,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一节欣赏课。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20题:
《国际歌》
《东方红》
《太阳出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21题:
国风
小雅
大雅
颂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皇室
贵族
民间
士大夫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