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上古时代汉语里面对“庸”最常见的一种解释。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3题:
在遇到聋哑人需要沟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对的()?
第4题:
试述上古时代语气词“也、矣”的用途?
第5题:
关于“中庸”的解释,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第6题: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是汉语拼音产生之前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方法。
第7题:
风蚀是风沙地区最常见,危害也最严重的一种沙害。
第8题:
中——恰当
庸——平常
时中——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庸——雍容大度
第9题:
平常
需要
任用
庸者用也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
小国寡民,达则独善其身
第12题:
第13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第14题:
在当今高技术日趋发展的环境里,人们需要一种办法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通信和交流信息,这种办法是VTC。
第15题:
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道:“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种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到形声、会意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字。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考、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能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注重实用性
第16题:
在上古时代,汉语里面对“庸”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
第17题:
附加式是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构词方式。
第18题:
汉语的特点有:借助于()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而声调又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汉语的词在句子里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第19题:
下列关于汉字的理解正确的有()。
第20题:
第21题:
任用
需要
平常
庸者用也
第22题:
第23题:
如不懂手语,不要乱打手势(各国聋哑人使用的手语也不尽相同)
可以用平常人用的手势语
面对不同国家的聋哑人可以用我国通用的聋哑手语
第24题:
汉语
英语
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