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

题目

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周作人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地接触了西方文化人类学、性心理学、神话学、童话学、民俗学等,形成了以认识人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是周作人的著作的基本出发点。五四时期,周作人在文章中倡导"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推波助澜形成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妇女的发现"。这仍然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顺延和扩展。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基点也在此。中国现代散文,"闲话风"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鲁迅翻译的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专门介绍英国的随笔:"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周作人在他的《雨天的书》的序言里也描述了相近的写作设想:"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碳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这两段话在五四时期非常有名,周作人是"闲话风"散文的重要的开创者和主要作者。五四时期,是周作人首先在理论上倡导"美文"(即叙事抒情的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美文"树立典范。他的散文取材着眼于"俗世"的日常生活的情趣,自然率性;他的散文的文字则拙朴其貌,灵慧其心,形成平和冲淡的散文境界。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多姿多采,大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是浮躁凌厉,如《碰伤》;一是冲淡平和,但蕴涵深意,如《水里的东西》。
更多“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徭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l)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如《鸨羽》中对父母无人奉养的忧心,《君子于役》中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的牵念; 
    (2)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的感叹,如《小雅•何草不黄》中“独为匪民”的怨愤。 
    《诗经》徭役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如《鸨羽》中以呼天式的抒情倾诉自己的痛苦;《君子于役》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描绘最典型的黄昏之时农村生活的画面,将女主人公忧伤怅惘的思念之情放在宁静温馨的背景之中,更突出了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何草不黄》用萎黄干枯的野草起兴,暗示了征夫役卒在繁重的劳役驱使下,也如野草般疲敝憔悴。

  • 第2题:

    结合作品谈一谈劳伦斯的创作思想。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首要罪恶是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因此,他厌恶现代工业文明,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2)他把调整人类的两性关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主旨。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与评判实际上包含了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认识与评判。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
    (3)劳伦斯的创作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心理探索的多重含义。
    (4)内倾性的写作特点,淡化情节,象征意象的使用。
    [参考案例]《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是社会批判主题,表达了20世纪工业文明对性爱的扭曲和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和前途的作品,具有严肃而深刻的思想,深化了作者以前小说中探讨的人与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题。

  • 第3题: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写实与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抒发的情感真是;
    ②抒情方式坦率;
    ③叙事诗中也饱含作者感情。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①赋运用最多,或直接叙事,或刻画描写,或直抒胸臆;
    ②有用比喻修辞的,有整首诗用比的;
    ③兴一般用在篇首或章首,或与诗歌情思相关,或不相关。
    (3)形式语言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
    ②四言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音乐美;
    ④语言:词汇丰富,大量运用连绵词和叠字。

  • 第4题:

    简析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基调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冰心的散文较之小说、诗歌成就更大。冰心在美期间曾因病住院,身在容中,又卧病在床,思念故乡之情、慰冰湖的秀色,凝结为情真意切的感情实录,除了她在小说和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礼赞以外,同期所作的《寄小读者》又加进了对“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的热爱眷念之情。在另一本散文集《往事》中,她写道:“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揉着头发,发上揉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将她过去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赋予其作品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在《寄小读者》中还一如既往地倾注着她对儿童的爱,她以优美亲切的文笔,“童心来复”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与小朋友娓娓谈心,陶冶他们纯洁进取的情操,字里行间倾注了一腔挚爱。冰心的散文,回响着“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别人的情操的作用。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是情感的抒发胜干事实的描述,她善以情动人,用温柔的情丝和淡淡的忧愁感染读者,把作者带进诗一般的美妙境界中,冰心的表现手法委婉细腻,语言清新曲雅,体现了一个女作家特有的妩媚多姿的风彩。

  • 第5题: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正确答案: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
    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 第6题:

    结合作品谈刘白羽散文创作的不足?


    正确答案: 1.议论过多,有时影响意境的高邈。
    2.语言上有时显得粗疏,冗杂,铺张有余,浓缩不足,畅达有余含蕴不足。

  • 第7题:

    结合《苦雨》简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周作人的散文大体分为“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两类。《苦雨》属于后者。这是一篇借物抒怀的“言志”散文。这类散文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是“闲话”风格,周作人认为,写作就是“自己的园地”,纯粹为了自我情致的表达。这种“闲话体”散文有两个特点,一是闲谈的话题轻松随便,二是闲谈的风格亲切平和。常常在普通平凡的事物中,谈出天理物趣,也谈出自己的情感志趣。《苦雨》写各种各样的“雨”,用与友人写信这种“私人化”的文体,在聊天般的自然氛围中,借着回忆、想象,表达自己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落寞的情绪,表达所谓的“中年心态”。第二是“涩味”和“简单味”。周作人常常把口语、文言和欧化语言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和“简单味”,很耐人咀嚼。这种“涩味”和“简单味”还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心绪上的苦涩、哀愁、落寞甚至颓废。第三是周作人散文讲究“趣味”。周作人说:“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而没有趣味乃是一件大坏事。”(《苦竹杂记·笠翁与随园》)这种趣味主要是指“文人趣味”和“名士趣味”。如《苦雨》中有这样的句子:“卧在乌篷船里,静听大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意境。”在极平常的事物中,写出风雅的趣味,既自然明净,又风趣文雅。

  • 第8题:

    问答题
    结合《秋夜》,论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野草》这部散文集以抒发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主,交织着严肃的自剖和不倦的探索,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前进中矛盾、彷徨和苦闷的战士的坚定步伐。《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困惑,坚持探索前进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寻找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秋夜》是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在创作它时,鲁迅正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文章表达了作者无论路途多么艰险迷惘,无论跋涉多么困顿,都毫不懈怠,决不屈服的坚强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文中特别刻画了枣树形象,它饱经沧桑,坚韧挺拨,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不受任何蛊惑,一意要制天空的死命。它的这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种战士的坚韧和执著,是《秋夜》的主旋律,也是《野草》散文集的主旋律。
    《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是通过诗的意象和气质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艺术上它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一点,它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秋夜》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具体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理解。第二点,构思新颖奇特,多写梦境和幻觉,并把梦幻和现实自然联系起来,把情、景、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弦外之音、境外之意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效果。《秋夜》中写秋夜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秋夜后园看似现实生活中的后院,但又具有比现实的后院更深更广的内涵。第三点,《野草》中的语言富有诗的韵味和节奏。篇章短小精炼、意象浓缩、语言凝重。文章的语言具有诗一样的跳跃性和音乐感,使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

    正确答案: A.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
    B.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现代评论派”进行交锋的,如《碰伤》、《我们的闲话(二十六)》、《拜脚商兑》、《上下身》、《“先进国之妇女”》、《奴才礼赞》、《传单抄本》等。
    C.记叙抒情类的小品散文出现稍晚,彻底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且名篇甚多,如《故乡的野菜》、《苍蝇》、《乌篷船》、《谈酒》、《初恋》、《山中杂信》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正确答案: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
    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结合周作人的具体作品来谈一下他散文“浮躁凌厉”的一面。

    正确答案: 周作人散文总体风格是“冲淡平和”,但他出身于绍兴,绍兴师爷犀利尖刻的笔触,并非对他毫无影响。他自己就说五四时期的文章有“浮躁凌厉之气”。周作人推崇英国散文家斯威夫德的文风,认为那种“极辛辣的,有掐臂见血的痛感”的文章效果,是批评时政的杂文所需要的,能够“抓住事件的核心,仿佛把指甲狠狠的掐进肉里去”。《碰伤》的风格就是“浮躁凌厉”的。
    《碰伤》是“腐心”、“切齿”(钱玄同《和岂明五十秩自寿诗原韵》曾云:腐心桐选诛邪鬼,切齿纲伦打毒蛇。)的文章,周作人仍写得从从容容,并不直奔主题。文章从自己幻想长一身钢甲谈起;又谈到“佛经里说蛇有几种毒,最厉害的是见毒”;再谈到小时看杂书,害怕剑仙、剑侠,因为他们的剑“见血方止”。前面三段似乎与文章主旨无关,第四段才进入要谈的问题,报上登载“说有教职员学生在新华门外碰伤,大家都称咄咄怪事”。而“我”并不以为奇,而是想起上述三件过去的事情,同时又联想到两三年前的两件事,渡轮碰在军舰上,都与此次的报导如出一辙。
    周作人在这些新闻报导中抓到的“事件的核心”,与一般人对暴政的愤怒不同,他是看到了反动政府宣布教职员“碰伤”的语意逻辑的颠倒黑白,这更能显示出反动本性。这使他就将文章前面提到的三个“穿钢甲的我”、“见毒的蛇”、“剑仙的剑”以连续比喻的形式出现,以这种更为显见的荒谬性,来证明了反动政府逻辑的荒唐无耻。
    周作人的犀利不仅表现在对反动统治者反动逻辑的揭露,还表现在对作为受害者的教职员的批评,认为“这办法是错的”。他们对反动政府心存幻想,想通过请愿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过于天真了。在一篇新闻稿中看出这两面的问题,并且都给予了深刻不留情面的批判,的确显示出五四时期周作人浮躁凌厉的文风,尤其是其背后思想的深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

    正确答案: 周作人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地接触了西方文化人类学、性心理学、神话学、童话学、民俗学等,形成了以认识人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是周作人的著作的基本出发点。五四时期,周作人在文章中倡导"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推波助澜形成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妇女的发现"。这仍然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顺延和扩展。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基点也在此。中国现代散文,"闲话风"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鲁迅翻译的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专门介绍英国的随笔:"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周作人在他的《雨天的书》的序言里也描述了相近的写作设想:"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碳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这两段话在五四时期非常有名,周作人是"闲话风"散文的重要的开创者和主要作者。五四时期,是周作人首先在理论上倡导"美文"(即叙事抒情的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美文"树立典范。他的散文取材着眼于"俗世"的日常生活的情趣,自然率性;他的散文的文字则拙朴其貌,灵慧其心,形成平和冲淡的散文境界。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多姿多采,大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是浮躁凌厉,如《碰伤》;一是冲淡平和,但蕴涵深意,如《水里的东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艺术启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周作人的散文往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容,在娓娓而谈中,信手拈来书本上的知识,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常识,自然穿插于文中,写得异常详细而又津津有味,让人获得科学的知识与审美的熏陶。
    (2)周作人学贯中西,知兼雅俗,这就为他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博学的根底。他的散文引证丰富,这是与他的杂学是分不开的,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希腊神话、文化人类学、性心理学、日本的文学艺术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 第14题: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古诗十九首》说:“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请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抒发人生普遍情感;含蓄模棱的表现方式)。
    (2)质仆自然,没有雕饰痕迹的表现风格。
    (3)景物、情境与情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浅近自然又精练准确的语言。

  • 第15题:

    结合《秋夜》,论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野草》这部散文集以抒发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主,交织着严肃的自剖和不倦的探索,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前进中矛盾、彷徨和苦闷的战士的坚定步伐。《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困惑,坚持探索前进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寻找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秋夜》是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在创作它时,鲁迅正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文章表达了作者无论路途多么艰险迷惘,无论跋涉多么困顿,都毫不懈怠,决不屈服的坚强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文中特别刻画了枣树形象,它饱经沧桑,坚韧挺拨,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不受任何蛊惑,一意要制天空的死命。它的这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种战士的坚韧和执著,是《秋夜》的主旋律,也是《野草》散文集的主旋律。
    《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是通过诗的意象和气质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艺术上它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一点,它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秋夜》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具体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理解。第二点,构思新颖奇特,多写梦境和幻觉,并把梦幻和现实自然联系起来,把情、景、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弦外之音、境外之意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效果。《秋夜》中写秋夜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秋夜后园看似现实生活中的后院,但又具有比现实的后院更深更广的内涵。第三点,《野草》中的语言富有诗的韵味和节奏。篇章短小精炼、意象浓缩、语言凝重。文章的语言具有诗一样的跳跃性和音乐感,使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

  • 第16题: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黄遵宪诗歌的创作特色。


    正确答案: 黄遵宪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黄遵宪的诗是在广泛吸取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本着“善作”的精神,沿着“矜奇”的趋势,推陈出新,加以创造,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他的诗歌创作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他的诗虽然常有一种前瞻追求的浪漫豪情,但更主要的方面是真切的写实。他有不少名篇巨制,篇幅都超越古人,往往自成某一方面小史,如《番客篇》近于华侨南洋开发史,《逐客篇》堪称赴美华工血泪史,《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不啻作者的家族史与童年生活史。
    2.他善于以细致的笔墨叙事、状物、写景,铺排场面,勾画人物,既内容丰富,又形象生动。如《渡辽将军歌》形象鲜明地刻画出吴大这个人物。
    3.黄遵宪的诗,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表现新的感情,开辟了诗歌史上从来未有的广阔的领域。

  • 第17题:

    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各举一例即可)。


    正确答案: A.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
    B.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现代评论派”进行交锋的,如《碰伤》、《我们的闲话(二十六)》、《拜脚商兑》、《上下身》、《“先进国之妇女”》、《奴才礼赞》、《传单抄本》等。
    C.记叙抒情类的小品散文出现稍晚,彻底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且名篇甚多,如《故乡的野菜》、《苍蝇》、《乌篷船》、《谈酒》、《初恋》、《山中杂信》等。

  • 第18题:

    结合周作人的具体作品来谈一下他散文“浮躁凌厉”的一面。


    正确答案:周作人散文总体风格是“冲淡平和”,但他出身于绍兴,绍兴师爷犀利尖刻的笔触,并非对他毫无影响。他自己就说五四时期的文章有“浮躁凌厉之气”。周作人推崇英国散文家斯威夫德的文风,认为那种“极辛辣的,有掐臂见血的痛感”的文章效果,是批评时政的杂文所需要的,能够“抓住事件的核心,仿佛把指甲狠狠的掐进肉里去”。《碰伤》的风格就是“浮躁凌厉”的。
    《碰伤》是“腐心”、“切齿”(钱玄同《和岂明五十秩自寿诗原韵》曾云:腐心桐选诛邪鬼,切齿纲伦打毒蛇。)的文章,周作人仍写得从从容容,并不直奔主题。文章从自己幻想长一身钢甲谈起;又谈到“佛经里说蛇有几种毒,最厉害的是见毒”;再谈到小时看杂书,害怕剑仙、剑侠,因为他们的剑“见血方止”。前面三段似乎与文章主旨无关,第四段才进入要谈的问题,报上登载“说有教职员学生在新华门外碰伤,大家都称咄咄怪事”。而“我”并不以为奇,而是想起上述三件过去的事情,同时又联想到两三年前的两件事,渡轮碰在军舰上,都与此次的报导如出一辙。
    周作人在这些新闻报导中抓到的“事件的核心”,与一般人对暴政的愤怒不同,他是看到了反动政府宣布教职员“碰伤”的语意逻辑的颠倒黑白,这更能显示出反动本性。这使他就将文章前面提到的三个“穿钢甲的我”、“见毒的蛇”、“剑仙的剑”以连续比喻的形式出现,以这种更为显见的荒谬性,来证明了反动政府逻辑的荒唐无耻。
    周作人的犀利不仅表现在对反动统治者反动逻辑的揭露,还表现在对作为受害者的教职员的批评,认为“这办法是错的”。他们对反动政府心存幻想,想通过请愿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过于天真了。在一篇新闻稿中看出这两面的问题,并且都给予了深刻不留情面的批判,的确显示出五四时期周作人浮躁凌厉的文风,尤其是其背后思想的深刻。

  • 第19题:

    问答题
    结合作品谈刘白羽散文创作的不足?

    正确答案: 1.议论过多,有时影响意境的高邈。
    2.语言上有时显得粗疏,冗杂,铺张有余,浓缩不足,畅达有余含蕴不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艺术启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周作人的散文往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容,在娓娓而谈中,信手拈来书本上的知识,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常识,自然穿插于文中,写得异常详细而又津津有味,让人获得科学的知识与审美的熏陶。
    (2)周作人学贯中西,知兼雅俗,这就为他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博学的根底。他的散文引证丰富,这是与他的杂学是分不开的,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希腊神话、文化人类学、性心理学、日本的文学艺术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析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基调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冰心的散文较之小说、诗歌成就更大。冰心在美期间曾因病住院,身在容中,又卧病在床,思念故乡之情、慰冰湖的秀色,凝结为情真意切的感情实录,除了她在小说和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礼赞以外,同期所作的《寄小读者》又加进了对“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的热爱眷念之情。在另一本散文集《往事》中,她写道:“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揉着头发,发上揉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将她过去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赋予其作品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在《寄小读者》中还一如既往地倾注着她对儿童的爱,她以优美亲切的文笔,“童心来复”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与小朋友娓娓谈心,陶冶他们纯洁进取的情操,字里行间倾注了一腔挚爱。冰心的散文,回响着“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别人的情操的作用。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是情感的抒发胜干事实的描述,她善以情动人,用温柔的情丝和淡淡的忧愁感染读者,把作者带进诗一般的美妙境界中,冰心的表现手法委婉细腻,语言清新曲雅,体现了一个女作家特有的妩媚多姿的风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结合《苦雨》简述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周作人的散文大体分为“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两类。《苦雨》属于后者。这是一篇借物抒怀的“言志”散文。这类散文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是“闲话”风格,周作人认为,写作就是“自己的园地”,纯粹为了自我情致的表达。这种“闲话体”散文有两个特点,一是闲谈的话题轻松随便,二是闲谈的风格亲切平和。常常在普通平凡的事物中,谈出天理物趣,也谈出自己的情感志趣。《苦雨》写各种各样的“雨”,用与友人写信这种“私人化”的文体,在聊天般的自然氛围中,借着回忆、想象,表达自己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落寞的情绪,表达所谓的“中年心态”。第二是“涩味”和“简单味”。周作人常常把口语、文言和欧化语言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和“简单味”,很耐人咀嚼。这种“涩味”和“简单味”还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心绪上的苦涩、哀愁、落寞甚至颓废。第三是周作人散文讲究“趣味”。周作人说:“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而没有趣味乃是一件大坏事。”(《苦竹杂记·笠翁与随园》)这种趣味主要是指“文人趣味”和“名士趣味”。如《苦雨》中有这样的句子:“卧在乌篷船里,静听大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意境。”在极平常的事物中,写出风雅的趣味,既自然明净,又风趣文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作品谈一谈劳伦斯的创作思想。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首要罪恶是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因此,他厌恶现代工业文明,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2)他把调整人类的两性关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主旨。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与评判实际上包含了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认识与评判。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
    (3)劳伦斯的创作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心理探索的多重含义。
    (4)内倾性的写作特点,淡化情节,象征意象的使用。
    [参考案例]《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是社会批判主题,表达了20世纪工业文明对性爱的扭曲和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和前途的作品,具有严肃而深刻的思想,深化了作者以前小说中探讨的人与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