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近代大型综合性半月刊杂志,由梁启超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后所筹办。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出版。以内容广博著称。是梁启超宣扬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与《民报》论战为分水岭前后有所不同。后与民报展开长期论战,1907年11月20日出至第96期,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终刊。
更多“《新民从报》”相关问题
  • 第1题:

    《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革命还是改良
    (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第2题:

    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1909年,张百麟等人主办了()报。

    • A、贵州日报
    • B、新民晚报
    • C、黔报
    • D、西南日报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 1902年2月,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于日本横滨,为半月刊,有论说、学说、时局、政治、中国近事、小说等栏目。初期着重于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倡导民权主义。1905年前后,革命形势高涨,它却继续宣传保皇,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和要不要改变土地所有制等问题上,展开激烈论战。1907年冬,《新民丛报》受到革命派的严正批判后,以论战失败而停刊。共刊行九十六期。

  • 第5题:

    “文界革命”中出现的“新文体”又叫“报章文体”,发表这类进步文章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
    • B、《清议报》
    • C、《民权报》
    • D、《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梁启超创办哪份刊物?()

    • A、《新民丛报》
    • B、《新民日报》
    • C、《大公报》
    • D、《宇宙风》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

    《民报》

    B

    《苏报》

    C

    《民国日报》

    D

    《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在革命派和保皇派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分别于《民报》和《新民从报》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新民丛报》

    D

    《民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梁启超创办哪份刊物?()
    A

    《新民丛报》

    B

    《新民日报》

    C

    《大公报》

    D

    《宇宙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郑现应的政论文章多发表在()上。
    A

    《循环日报》

    B

    《南赿报》

    C

    《新民丛报》

    D

    《苏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秋瑾女士的《勉女权歌》发表在()上。
    A

    《苏报》

    B

    《中国女报》

    C

    《清议报》

    D

    《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意义怎样?


    正确答案: i、大战的内容: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ii、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管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iii、大战的意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 第14题: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 A、《时务报》
    • B、《清议报》
    • C、《新民报》
    • D、《新小说》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行了()等多种报刊杂志

    • A、《新青年》
    • B、《新民从报》
    • C、《民报》
    • D、《语丝》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新民丛报》
    • B、《红星报》
    • C、《民报》
    • D、《民权报》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秋瑾女士的《勉女权歌》发表在()上。

    • A、《苏报》
    • B、《中国女报》
    • C、《清议报》
    • D、《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民报》与《新民众报》大讨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民报》与《新民众报》讨战的中心问题是要不要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a、要不要进行民主革命,推翻“满清”统治;b、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d、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讨战结果是《民报》欧胜,《新民丛报》失败。
    这次论战的意义:a、此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b、论战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c、政论文特别是其中的驳论文得到了空前发展。
    论战性质:(1)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第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2)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残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3)是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 第19题:

    多选题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

    《时务报》

    B

    《清议报》

    C

    《新民报》

    D

    《新小说》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新民丛报》

    D

    《民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新民从报》

    正确答案: 是近代大型综合性半月刊杂志,由梁启超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后所筹办。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出版。以内容广博著称。是梁启超宣扬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与《民报》论战为分水岭前后有所不同。后与民报展开长期论战,1907年11月20日出至第96期,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终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 1902年横滨。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宣称要办一份“足于东西各报相颉抗”的报刊。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梁以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国家、义务、权利思想、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中国才能富强,国家才有希望。该报设25个栏目,社科、自然无所不包。1903年前还为适应时代潮流,发表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大受读者欢迎销售达14000份,在国内外设立97个代销处可谓盛极一时。引起保皇党的不满。1903年梁赴美洲游历考察后公开表示不再谈革命,与共和告别,从此该报言论柔声缓语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民报》 

    B

    《新民丛报》 

    C

    《苏报》 

    D

    《国民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