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
第1题:
有关生产环境监测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分布情况
B、检查预防措施效果
C、评价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D、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E、评价人体接触水平的最好方法
第2题:
在做不到可以代替苯的情况下,通风排毒是降低现场苯浓度,使其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苯的毒性大,接触苯的操作应在排气罩内进行。
第3题: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第4题: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应当符合()
第5题:
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浓度国家卫生标准为()mg/m3。
第6题:
苯环境作业女工在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而哺乳期在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保证生产环境中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调离苯作业。
第7题: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在工作环境中CO最高允许浓度为()%。
第8题:
4
14
40
100
第9题:
100
50
110
第10题:
第11题:
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分布情况
检查预防措施效果
评价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评价人体接触水平的最好方法
第12题:
掌握生产环境中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其分布情况
估计人体接触水平的最佳方式
了解生产环境的卫生质量
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检查预防措施效果
第13题:
劳动环境中,苯毒物国家标准允许浓度为()mg/m3。
第14题:
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低于40mg/m3。
第15题:
女职工禁忌从事()
第16题:
根据国家《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的规定,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第17题:
在氯化苯生产中,环境空气允许浓度为50mg/m3。()
第18题:
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低于()。
第19题:
0.0024
0.024
0.24
2.4
第20题:
环境保护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
所有行业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