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题:
问答题
案例二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按1985年前后来划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到1985年,虽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始终高于农村居民,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为429元,198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为407元。在7年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基本不变,甚至略有减小。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拉大,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倾向。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407元迅速地扩大到2281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1994年为1985年的5.6倍。从收入水平增长来看,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自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低于总经济增长。剔除物价因素,1985年~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3.9%。可见,自1985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迅速扩大。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以上所给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仅是来自于统计的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中国实行城市福利制度,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单位内部福利。据有关学者的保守估计,1994年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为1110.5元。若将城镇居民的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合计,1994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估计为4307.5元。若重新比较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至少在3.52:1以上。 问题:案例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社会保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案例中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使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其目标是减少贫困,减少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地位不平等。从整个社会看,城乡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地位不平等是中国社会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仅仅在城市开展社会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这是惠及广大人民的重点发展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2)社会保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助于调节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别。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各种资源向大城市聚集,而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资源贫乏,这就使城乡发展不平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在与此相应的城乡二元保障制度下,国家把本应平等投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资金中的绝大部分用于城市地区,这就使陷入困境的农民境况更加恶化,从而加大城乡贫富差距,进入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农村农业人口的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以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缓解农民收入极度偏低的困境,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公平。
②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又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和福利保障。这种保障功能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养老保险,拥有一份土地,自己耕种或由子女耕种,农村老年人口就有了基本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失业保障或“退农保障”。土地的上述双重功能,尤其是凌驾于生产要素功能之上的福利保障功能,使得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难以顺利推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土地的流转机制,这就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以“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即弱化乃至完全转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凸显其生产要素功能,从而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利于农田水利等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利于科学种田,以及农业现代经营方式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③有助于使农村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化解中国的城镇化难题,使人口城市化过程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过程同步,急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使之有机衔接,以推动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这就是要把当前游离在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农民工、失地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缓解城市社会保障因为老年化遭遇到的困境;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等手段,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农村农业人口的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解除农村农业人口的后顾之忧,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平等。这样才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进程,也才能促使农民向小城镇乃至中小城市集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也就更有基础和条件,从而农村才能真正繁荣起来,和谐社会的含义才能得到彰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