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度可增加到2μV/mm
连续记录时间至少10分钟(新生儿至少20分钟)
成人按国际10-20系统记录8~16导脑电信号
脑电图仪器噪音不超过2μV
可采用参考和双极导联记录和分析
第1题:
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组成包括()
A心电图机
B心电分析软件
C导联线和记录器
D计算机系统
E活动平板
第2题:
疑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做常规心电图时,应加做的导联是()。
第3题:
不少于8导
尽量用国际10~20系统中的全部电极
只采用参考导联法记录和显示
明确标明电极的导联方式
导联排列上遵循从前向后,先内后外,先左后右
第4题:
位相倒置可作为波形定位的依据
两个电极距离越近,波幅越低
双极导联对极性上有明显改变的图形特别有用
双极导联的两个记录电极都有电活动
连续电极之间的距离应小于3cm
第5题:
V3R~V5R导联和V7~V9导联
头胸导联
V2~V9导联
V3R~V5R导联
正交导联
第6题:
不少于8导
尽量用国际10-20系统中的全部电极
只采用参考导联法记录和显示
明确标明电极的导联方式
导联排列上遵循从前向后,先内后外,先左后右
第7题:
磁场干扰
交流电干扰
导联线折断导致接触不良
肌肉震颤干扰
心电图机频响异常
第8题:
CM1导联对心肌缺血较敏感
CM2导联P波清晰,有助于鉴别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CM5导联对QRS波群和ST段变化,尤其ST段压低较敏感
MaVF导联有助于反映下壁心肌缺血
CM1导联相当于常规心电图中的V1导联,CM5导联相当于V5导联
第9题:
易受其他生物电干扰
对局灶性异常定位效果好
是两个活性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双极导联是将两个活性电极分别连接到脑电图的栅极1和2上
双极导联必须和单极导联合并使用
第10题:
交流电干扰
肌肉震颤干扰
导联线折断导致接触不良
磁场干扰
心电图机频响异常
第11题:
双极肢体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V1和V2导联
双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V1~V6导联
V3R~V5R导联和V7R~V9导联
Frank导联
第12题:
关于Holter记录的双极模拟导联描述中正确的是()
ACM1导联对心肌缺血较敏感
BCM2导联P波清晰,有助于鉴别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CCM5导联对QRS波群和ST段变化,尤其ST段压低较敏感
DMaVF导联有助于反映下壁心肌缺血
ECM1导联相当于常规心电图中的V1导联,CM5导联相当于V5导联
第13题:
车载设备应设置记录模块,信息记录密度应满足对运行状态进行安全分析和事故分析的要求。重要信息可采用连续记录方式,记录间隔不大于0.5s。记录模块的容量满足()。
第14题:
使用镇静剂诱导睡眠
不推荐使用节律性闪光刺激
调整灵敏度
跨越式双极导联
可在睡眠状态下给予声、光和躯体感觉刺激
第15题:
19个记录电极和2个参考电极
18个记录电极和2个参考电极
19个记录电极包括FPZ和OZ电极
18个记录电极不包括FPZ和OZ电极
18个记录电极包括FPZ和OZ电极
第16题:
至少描计30分钟(新生儿至少60分钟)
描记中需要测试患者的反应
描记的灵敏度调整至2μV/mm
最少8个头皮电极记录,覆盖主要的脑区
电极阻抗需要超过10000Ω
第17题:
位相倒置可作为波形定位的依据
两个电极距离越近,波幅越低
双极导联对极性上有明显改变的图形特别有用
双极导联的两个记录电极都有电活动
连续电极之间的距离应小于3cm
第18题:
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为负相波
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第19题:
应用国际10-20系统安装电极
可适当调高灵敏度
不必记录睡眠期脑电图
记录尽可能包括睁闭眼状态
随时观察并注明记录过程中小儿的状态
第20题:
灵敏度可增加到2μV/mm
连续记录时间至少10分钟(新生儿至少20分钟)
成人按国际10-20系统记录8~16导脑电信号
脑电图仪器噪音不超过2μV
可采用参考和双极导联记录和分析
第21题:
双极导联连接方法
具有一个公用的记录电极
一个记录电极分别进入放大器的G1端和G2端
单极导联也可出现位相倒置、并有定位意义
快波频段α波、β波的位相倒置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