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单选题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A 140.71;246.99B 133.921;246.99C 140.71;216.99D 133.921;216.37

题目
单选题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

140.71;246.99

B

133.921;246.99

C

140.71;216.99

D

133.921;216.37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1=0.375×19.548×5.30+0.437×9.24×5.30=60.25kN。
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2=0.375×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VbA=V1+βvV2=60.25+0.6×133.92=140.60kN。
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V1=0.625Q1l0=0.625×(19.548+9.24)×5.30=95.36kN。
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
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VbB=V1+βvV2=95.36+0.7×216.37=246.82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40.71、246.99,因此答案选A项。
更多“单选题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A 140.71;246.99B 133.921;246.99C 140.71;216.99D 133.921;216.37”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4.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跨中弯矩Mb1及轴力Nb1、支座B的负弯矩设计值MbB与下列(  )组数值最为接近。


    A、Mb1=94.55kN·m;Nb1=94.62kN;MbB=-193.00kN·m
    B、Mb1=105.34kN·m;Nb1=98.65kN;MbB=-235.63kN·m
    C、Mb1=108.34kN·m;Nb1=98.65kN;MbB=-269.85kN·m
    D、Mb1=151.89kN·m;Nb1=94.62kN;MbB=-269.85kN·m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假定,墙A的截面折算厚度hT=0.4m,作用在XL上的荷载设计值(包括恒荷载、梁自重、活荷载)为30kN/m,梁XL计算跨度为12m。试问,二层XL梁端约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0
    B.90
    C.180
    D.360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某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办公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梁板布置如图所示。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均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面恒载标准值5.0kN/m2(含板自重),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梁上恒荷载标准值10.0kN/m(含梁及梁上墙自重)。
    1.试问,配筋设计时,次梁L1上均布线荷载的组合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荷载传递按单向板考虑。

    A.37
    B.38
    C.39
    D.4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3.2.4条及第5.1.2条进行计算:次梁的从属面积为3×9=27m2>25m2,活荷载折减系数取0.9。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35×(5.0×3+10.0)+1.4×0.7×2.0×3×0.9=39.0kN/m。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2×(5.0×3+10.0)+1.4×2.0×3×0.9=37.56kN/m<39.0kN/m,取q=39.0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5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T形悬臂梁,安全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强度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不考虑抗震设计。荷载简图及截面尺寸如图2-21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已计入梁自重)。局部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集中恒荷载标准值Pk。[2011年真题]



    1.已知:gk=15kN/m,qk=6kN/m,Pk=20kN,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试问,构件承载能力设计时,悬臂梁根部截面按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80
    B、600
    C、620
    D、640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某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办公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梁板布置如图所示。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均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面恒载标准值5.0kN/m2(含板自重),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梁上恒荷载标准值10.0kN/m(含梁及梁上墙自重)。试问,配筋设计时,次梁L1上均布线荷载的组合设计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提示:荷载传递按单向板考虑。

    A.37
    B.38
    C.39
    D.4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3.2.4条及第5.1.2条进行计算:次梁的从属面积为3×9=27m2>25m2,活荷载折减系数取0.9。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35×(5.0×3+10.0)+1.4×0.7×2.0×3×0.9=39.0kN/m。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q=1.2×(5.0×3+10.0)+1.4×2.0×3×0.9=37.56kN/m<39.0kN/m,取q=39.0kN/m。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8题:

    某钢筋混凝土T形悬臂梁,安全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强度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不考虑抗震设计。荷载简图及截面尺寸如图2-21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已计入梁自重)。局部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集中恒荷载标准值Pk。[2011年真题]



    1.已知:gk=15kN/m,qk=6kN/m,Pk=20kN,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试问,构件承载能力设计时,悬臂梁根部截面按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80
    B.600
    C.620
    D.640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某剪力墙连梁设计,抗震等级二级,净跨3.6m,左右两侧顺时针方向弯矩设计值分别为72kN·m、84kN·m,忽略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梁端剪力,则考虑强剪弱弯调整,调整后的剪力设计值是()kN。

    • A、43
    • B、52
    • C、72
    • D、84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

    140.71;246.99

    B

    133.921;246.99

    C

    140.71;216.99

    D

    133.921;216.3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1=0.375×19.548×5.30+0.437×9.24×5.30=60.25kN。
    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2=0.375×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VbA=V1+βvV2=60.25+0.6×133.92=140.60kN。
    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V1=0.625Q1l0=0.625×(19.548+9.24)×5.30=95.36kN。
    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
    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VbB=V1+βvV2=95.36+0.7×216.37=246.82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40.71、246.99,因此答案选A项。

  • 第11题:

    单选题
    确定使用阶段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1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1p(kN/m)与下列(  )组数值最为接近。
    A

    19.60;9.24

    B

    16.30;9.24

    C

    19.60;6.6

    D

    16.30;6.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Q1g=1.2×25×0.25×0.6+1.2×3.8×3.3=19.548kN/m。
    托梁顶面作用活荷载设计值为:Q1p=1.4×2.0×3.3=9.24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9.60、9.24,因此答案选A项。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

    600

    B

    720

    C

    800

    D

    8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3题: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4-8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 (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v=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确定使用阶段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1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1p(kN/m)与下列( )组数值最为接近。

    A..19.60;9.24
    B..16.30;9.24
    C..19.60;6.6
    D..16.30;6.6

    答案:A
    解析:
    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Q1g=1.2×25×0.25×0.+1.2×3.8×3.3=19.60kN/m;托梁顶面作用活荷载设计值为:Q1p=1.4×2.0×3.3=9.24kN/m。

  • 第14题:

    某砌体结构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挑梁,如题1图所示,墙内设240mm×24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240mm×500mm,墙厚均为240mm。挑梁端部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Fk=16.5kN,均布恒荷载标准值(含梁自重)g1k=15.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k=6.8kN/m。试问,楼层挑梁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max(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计算。


    A. 95
    B. 90
    C. 85
    D. 80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4.2条,由于2.2hb=2.2×500=1100mm,l1=2700mm,l1≥2.2hb,因此根据《砌规》式(7.4.2-1),挑梁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为:x0=0.3hb=0.3×500=150mm,且0.13l1=0.13×2700=351mm,x0<0.13l1,故x0=150mm。其中,l1为挑梁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hb为挑梁的截面高度。因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取0.5x0=0.5×150=75mm。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3.2.5条和表3.2.5,挑梁倾覆力矩设计值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Mov=1.35×[16.5×(1.8+0.075)+15×1.8×(1.8/2+0.075)]+1.4×0.7×6.8×1.8×(1.8/2+0.075)=77.3+11.7=89.0kN·m。
      根据《砌规》第7.4.5条,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可按下式计算:
      Mmax=Mov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9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挑梁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距离的确定方法,得到倾覆点的位置;
      ②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的计算方法;
      ③挑梁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的确定方法。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挑梁埋入砌体墙中的长度及挑梁的截面高度,得到梁的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x0。由于挑梁下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取原x0的一半。
      ②按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公式,计算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倾覆点截面产生的弯矩Mov,挑梁最大倾覆力矩设计值即为Mov。

  • 第15题:

    某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如图5-1所示,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Φ),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标准值(含自重)gk=25kN/m,活荷载标准值qk=20kN/m。

    提示:计算梁内力时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连续梁内力系数见表5-1(Z)。

    试问,该梁BC跨靠近B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B右(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6 (B)244 (C)254 (D)276


    答案:A
    解析:
    解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3.2.3条及第3.2.5条,最大剪力设计值为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内力系数:恒荷载取表5-1(Z)中的简图1,活荷载按表5-1(Z)中的简图4。

    VB右=1.2x0.500xgkl+1.4x0.583xqkl

    =(1.2x0.500x25x7.2+1.4x0.583x20x7.2)kN=225.5kN

  • 第16题:

    位于非抗震区的某三层简支承重的墙梁,如下图所示。托梁截面bxhb=300mmx600mm,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托梁自重标准值gki=4.5kN/m。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墙体及抹灰自重标准值化=5.5kN/m2。作用于每层墙顶由楼板 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3=12.0kN/m和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
    若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活荷载的
    组合系数ψc=0.7,试问,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0
    B 130
    C 120
    D 115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砌体规范》7.3.4条,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YC=1.35
    Q2=1.35∑gk+1.4ψc∑qk=1.35x(5.5×2.8×3+3×12)+1.4x0.7x3x6=128.6kN/m

  • 第17题:




    2.若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活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7,试问,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0
    B、130
    C、120
    D、115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4条第1款第2项规定,使用阶段承重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为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由永久荷载效起控制作用可知,



    故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8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假定,该梁两端均与框架柱刚接,当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试问,该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剪力设计值VGb(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假定重力荷载对该梁抗震不利。

    {图}

    A、40
    B、50
    C、60
    D、6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5.1.3可知,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梁上均布荷载为:q=D+0.5L=14+0.5×4.5=16.25kN/m。
    根据式(5.4.1)计算,

  • 第19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办公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等级一级,安全等级二级。其中五层某框架梁局部平面如图6-1所示。进行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已知,该梁截面A处由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标准值分别为:
    恒荷载:MGk=-500kN·m;
    活荷载:MQk=-100kN·m;
    水平地震作用:MEhk=-260kN·m;
    试问,进行截面A梁顶配筋设计时,起控制作用的梁端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活荷载按等效均布计算,不考虑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折减,重力荷载效应已考虑支座负弯矩调幅,不考虑风荷载组合。

    A.-740
    B.-780
    C.-1000
    D.-1060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1题:

    单选题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2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2P(kN/m)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

    44.04;9.9

    B

    44.04;11.05

    C

    52.85;9.9

    D

    52.85;11.55


    正确答案: A
    解析:
    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Q2g=1.2×(2.61×3.0×2+3.8×3.3+4.8×3.3)=52.85kN/m。
    墙梁顶面作用的活荷载设计值为:Q2p=1.4×3.3×(2.0+0.5)=11.55kN/m。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剪力墙连梁设计,抗震等级二级,净跨3.6m,左右两侧顺时针方向弯矩设计值分别为72kN·m、84kN·m,忽略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梁端剪力,则考虑强剪弱弯调整,调整后的剪力设计值是()kN。
    A

    43

    B

    52

    C

    72

    D

    8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若已知荷载设计值Q2=150kN/m,则使用阶段的托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规范式7.3.8)验算时公式右端的剪力值(kN)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39

    B

    150

    C

    167

    D

    182


    正确答案: A
    解析:
    净跨为:ln=5.45-2×0.3=4.85m;
    托梁支座边剪力设计值为:V=150×4.85/2=363.75kN;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8条式(7.3.8)规定,对于有洞口自承重墙梁,考虑组合作用的托梁剪力系数为:βv=0.5,则剪力值为:
    VbvV=0.5×363.75=181.88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4题:

    单选题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跨中弯矩Mb1及轴力Nb1、支座B的负弯矩设计值MbB与下列(  )组数值最为接近。
    A

    Mb1=94.55kN·m;Nb1=94.62kN;MbB=-193.00kN·m

    B

    Mb1=105.34kN·m;Nb1=98.65kN;MbB=-235.63kN·m

    C

    Mb1=108.34kN·m;Nb1=98.65kN;MbB=-269.85kN·m

    D

    Mb1=151.89kN·m;Nb1=94.62kN;MbB=-269.85kN·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托梁在其顶面恒荷载及活荷载量不利布置作用下跨中弯矩(近似计算)为:
    M1=α1Q1gl02+α2Q1pl02=0.07×19.548×5.302+0.096×9.24×5.302=63.35kN·m
    式中,α1、α2为连续梁弯矩系数;近似取恒荷载及活荷载分别作用下的跨中最大弯矩。
    中间支座最大弯矩为:M1B=-0.125×(19.548+9.24)×5.302=-101.08kN·m。
    求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连续梁跨中及支座最大弯矩M2、M2B为:
    M2=0.07×52.85×5.302+0.096×12.47×5.302=137.55kN·m
    M2B=-0.125Q2l02=-0.125×(52.85+12.47)×5.302=-229.35kN·m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弯矩系数为:
    αM=ψM(2.7hb/l0-0.08)=1.0×(2.7×0.6/5.3-0.08)=0.226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轴力系数为:ηN=0.8+2.6hw/l0=0.8+2.6×3.00/5.30=2.27。
    托梁跨中截面弯矩Mb1、Mb2和轴力Nb1、Nb2为:Mb1=Mb2=M+αMM2=63.35+0.226×137.55=94.45kN·m;Nb1=Nb2=ηNM2/H0=2.27×137.55/3.3=94.62kN。
    αM=0.4(无洞口),托梁中间支座截面弯矩为:MbB=M1B+αMM2B=-101.08-0.4×229.35=-192.82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94.55、94.62、-193.00,因此答案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