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1、Fp2可记录到一个很深的负相波,波幅达100~300μV
除Fp1、Fp2外,还可波及前颞区,但波幅较低
正相主波后跟随一个波幅较低的正相波
瞬目动作与眼球运动差别不大
瞬目伪迹一般单个出现,不会连续性出现
第1题: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 ) #include<stdio.h> main() {FILE * fp1; *fp2; fp1=fopen("filel","r"); fp2=fopen("file2","w"); while(!feof(fp1)) fputc(fgetc(fp1),fp2); fclose(fp1);fclose(fp2);}
A.将磁盘文件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B.将两个磁盘文件合为一个
C.将一个磁盘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磁盘文件中
D.将两个磁盘文件合并后送屏幕
第2题:
单纤维电位是()
第3题:
脑波沿基线上下有3次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尖波或尖慢复合波图形
三相波为频率1.5~2.5Hz的中-高幅慢波,在双极导联更清楚
在双侧半球相应部位的波形基本一致,可散发出现,也可呈周期性发放
多数双侧广泛出现,也可出现局部性三相波
三相波都分布在额、中央区,不会在颞区出现
第4题:
时限为24.5-50Hz
波形成分为负相
突出于背景,波幅固定,易于识别
多数波幅小于100μV
棘波为双侧同步出现
第5题:
缓慢增大刺激强度,在伪迹后出现双相动作电位
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的负相和正相波为对称的波形
伪迹太大,会使动作电位发生畸变
伪迹至动作位起始的转折处之间的时间为潜伏时
第6题:
双相波开始为负相
三相波开始为负相
双相波开始为正相
波宽10ms
波幅固定不变
第7题:
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
小棘波后面常常跟随一个慢波成分
可以双侧游走性出现
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Ⅰ、Ⅱ期
波幅通常低于50μV
第8题:
双相波开始为负相
三相波开始为负相
双相波开始为正相
波幅固定不变
波宽10ms
第9题:
Fp1、Fp2可记录到一个很深的负相波,波幅达100~300μV
除Fp1、Fp2外,还可波及前颞区,但波幅较低
正相主波后跟随一个波幅较低的正相波
瞬目动作与眼球运动差别不大
瞬目伪迹一般单个出现,不会连续性出现
第10题:
瞬目伪差
50Hz交流电干扰
异常额区慢波活动
各导基线飘移
各导大量高波幅的杂乱无序的波形
第11题:
频率多为3~4Hz
波幅呈现中高波幅
可散发出现
背景活动异常
包括负相尖波-正相尖波-负相慢波成分
第12题:
棘波的电生理特征主要包括()。
第13题:
关于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第14题:
瞬目伪差
连续瞬目伪差
前额、前颞导局限性1~1.5Hz慢波节律
各导1~1.5Hz慢波节律(前额、前颞导显)
眼球运动伪差
第15题:
正相尖波,颞部为著
负相尖波,颞部为著
正相尖波,枕部为著
双相尖波,枕部为著
负相尖波,中央区为著
第16题:
波幅、波宽、相数
波幅、波宽、面积
波幅、相数、频率
波幅、相数、面积
波幅、面积、频率
第17题:
周期性发放的高波幅三相或双相尖波,间隔为0.5~2秒
阵发性发放的高波幅三相或双相尖波,间隔为1~2秒
周期性发放的低波幅三相或双相尖波,间隔为2~5秒
阵发性发放的高波幅三相或双相锐慢波,间隔为4~8秒
周期性发放的高波幅三相或双相尖波,间隔为1~2秒
第18题:
与心率一致的正相或负相尖波
相当于心电图的Q波
心电尖波与背景脑电活动一般有固定关系
参考导联中心电伪迹局限于某单一电极上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在一侧或双侧半球
第19题:
肌电伪迹波幅较高
肌电伪迹波幅较低
肌电伪迹时限极短
肌电伪迹时限较长
应使用高频滤波消除肌电伪迹
第20题:
Fp1和Fp2同时出现正相的电位偏移
Fp1和Fp2同时出现负相的电位偏移
Fp1出现正向的电位偏移,Fp2出现负相的电位偏移
Fp1出现负相的电位偏移,Fp2出现正向的电位偏移
F7/F8的电位偏转不明显,Fp1/Fp2明显
第21题:
波幅、相数、频率
波幅、相数、面积
波幅、波宽、面积
波幅、时限、相数
波幅、面积、频率
第22题:
波宽10ms
双相波开始为负相
双相波开始为正相
三相波开始为负相
波幅固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