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现伪迹电极附近增加电极
降低出现伪迹电极阻抗
调整耳电极
常规增加一导联记录心电
调整地线电极
第1题:
关于刺激伪迹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第2题:
动作电位记录曲线上出现的刺激伪迹是由于:()
第3题:
患者男,25岁。视频脑电图监测中发现在F8导联持续出现1.2Hz的节律,其与桡动脉电极导联记录到的波形频率一致。F8上的这一节律最大可能是()。
第4题:
在出现伪迹电极附近增加电极
降低出现伪迹电极阻抗
调整耳电极
常规增加一导联记录心电
调整地线电极
第5题:
变换患者的体位
重新安放头皮电极
检查放大器
检查导线
检查地线
第6题:
常规增加一导联记录心电
调整耳电极
在出现伪迹电极附近增加一电极
降低出现伪迹电极阻抗
调整地线电极
第7题:
持续出现的节律性或周期性电位缺少癫痫发作期放电的演变
地线电极接触不良的伪差除修理电极外,在更变为双极导联后也可消失
同步出现的突出电位具有矛盾性的空间分布
波形不同于脑波的特征
来源于参考电极的一侧性或广泛性伪差在变为双极导联后可消失
第8题:
不容易受头部运动影响
电位接近于零
可以完全排除心电切迹
不易被脑电活动和心电活动激活
不容易被活化
第9题:
Ⅰ导联是右下肢电极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Ⅱ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Ⅲ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Ⅰ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Ⅲ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向的运动情况
第10题:
常为100Hz
常见于同一电极相关的导联中
在全部电极中出现
与脑部起源的电活动一致
不会出现在所有导联中
第11题:
肌电伪迹波幅较高
肌电伪迹波幅较低
肌电伪迹时限极短
肌电伪迹时限较长
应使用高频滤波消除肌电伪迹
第12题:
在全部电极中出现
与脑部起源的电活动一致
常见于同一电极相关的导联中
常为220Hz
不会出现在所有导联中
第13题:
减少刺激伪迹的措施不包括()
第14题:
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5题:
左右侧方眼球运动伪迹
上下方眼球运动伪迹
刷牙或其他动作伪迹
FIRDA
颞浅动脉搏动伪迹
第16题:
发作间期周期性癫痫样放电
癫痫发作期脑电模式
眼动伪差
电极伪差
心电伪差
第17题:
尽可能保持低刺激强度
保持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彼此接近
保持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彼此远离
擦干汗液使电流经皮肤表面的漏出达最小
把刺激器电线与记录系统分隔开
第18题:
中线电极
中颞电极
额部电极
前颞电极
蝶骨电极
第19题:
测量头皮各个活性电极的电位值
耳电极接近零电位
参考电极也可以用鼻尖和乳突
为活性电极与同侧的无关电极的电位差
耳极活化使同侧各导出现负相棘波
第20题:
有交流电干扰
记录仪器的灵敏度太高
刺激强度超过了阈值
刺激的波宽与延迟未调整妥当
电刺激波沿神经干表面传到记录电极
第21题:
与心率一致的正相或负相尖波
相当于心电图的Q波
心电尖波与背景脑电活动一般有固定关系
参考导联中心电伪迹局限于某单一电极上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在一侧或双侧半球
第22题:
增加一导心电电极有助于鉴别
间隔大致相等,与心率一致
心电伪差在参考导联更明显,双极导联可能消失
心脏偏左侧,主要影响左侧导联
与体位有关,变换体位可消失
第23题:
左右侧方眼球运动伪迹
上下方眼球运动伪迹
刷牙或其他动作伪迹
额区间断节律性δ活动(FIRDA)
颞浅动脉搏动伪迹
第24题:
Ⅰ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Ⅰ导联是右下肢电极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Ⅲ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Ⅱ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Ⅲ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向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