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明清时期安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风病因学说仲,突出以"内风"立论的是哪个时期

    A.春秋时期
    B.汉代
    C.唐宋时代
    D.金元时期
    E.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考点:1.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喁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2.中风的源流:《内经》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对中风认识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发病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并提出滋液息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为"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3.西医病名:急性脑血管疾病。

  • 第2题:

    唐宋元明清时期汉字学的名称有哪些?


    正确答案:唐宋元明清时期汉字学的名称有“小学”和“文字之学”。

  • 第3题:

    梅文鼎有哪些科技成就?


    正确答案: 梅文鼎一生活了89岁,著书8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天文、历法和数学著作。梅文鼎历法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其一,对中国古代历法的考证、补订和研究;其二,对西洋新法的疏解,并融会中西;其三,回答别人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其四,天文仪器的考察和说明;其五,方志中的天文部分。其对天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仅解释《授时历》、《大统历》中未载的计算原理、校补一些计算用表,就给后人阅读原历本带来很大便利。如平立定三差法及弧矢割圆术等,就是由于梅文鼎等人的阐发才使后人得明其真谛的。梅文鼎还对当时已经传入中国的西方天文学知识,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撰述多部著作,并参照中西星表,绘制了较为完备的星图。新的星图的绘制是他会通中西天文学方面一项较大的工作,主要是将托勒密的星表、《崇祯历书》的星表、Bayes的星表以及《天文实用》、《天学会通》等记录进行系统整理,统一名称,并有所增补,对研究我国关于恒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他还创制了月道仪等天文仪器。梅文鼎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江永曾称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梁启超说他是清代天文算学的“开山之祖”。
    天文、历法的推算与研究,需要数学作为工具,梅文鼎身为清初著名的历算大家,对清代数学的贡献也很大。梅文鼎数学著作据记载有26种,从种数来说不如其天文、历法著作多,但其卷数和篇幅却大有超过,其内容遍及遍及初等数学的各个门类——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和球面三角等。梅文鼎将他的26种数学著作总其名为《中西算学通》,充分表达了他会通中国数学的思想。

  • 第4题:

    明清时期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的管理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教育的目标:培养“忠君”的官僚。
    对教师的道德、学问和言行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的考核既有和其他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之法,也有特殊的“学官考课法”,还有平时的考核。教师的薪俸分等。教育对象的范围放宽,对监生以优厚的待遇,有严厉的学规,课程安排得当,教学和考核制度严格严密,并要求监生历事,地方官学的生员入学有严格的考试。

  • 第5题:

    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曲谱留存于世?


    正确答案:重要的有:《神奇秘谱》(明朱权编,古琴谱);《高和江东》(明琵琶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清庄亲王允禄组编,周祥钰、邹金生、徐兴华等编,南北曲曲谱);《纳书楹曲谱》(清叶堂编,戏曲谱);《琵琶谱》(又称《华秋苹琵琶谱》,清华秋苹编,琵琶谱);《弦索备考》(又称《弦索十三套》,清蒙族文人荣斋编,器乐合奏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又称《李芳园琵琶谱》,清末李芳园编,琵琶谱)。

  • 第6题:

    明清时期,安徽桐城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派”的典范人物是()()。


    正确答案:方苞、姚鼐

  • 第7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内科发展有何特点?治疗虚痨专著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内科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的争论而发展的。例:明代,温补派医家薛己、张介宾、赵献可等针对刘完素、朱震亨医学主张展开了论争,强调温补肾阳在养生与治病上的重要性,反对以寒凉药攻伐肾阳。清代,徐大椿、陈修园对温补派医学主张提出了反对观点,对温补派用峻补辛热药剂力加抨击。明清时期内科方面,不少医家能兼取历代医家之长,吸取家传经验,结合自己临证实践,完善对疾病的认识,著成综合性医著。
    有关虚劳证治的专书大量出现。治疗虚痨的专书有《红炉点雪》、《慎柔五书》、《理虚元鉴》。
    《红炉点雪》:全书以水亏火炽金伤立论,提出益水清金降火的治疗法则,尤重肺肾两脏。重点阐述了阴虚火动的虚损病证,并指出“颈项结核,或腹胁痃癖”是痨证将成的征兆。
    《慎柔五书》:书中分虚劳为虚损和痨瘵两类。损病自上而下,痨病自下而上;损病传至脾与肾者不治,痨病传至脾与肺者不治;以痨法治损,多转泄泻,以损法治痨,必致喘促。
    《理虚元鉴》:提出治虚劳的“三本二统论”,对虚劳病因、病机、证治、防护等均有论述,且自成体系。创立清金保肺的治则,对后世治疗以痨瘵为主的虚损病证深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明清医家研究《内经》,注释发挥等传统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分类编纂,尤其是简要节选的分类文献,成为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研究形式。注释发挥经典著作是历代医家治学的基本方法,而明清独盛。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是两书最早全注本,也是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明吴昆《素问吴注》对《素问》全文通注,注文简明。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论理较详,切近临床。清张琦《素问释义》,注释较为精炼。由滑寿原注,汪机续注的《读素问钞》是素问较早的节注本,分为12类。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其他如薛雪《医经原旨》,沈又彭《医经读》,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学习医经的心得记录类著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曲谱?

    正确答案: 《神奇秘谱》明,朱权。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
    《高和江东》明,手抄琵琶本。有《清音串》《竹子》等。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清,允禄。
    《纳书楹曲谱》清,叶堂。戏曲谱集。
    《琵琶谱》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
    《弦索备考》,清,蒙族文人荣斋,器乐谱集。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清,李芳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的管理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教育的目标:培养“忠君”的官僚。
    对教师的道德、学问和言行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的考核既有和其他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之法,也有特殊的“学官考课法”,还有平时的考核。教师的薪俸分等。教育对象的范围放宽,对监生以优厚的待遇,有严厉的学规,课程安排得当,教学和考核制度严格严密,并要求监生历事,地方官学的生员入学有严格的考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清时期,()冠绝群伦,是当时版画成就最高的代表,在版画史上负有盛名。
    A

    安徽宣州

    B

    安徽徽州

    C

    苏州桃花坞

    D

    天津杨柳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青铜冶炼和铁器制作方面安徽有哪些突出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安徽冶炼青铜和制作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是很古老悠久的。春秋战国时期,安徽青铜器的铸造、纹饰技术的进步更是突出。在铸造技术上,不仅过去使用的浑铸、分铸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新的焊接技术。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名为“铸客鼎”的大鼎,造型优美,纹饰繁丽,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400多公斤,仅次于河南安阳出土的著名司母戊鼎,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铜鼎,这一重鼎的铸造就表明了当时安徽浑铸技术的发展。西汉前期,皖南的工匠们就已掌握了铜镜的抛光技术,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记录了这一工艺过程:铜镜铸就后,抹上锡汞剂,再用白毡布在镜面上反复研磨,直至达到平整光亮、纤毫毕现的程度。这种抛光技术一起沿用到近代。丹阳铜镜行销全国,在各地出土的铜镜中,多次发现其上有“汉有善铜(或嘉铜)出丹阳”之类的赞誉字句。
    安徽战国时代江淮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铁器。在灵壁县城关七里乡,曾出土战国时期的铁犁两把,犁铧呈“V”形,前锐后阔,外侧为刃,锐端起脊,套在木制犁床上使用,构造虽比较原始,但已具备后来铁铧犁的基本形态。1933年,寿县楚王墓相映成趣出土有铁镊、铁弩矢等器物。汉代庐江郡的皖县(今潜山)是全国铁器生产基地之一。武帝在全国设置了40多处管理铁业的“铁官”机构,其中之一就设在皖县。在寿安丰塘、寿春城遗址和淮南的东汉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犁、锄、镰、锸、斧、锯、凿、叉等铁工具。它们是皖县铁工业发展的证明。皖县铁器还销往周边地区,在湖北黄石铜绿山铜矿中,就出土了皖县铁器作坊的铁器。以芜钢为原材料打制出来的剪刀、菜刀、剃刀和错刀,合称“芜湖四刀”,是闻名全国的安徽手工特产,其中又以剪刀最为著名。芜湖铁画则是这些生活用具之外的艺术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明清时期,()冠绝群伦,是当时版画成就最高的代表,在版画史上负有盛名。

    • A、安徽宣州
    • B、安徽徽州
    • C、苏州桃花坞
    • D、天津杨柳青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在青铜冶炼和铁器制作方面安徽有哪些突出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安徽冶炼青铜和制作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是很古老悠久的。春秋战国时期,安徽青铜器的铸造、纹饰技术的进步更是突出。在铸造技术上,不仅过去使用的浑铸、分铸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新的焊接技术。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名为“铸客鼎”的大鼎,造型优美,纹饰繁丽,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400多公斤,仅次于河南安阳出土的著名司母戊鼎,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铜鼎,这一重鼎的铸造就表明了当时安徽浑铸技术的发展。西汉前期,皖南的工匠们就已掌握了铜镜的抛光技术,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记录了这一工艺过程:铜镜铸就后,抹上锡汞剂,再用白毡布在镜面上反复研磨,直至达到平整光亮、纤毫毕现的程度。这种抛光技术一起沿用到近代。丹阳铜镜行销全国,在各地出土的铜镜中,多次发现其上有“汉有善铜(或嘉铜)出丹阳”之类的赞誉字句。
    安徽战国时代江淮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铁器。在灵壁县城关七里乡,曾出土战国时期的铁犁两把,犁铧呈“V”形,前锐后阔,外侧为刃,锐端起脊,套在木制犁床上使用,构造虽比较原始,但已具备后来铁铧犁的基本形态。1933年,寿县楚王墓相映成趣出土有铁镊、铁弩矢等器物。汉代庐江郡的皖县(今潜山)是全国铁器生产基地之一。武帝在全国设置了40多处管理铁业的“铁官”机构,其中之一就设在皖县。在寿安丰塘、寿春城遗址和淮南的东汉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犁、锄、镰、锸、斧、锯、凿、叉等铁工具。它们是皖县铁工业发展的证明。皖县铁器还销往周边地区,在湖北黄石铜绿山铜矿中,就出土了皖县铁器作坊的铁器。以芜钢为原材料打制出来的剪刀、菜刀、剃刀和错刀,合称“芜湖四刀”,是闻名全国的安徽手工特产,其中又以剪刀最为著名。芜湖铁画则是这些生活用具之外的艺术品。

  • 第15题:

    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曲谱?


    正确答案: 《神奇秘谱》明,朱权。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
    《高和江东》明,手抄琵琶本。有《清音串》《竹子》等。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清,允禄。
    《纳书楹曲谱》清,叶堂。戏曲谱集。
    《琵琶谱》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
    《弦索备考》,清,蒙族文人荣斋,器乐谱集。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清,李芳园。

  • 第16题:

    代表明清时期拟话本和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有哪些作品?


    正确答案: 除了长篇章回小说之外,明清时期的拟话本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分别代表了拟话本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 第17题:

    明清时期民歌艺术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以单个曲牌为主题,常由多首曲牌连缀成一只套曲形式。
    ②旋律发展为一字多音的声腔基础上,具有曲折动听、百唱不厌的效果。
    ③简洁的素材,运用换头前后拆开、插入新材料、加花变体移位、调和调式的。

  • 第18题:

    明清时期有哪些民间歌舞,说唱?


    正确答案:民间歌舞:北方秧歌类,南方,采茶,花灯,花鼓。
    明清歌曲十分丰富,冯梦龙选编《挂枝儿》《山歌》搜集歌词800余首。
    清代李调元《奥风》山歌集。
    明代徐会瀛,《文林聚宝万卷星罗》曲谱中有曲牌:《潇笛谱》《傍妆台》《耍孩儿》《苏州歌》《清江引》
    小曲:民歌的进一步发展,用乐器伴奏说唱类北方有鼓词类,南方有弹词类
    鼓词:明清时期流行我国北方的说唱艺术,演出形式是演唱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伴奏用大三弦。代表作《蝴蝶杯》
    子弟书:短篇鼓词,代表作:《红拂私奔》
    西河大鼓:山东河北的鼓词与当地小曲向结合,形成的一种称为大鼓的说唱艺术。
    梨花大鼓:流行于山东,受益于西河大鼓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不断吸收多种声腔而成。
    弹词:流行于东南沿海与陶真有直接渊源关系。现知最早的弹词是元末杨维桢的《四游记弹词》。

  • 第19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安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

    正确答案: (一)数学、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该书是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数学书。程大位在书中将珠算的加、减、乘、除、开方运算的口诀系统化、完整化,使珠算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计算方法。
    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一生活了89岁,著书8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天文、历法和数学著作。梅文鼎历法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其一,对中国古代历法的考证、补订和研究;其二,对西洋新法的疏解,并融会中西;其三,回答别人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其四,天文仪器的考察和说明;其五,方志中的天文部分。其对天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仅解释《授时历》、《大统历》中未载的计算原理、校补一些计算用表,就给后人阅读原历本带来很大便利。如平立定三差法及弧矢割圆术等,就是由于梅文鼎等人的阐发才使后人得明其真谛的。梅文鼎还对当时已经传入中国的西方天文学知识,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撰述多部著作,并参照中西星表,绘制了较为完备的星图。新的星图的绘制是他会通中西天文学方面一项较大的工作,主要是将托勒密的星表、《崇祯历书》的星表、Bayes的星表以及《天文实用》、《天学会通》等记录进行系统整理,统一名称,并有所增补,对研究我国关于恒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他还创制了月道仪等天文仪器。
    梅文鼎对清代数学的贡献也很大。梅文鼎数学著作据记载有26种,从种数来说不如其天文、历法著作多,但其卷数和篇幅却大有超过,其内容遍及遍及初等数学的各个门类——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和球面三角等。
    (二)医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两代是安徽古代医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人才济济,医著宏富,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诸多发明,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安医学在全国独树一帜,令人瞩目。就医学人才而言,出现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医家,如汪机、孙一奎、汪昂、吴谦,等。就医学著作而言,初步统计明清两代安徽医著约六百多种,约占清以前安徽医籍总数87.7%,新安一隅约四百余种,亦居全省之首。其内容涉及医学理论、临床实践、方书、本草、医案、丛书等各个方面,从通论到分科,从提高到普及,几乎应有尽有。其中吴昆的《医方考》是现存第一部注释医方专著,江昇的《医学类聚》则是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专著。而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和吴谦等著《医宗金鉴》还被有关学者列为我国十大古医著之列。另外,吴勉学汇刻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痘疹大全八种》,顺琯辑刊的《薛氏医案二十四种》等,都是大型医学丛书。这些书籍对汇集和保存古代重要医学文献、促进祖国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新安医家们已形成系统的医药学知识,实践中重视调养脾胃、肝肾与气血,用药平正中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对于中国独特的传染病学——“温病学”,新安医家如汪机、叶桂、郑康宸等人也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对于古代一种流传极广的传染病——天花,我国医家曾探索用种痘的方式来预防,而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据典籍记载于16世纪中叶发明于宁国府太平县。
    (三)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两代,随着安徽科技的空前繁荣,物理学领域随之出现著名学者及重要成就,较突出的是朱载堉和他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撰述《物理小识》,以及郑复光《镜镜詅痴》。在物理学方面,朱载堉的最大贡献是他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相邻各律间的等程性,使新的乐律对任何曲调都能应用,转调自如,彻底解决了旋宫变调的问题,有利于曲调的创作和乐器的制造,有很高的的实用价值。
    方以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物理小识》中。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
    郑复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光学家,他最杰出的贡献则是光学成就。1935年,郑复光写成《镜镜詅痴》一书。《镜镜詅痴》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发明:在研究透明柱体时,发现了全反射现象;在讨论发光体的光学性质时,使用了“光面”概念;提出和讨论了小孔成像的理论;至于光量参数的提出,更是当时光学研究的先进成果。《镜镜詅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光学专著,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当时已有的各种光学知识,形成了一个融合中西的独特的光学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伤寒论》研究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明清有关《伤寒论》研究空前活跃,不仅著述增加到100余种,学派纷呈,争鸣激烈,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扩展到原文编次、以方类证、分经审证、按法类证等一些关键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学说:以方有执、喻昌为代表的错简重订说;以张遂辰、张志聪为代表的反对“错简”说;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的以方类证。
    除以上三类外,陈修园将六经之病,分为经证、府证、变证三类。钱潢和尤怡持按法类证,列正治、权变、救逆……诸法。其他诸家或偏于注,或偏于临床治疗阐述发挥,或偏于普及启蒙,掀起了明清《伤寒论》研究诸家蜂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代表明清时期拟话本和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有哪些作品?

    正确答案: 除了长篇章回小说之外,明清时期的拟话本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分别代表了拟话本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民歌艺术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以单个曲牌为主题,常由多首曲牌连缀成一只套曲形式。
    ②旋律发展为一字多音的声腔基础上,具有曲折动听、百唱不厌的效果。
    ③简洁的素材,运用换头前后拆开、插入新材料、加花变体移位、调和调式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唐宋元明清时期汉字学的名称有哪些?

    正确答案: 唐宋元明清时期汉字学的名称有“小学”和“文字之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