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70M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M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更多“试述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及合格标准。”相关问题
  • 第1题:

    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生物学监测,合格标准为()


    答案:菌落总数≤20 CFU/件

  • 第2题:

    紫外线消毒应进行

    A、日常监测

    B、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C、化学监测

    D、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E、生物监测


    参考答案:ABDE

  • 第3题:

    试述如何进行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的监测。


    正确答案: 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的监测包括:①日常监测: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等内容;②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应≥100μW/cm2,旧灯管应≥70μ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③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消毒后物品或空气中自然菌减少90%以上,或人工染菌减少99.9%。

  • 第4题:

    试述小儿生长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正确答案:(1)定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个体儿童的体重;
    (2)在小儿生长发育图中描记小儿的体重曲线;
    (3)评估小儿体重曲线的走向并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4)根据儿童体重曲线变化的形式及变化的原因,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第5题:

    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CFU/件。


    正确答案:25;20

  • 第6题:

    棉拭子法用于()

    • A、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 C、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 D、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监测
    • E、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消毒的监督与监测主要包括()。

    • A、消毒方法选择得当如消毒剂种类选择合格
    • B、使用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包括监测浓度合格、更换符合要求,消毒时间达到标准
    • C、消毒剂原液在有效期内
    • D、待消毒物品清洁、干燥
    • E、消毒后物品储存在清洁、干燥的储物柜中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试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灭菌效果的监测有以下3种方法。
    机械监测: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工作正常与否。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每次灭菌均应进行。
    化学指示监测: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常用的有自测测温管、压力灭菌指示胶带等。
    生物指示剂监测:利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孢作指示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可利用含细菌芽孢的纸条或生物培养等方法。

  • 第9题:

    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按照WS/T367的要求,监测紫外线灯()。

    • A、辐照强度
    • B、照射时间
    • C、照射距离
    • D、照射面积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及合格标准。

    正确答案: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70M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M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小儿生长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正确答案: (1)定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个体儿童的体重;
    (2)在小儿生长发育图中描记小儿的体重曲线;
    (3)评估小儿体重曲线的走向并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4)根据儿童体重曲线变化的形式及变化的原因,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2.使用方法:①物品表面消毒:30W紫外线灯,有效距离为25一60Cm,照射强度>=70uw/cm2,时间20一30min。②室内空气消毒: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2m,消毒时间为30一60min。
    3.注意事项:
    (1)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2)室内应清洁干燥,适宜温度20一40℃,相对湿度应<=60%,相对湿度>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灯亮5一7min后开始计时。
    (3)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4)定期检查灭菌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为合格,应半年监测一次强度,有检测监测卡及监测记录,注明监测日期及结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4题:

    试述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方法及结果判定?


    正确答案: 1)被检者手消毒后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将试管振打80次,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3)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合格。

  • 第15题:

    日常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紫外线灯管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物理化学检测结果、紫外线灯管的清洁、更换及操作者签名等项进行监测;新装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要进行物理监测,使用中的灯管每3~6个月进行一次物理监测。

  • 第16题:

    紫外线消毒监测项目是()

    • A、日常监测
    • B、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 C、生物监测
    • D、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试述紫外线消毒的机制及影响效果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具有灭菌波长的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照射后能导致微生物体内的1条DNA链上邻近的两个胸腺嘧啶分子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这种二聚体成为一种特殊的连接,使微生物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
    (2)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
    ①照射剂量:用紫外线消毒必须达到所需照射的剂量,照射剂量与消毒效果呈正相关。
    ②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对紫外线照射抵抗力的强度依次为细菌、芽胞、抗酸杆菌、病毒和其他细菌繁殖体。微生物的数量越多,消毒所需照射剂量也越大。因此,消毒污染严重的物品需要加大照射剂量。
    ③微生物的生长期或芽胞生长期:细菌繁殖体在对数生长早期,对紫外线最敏感,随生长期的延续,抵抗力逐渐加强,到稳定期增至最强,随后抵抗力减弱。细菌芽胞在其发芽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对紫外线最不敏感,随后敏感性增加,最后变成比静止期还要敏感。
    ④温度与湿度:大多数微生物(耐辐射球菌除外)在低温时对紫外线辐射敏感。但环境温度在5~37℃时,对紫外线杀菌效果影响不大。环境温度对紫外线灯输出强度有影响,一般以室温条件(27~40℃)输出强度最大,室温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紫外线输出强度下降。紫外线杀灭微生物效果最好的相对湿度为40%~60%,湿度超过70%,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就会急剧下降,湿度超过80%又会产生激活作用。
    ⑤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会明显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蛋白、血液、牛奶等的存在可增加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抗力,因此当物体表面被血液或一些分泌物污染时,应彻底清洁后再行紫外线消毒。
    ⑥穿透力和反射: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穿透力极弱,只能杀灭直接照射的微生物,灰尘、纸张、玻璃、有机物等均能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力,从而影响紫外线的杀菌效能。而不同的物质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程度差异明显。例如铝金属和铝涂料都有良好的反射物质,能使照射剂量增强40%~80%。

  • 第18题:

    平板暴露法用于()

    • A、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 C、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 D、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监测
    • E、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紫外线消毒日常监测内容包括()。

    • A、灯管强度监测
    • B、灯管应用时间登记、累计照射时间登记和使用人签名
    • C、生物监测
    • D、使用人签名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小物品消毒:手机消毒由洗消员或质检员亲自采用75%酒精及进行紫外线消毒后可带入;具体内容参见《物品消毒细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紫外线消毒的机制及影响效果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具有灭菌波长的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照射后能导致微生物体内的1条DNA链上邻近的两个胸腺嘧啶分子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这种二聚体成为一种特殊的连接,使微生物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
    (2)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
    ①照射剂量:用紫外线消毒必须达到所需照射的剂量,照射剂量与消毒效果呈正相关。
    ②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对紫外线照射抵抗力的强度依次为细菌、芽胞、抗酸杆菌、病毒和其他细菌繁殖体。微生物的数量越多,消毒所需照射剂量也越大。因此,消毒污染严重的物品需要加大照射剂量。
    ③微生物的生长期或芽胞生长期:细菌繁殖体在对数生长早期,对紫外线最敏感,随生长期的延续,抵抗力逐渐加强,到稳定期增至最强,随后抵抗力减弱。细菌芽胞在其发芽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对紫外线最不敏感,随后敏感性增加,最后变成比静止期还要敏感。
    ④温度与湿度:大多数微生物(耐辐射球菌除外)在低温时对紫外线辐射敏感。但环境温度在5~37℃时,对紫外线杀菌效果影响不大。环境温度对紫外线灯输出强度有影响,一般以室温条件(27~40℃)输出强度最大,室温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紫外线输出强度下降。紫外线杀灭微生物效果最好的相对湿度为40%~60%,湿度超过70%,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就会急剧下降,湿度超过80%又会产生激活作用。
    ⑤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会明显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蛋白、血液、牛奶等的存在可增加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抗力,因此当物体表面被血液或一些分泌物污染时,应彻底清洁后再行紫外线消毒。
    ⑥穿透力和反射: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穿透力极弱,只能杀灭直接照射的微生物,灰尘、纸张、玻璃、有机物等均能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力,从而影响紫外线的杀菌效能。而不同的物质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程度差异明显。例如铝金属和铝涂料都有良好的反射物质,能使照射剂量增强40%~8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平板暴露法用于()
    A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B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C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D

    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监测

    E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