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第1题:
(古文阅读)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等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1)差()
A少
B差别
2)差数()
A差别的概念
B数字
3)等()
A等待
B相同
4)功分()
A功利的性分
B分数
5)趣()
A兴趣
B趣同“趋”,思想倾向
第2题:
《庄子》说:“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观之,物无贵贱。”
第3题: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出自()。
第4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第5题: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选自《前赤壁赋》 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第6题:
翻译: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第7题:
苏东坡《赤壁赋》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陶渊明《四时》
苏轼《题西林壁》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道
物
俗
己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
第15题: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作为物与我皆无尽也”,此诗句出自()。
第16题:
“自我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观之,果孰贵孰贱耶?”说明()
第17题:
下列属于《蚊对》主旨的句子()
第18题: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第19题:
人应该以“我”为贵。
人与物的地位是有区分的。
天地万物应该无分贵贱。
万物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20题:
《道德经》
《秋水》
《逍遥游》
《齐物论》
第21题: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观之,果孰贵孰贱?
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道
德
眼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