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第4题: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
第5题: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已知方位角和(),观测数据为边长和转折角。
第6题:
已知场地内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44.875米,测设室内地坪±0.000标高的B点,已知±0.000的标高相当于高程45.306米,已知A点上的后视读数为1.692米,则B点立的水准尺上的前视读数为()时,尺底为B点的设计高程。
第7题:
已知B点高程为214.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
第8题:
已知B点高程为214.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 ,则A点高程为().
第9题:
已知水准点高程为1107.531m,现利用该点放样绝对高程为1107.931m 的±0点,且已知水准点标尺读数a=1.500m,则b应为()。
第10题:
±9
±10
+12
±16
第11题:
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第12题:
高程;
地理坐标;
已知坐标;
未知点坐标。
第13题:
第14题: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
B36.04
C36.07
D36.10
第15题:
()是先测定未知点对已知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第16题:
已知B点高程为279.340m,A、B点间的高差hAB=-2.003m则A点高程为281.343。
第17题:
已知高程+后视读数=本站仪器的()。
第18题:
已知A点的高程HA为111.445米,B点的高程HB为141.445米,则A点比B点低
第19题:
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和水平距离确定未知点高程的测量方法叫三角高程测测
第20题:
已知B点高程为241.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240.000m。
第21题: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视距高程测量
A+B+C
第22题:
1.201米
1.261米
1.239米
1.289米
第23题:
18.564m
18.560m
21.444m
21.4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