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设从1:500地形科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长度d=95.4mm,其中误差md=±0.2mm,则AB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47.7m±0.2m。()”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1:50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距离d=234.5mm,中误差md=±0.2m。求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的中误差。()

    A、±0.1m

    B、±1.0m

    C、±1.5m

    D、±2.0m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AB的水平距离d=50.5mm,md=±0.2mm,AB的实地距离可按公式s=500d进行计算,则s的误差m等于(  )。

    A、±0.1mm
    B、±0.2mm
    C、±0.05mm
    D、±0.1m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在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高差为1m,两点间的图上长度为1cm,则AB直线的地面坡度为( )。

    A.1%
    B.10%
    C.2%
    D.5%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高差为6.12m,A、B两点的实地距离为438m,则AB的坡度为()。

    A:1.4%
    B:3.7%
    C:5.1%
    D:8.8%

    答案:A
    解析:
    坡度是两点的高差与两点实地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号或千分号的形式表示。即6.12/438=0.139726≈1.4%。故选A。

  • 第5题:

    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12.5mm,则两点间实际距离为()。

    • A、12500m
    • B、12.5m
    • C、125m
    • D、1250m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m。

    • A、18000m
    • B、1800m
    • C、180m
    • D、18m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离d=234.5mm,下列何项表示了两点的实地水平距离D的值?()

    • A、117.25m
    • B、234.5m
    • C、469.9m
    • D、1172.5m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设从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长度d=85.4mm,其中误差md=±0.3mm,求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D及其中误差mD。


    正确答案: 水平距离D=500×85.4=42.7m
    中误差md=500×0.3=±0.15m
    D.42.7m±0.15m
    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42.7m,中误差mD=±0.15m。

  • 第9题:

    单选题
    从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长度,其中误差md=±0.2mm,则AB两点间的实地中误差mD=()m。
    A

    +0.1

    B

    -0.1

    C

    ±0.1

    D

    ±0.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AB的水平距离d=50.5mm,md=±0.2mm,AB的实地距离可按公式s=500d进行计算,则s的误差m等于(  )。[2009年真题]
    A

    ±0.1mm

    B

    ±0.2mm

    C

    ±0.05mm

    D

    ±0.1m


    正确答案: A
    解析:
    如果某线性函数只有一个自变量(Z=kx),则称为倍数函数。按照误差传播定律,则倍数函数的中误差为:mZ=±kx。由于比例尺的关系,实际两点距离和图中两点距离成倍数关系,则依据比例尺可得:mZ=±0.2×0.5×1000mm=±0.1m。

  • 第11题:

    单选题
    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5.6mm,则AB间实地距离为(    )
    A

    51.2m

    B

    5.12m

    C

    12.8m

    D

    1.25m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从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长度d=85.4mm,其中误差md=±0.4mm,求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D及其中误差mD。

    正确答案: 水平距离D=500×85.4=42.7m
    中误差mD=500×0.4=±0.2m
    答:AB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42.7m,中误差为±0.2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A.1%
    B.5%
    C.10%
    D.20%

    答案:C
    解析:
    1/0.01*1000=10%

  • 第14题:

    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5.6mm,则AB间实地距离为(  )。

    A、51、2m
    B、5、12m
    C、12、8m
    D、1、25m

    答案:C
    解析:
    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

  • 第15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高差为6.12m,A、B两点的实地距离为438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1.4%
    B:3.7%
    C:5.1%
    D:8.8%

    答案:A
    解析:
    坡度是两点的高差与两点实地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号或千分号的形式表示。则直线AB的坡度=(6.12/438)*100%=1.4%。

  • 第16题:

    在1:1000地形图上A、B两点间距离DAB=68.5mm,其中误差为±0.2mm,则实地距离的中误差为()

    • A、68.5±0.2m
    • B、±0.2m
    • C、68.5±0.2mm
    • D、±0.2mm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二点间的长度为l=23.4毫米,其中误差ml=±0.2毫米,求该二点的实地距离L及其中误差mL。


    正确答案:函数关系式:D=Md,属倍数函数,M=500是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D.Md=500×23.4=11700mm=11.7m
    M.D=Mmd=500×(±0.2)=±100mm=±0.1m

  • 第18题:

    在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8cm,则A、B两点的实际距离为(不考虑量长误差)()。

    • A、18m
    • B、90m
    • C、500m
    • D、9000m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某线路平面图,图示比例为1:5000,图上量得AB两点之间水平距离25cm,则AB两点之间实际距离为()。

    • A、50m
    • B、75m
    • C、100m
    • D、125m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某坝轴线设计长度为d=635.5mm,其中误差为±0.2mm,则该坝轴线实地长度的中误差MD为()。
    A

    ±0.2m

    B

    ±0.1m

    C

    ±0.02m

    D

    ±0.01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AB的水平距离d=50.5mm,md=±0.2mm,AB的实地距离可按公式s=500d进行计算,则s的误差m等于(  )。
    A

    ±0.1mm

    B

    ±0.2mm

    C

    ±0.05mm

    D

    ±0.1m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某线性函数只有一个自变量(Z=kx),则称为倍数函数。按照误差传播定律,则倍数函数的中误差为:mZ=±kx。由于比例尺的关系,实际两点距离和图中两点距离成倍数关系。得:mZ=±0.2×500=±100mm=±0.1m。

  • 第22题:

    判断题
    设从1:500地形科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长度d=95.4mm,其中误差md=±0.2mm,则AB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47.7m±0.2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5. 6mm,则AB间实际长度为(  )
    A

    51. 2m

    B

    5.12m

    C

    12. 8m

    D

    1.25m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