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翻译成现代文。
第2题:
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编辑成《论语》,下面出自《论语》的是()
第3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
第4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中的通假字()
第5题:
“为”的意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6题:
“之”的意义:皆知善之为善()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12题:
论语
尚书
礼记
老子
第13题: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道论之纲的内容的是()。
第14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第15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第16题:
“斯”的意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第17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第18题:
《诗经》
《道德经》
《庄子》
《周易》
第19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白马非马
第20题:
动词“停止”
同“矣”,语气词。
副词“已经”
而已、罢了
第21题:
第22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