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段话出自()。
第2题: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第3题: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表德而增怨。”说明了诚信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第4题:
“将不诚必,则士不勇敢”中“诚必”是()
第5题:
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第6题:
“诚”和“信”的逻辑关系是( )。
第7题:
下列属于科学精神的是()
第8题: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以扬弃的观点进行否定和研究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谣言重复多次,就会成为真理
第9题:
真实不欺
真心实意地履行诺言
“诚”不能没有条件,首先要看对方是否“诚实”
“信”是双方的事,对方不“信”,则自己就不能“信”
第10题:
进学之道在于防止学杂,处世之道在于防止失败
诚同成,求学不诚会庞杂,办事不诚会败露
不讲诚信,用心不专,终究难以成功
求学不成则莫如当学徒,自然办事不成会导致失败
第11题: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行百里者半九十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下列“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应该是()
第14题: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中庸》。
第15题: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第16题:
导游人际交往的基本理念()。
第17题:
“诚”的意义:滕君,则诚贤君也()
第18题:
“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
第19题:
满足游客需求
诚则灵
理解游客
融合
等距离
第20题: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
“诚”更多地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信”更多地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
“诚”更多地是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则更多地是指“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
“信”是“诚”的依据和根基,“诚”是“信”的外在体现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