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更多“可以通过实验后问卷调查、模仿控制组或非实验控制组的方法来检验实验者效应。() ”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验者想要研究比赛前一个月强化训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将两组长跑运动员随机分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一个月强化训练,而控制组只接受一般训练,最后两组进行比赛测量成绩,发现控制组不但比实验组成绩好,还远远高于自身平时水平,这是实验过程中出现了(  )

    A.约翰亨利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答案:A
    解析:
    约翰亨利效应指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该设计就是控制组在与实验组的共同比赛中超常发挥,造成了实验误差。

  • 第2题:

    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这是( )。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C.准实验政计
    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3、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

    A.控制组

    B.实验组

    C.实验观测

    D.实验条件


    控制实验法包括如下四类基本要素: (1)实验者。即主持控制实验的研究者。 (2)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3)实验对象。即实验所涉及到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观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其中包括: ①事前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未发生作用之前对有关现象(因变量)的观测; ②事后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发生作用后对有关现象及其变化(因变量)的观察。

  • 第4题:

    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上述实验设计方法属于(  )。
    ?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D.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答案:A
    解析: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题中的实验设计方法属于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 第5题:

    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这是()。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C.准实验设计
    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答案:A
    解析: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题中的实验设计方法属于单后测控制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