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甲杀害了乙,事后发现乙投了保险,遂骗取保险机构,取得了乙的保险金,甲的行为()A、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B、以故意杀人罪从重论处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

题目
甲杀害了乙,事后发现乙投了保险,遂骗取保险机构,取得了乙的保险金,甲的行为()

A、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

B、以故意杀人罪从重论处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


相似考题
更多“甲杀害了乙,事后发现乙投了保险,遂骗取保险机构,取得了乙的保险金,甲的行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甲欲杀死乙,用刀捅了其一刀,后感到后悔,又返回原处,将倒在血泊中的乙送往医院,乙得以脱险,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为了抢劫乙而尾随乙,结果被发现,该行为是抢劫未遂

    C.甲欲前往公司盗窃珠宝,但半路上,甲放弃了犯罪,事后得知,当时珠宝并不在公司,甲构成犯罪未遂

    D.甲欲杀乙,于是在乙的食物中下毒,乙中毒倒地,甲后悔,将乙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乙死亡,甲构成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ABC
    A项中是实行行为结束后的补救行为,成立犯罪既遂;B项中甲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故成立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甲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虽然在客观上不能完成,但仍成立犯罪中止。 

  • 第2题:

    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答案:A
    解析:
    【精解】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但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甲前往乙住所的行为是为其实施杀人行为创造条件的行为,但是由于有警察在附近的客观条件而没有着手实施杀人行为,符合犯罪预备的全部特征,故选A项。

  • 第3题:

    (2005年真题)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答案:A
    解析:
    解析:甲前往乙的住所,并到达乙居住地附近,这只是预备犯罪,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因素致使犯罪无法实行,因此构成犯罪预备。

  • 第4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在抢劫犯罪的情况下,行为已经既遂时,就不存在正当防卫,如果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则属于事后防卫

    B.甲和乙有宿怨,甲故意用枪射杀乙,乙也刚好准备用事先藏好的砍刀杀甲,甲把乙射死,甲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C.甲给乙服用麻醉药后抢劫乙的财物,刚好被乙的丈夫发现,乙的丈夫抄起木棍将甲殴打致死,乙的丈夫的行为构成无过当防卫

    D.甲正在劫持汽车,乘客乙趁其不备将甲杀死,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D
    【考点】正当防卫
    【解析】A在抢劫罪中,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如果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要理解“当场”的含义;B行为人缺乏正当防卫意识,属于典型的“互殴”,因此不属于正当防卫;C无过当防卫的实施限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对采取不会造成他人伤亡的麻醉方法进行抢劫的不法侵害.不能适用无过当防卫;D劫持汽车应属于“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 第5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答案:A
    解析:
    A选项因拨错号码导致将接听电话的丙错误认为计划中的诈骗对象乙,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A正确。B选项中,甲属于打击错误。根据具体符合说,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而根据法定符合说,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故B错误。事前的故意属于因果关系错误,属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而非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第一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而且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应按照犯罪既遂论处。C错误。D选项中,乙主观上发生了认识错误,属于典型的对象错误。但对于甲来说,其认识上并未发生错误,按照共犯理论可将乙行为理解为甲行为的延伸,甲属于打击错误而非对象错误。D错误。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