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野”、“野”在古籍中是同一个字,这属于()A.异体字B.繁简字C.通假字D.古今字
2.对于周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他的词论强调词的社会功能B. 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C. 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D.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对寄托的过分粘连,体现出词体形式的超然一面
3.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且一定都是原始意义。()A、错误B、正确
4.以下关于通假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B、通假字在古代汉语里很普遍C、通假字就是人们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写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借字)D、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第1题:
第2题: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第3题:
1、所谓词的(),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第4题:
以下属于阳羡词派词学主张的有()。
A重视“立意”
B主张“拈大题目,出大意义”
C推崇苏、辛
D主张“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E认为“诗有史,词亦有史”
第5题:
9、《橘颂》是作者借 来寄托自己的高洁之志。
A.香橙
B.橘
C.蜜柚
D.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