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简要概述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特征。
在1970年代,伴随着台湾社会的逐渐本土化,乡土文学及本土文学得以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和激发了台湾新电影的本土意识。新电影大量地改编乡土文学及60年代以来的现代派文学,从而弃绝了政宣电影的宏大中国叙事、健康写实电影的传统伦理称颂,而是将个体经验的高度写实与历史叙述相融合,深入地探究台湾经验与主体意识。 关于个体经验与台湾经验相契合的特征。陈儒修认为,新电影导演在个人经验表达中有意或无意的触及了本土经验,并在个体与社会的休戚与共中契合出“本土性”。焦雄屏指出,新电影导演身处巨大的变化时代,使个体成长叙事表达出“台湾电影史上未曾有过的现实笔触”和“多种角度寻求台湾身份认定的努力”13。显然,当个体经验与台湾经验被同步映像,将不可避免的触及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既包含战后压抑社会的个体体验,也涉及社会转型中的个体心态。以侯孝贤为例,在《童年往事》中,关注大陆人来台的悲情写意,以及老辈大陆情结的凋零与子辈本土意识的萌动;在《风柜来的人》中,聚焦澎湖青年等待入伍的百无聊赖,以及进驻高雄后的空虚和无望;在《恋恋风尘》中,1970年代的城市化已渗入乡村纵深,农村青年却在城市中充满彷徨与焦虑;在《尼罗河儿女》中,急遽变化的城市腐蚀着亲情与伦理、并加剧着青年人的迷茫。凡此种种,均体现出个体经验与台湾经验的紧密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