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有结构抗震验算中,构件截面承载力应进行调整,即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其值大于或等于1。
第5题:
根据《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地震作用应按塔桅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进行计算;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下时可以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仅需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第6题:
结构构件截面的抗震验算中,水平地震作用的荷载组合系数为()。
第7题:
5
6
7
8
第8题:
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第9题:
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第10题: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第11题:
0.09
0.08
0.07
0.06
第12题: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第16题:
根据《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地震作用应按塔桅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进行计算;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下时可以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仅需满足抗震构造要求;设防烈度为()度时应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第17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的建筑结构,应进行多与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第18题:
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第19题:
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第20题:
1.0
1.2
1.3
1.4
第21题: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第22题:
1.2
0.8
0.6
0.3
第23题: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