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甲某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一日在执勤时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甲某其因犯杀人罪正在被追捕。甲某给乙某1000元钱,将乙某送上火车逃往外地。追捕乙某的公安人员赶到时,甲菜上前搭讪,故意拖延追捕的时间,使乙某逃脱。甲某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包庇罪C.徇私枉法罪 >>>>>D.私放在柙人员

题目

甲某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一日在执勤时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甲某其因犯杀人罪正在被追捕。甲某给乙某1000元钱,将乙某送上火车逃往外地。追捕乙某的公安人员赶到时,甲菜上前搭讪,故意拖延追捕的时间,使乙某逃脱。甲某的行为构成( )。

A.窝藏罪

B.包庇罪

C.徇私枉法罪 >>>>>

D.私放在柙人员


相似考题
更多“甲某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一日在执勤时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甲某其因犯杀人罪正在被追捕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认定为强奸罪:( )

    A.甲某,男,1985年3月28日出生,在1999年4月2日至2001年3月25日,多次与幼女乙某、丙某、丁某发生两性关系,并导致丁某怀孕

    B.甲某强奸乙某之后,乙某因为害怕张扬出去影响自己的声誉,没有告发。甲某则以将此事告诉其男以相要挟,多次逼迫乙发生性关系。乙某忍无可忍,向司法机关告发

    C.甲某(男)在假期遇到同厂职工乙某(女),邀其到家中坐坐,然后提出跳舞。甲某以为乙某对其有意,乘势把乙某推到床上,意欲发生性关系。乙某意识到甲某的意图之后,将甲某从身上推开,斥责甲某下流。甲某立即跪地道歉,并求乙某不要告诉他人

    D.甲、乙、丙、丁四人在公园遇见戊某(女)。甲某即对乙、丙、丁说:“信不信我把她搞定。”乙丙丁说,不信。甲即上前和戊女搭讪,结果遭到斥责。甲某恼羞成怒,打了戊某一个耳光,并上前撕扯戊某的衣服,在戊某的乳房上乱摸。戊某叫喊,甲某因害怕触犯众怒,慌忙逃走


    正确答案:AB
    【考点】强奸罪
    【解析】AB项是典型的强奸罪,选项C行为人有通奸的意思,无强奸的故意;选项D属于强制猥亵妇女和寻衅滋事行为。

  • 第2题:

    二.(本题22分)

    案情:甲某(20岁),乙某(15岁)经过预谋,到某菜市场伺机盗窃。当见到丙某在摊位上买鸡时,乙某示意甲某掩护,甲某即站在丙某身边,装作买鸡,乙某用锥子从丙的裤兜内窃得人民币800元后离去。当丙某发现钱被窃之后,便将站在他身边的甲某抓住,甲某否认盗窃,但丙抓住不放。甲某见逃脱不掉,就掏出尖刀朝丙的腹部连刺数刀,将丙某刺倒。此时乙某返回现场,对着地上的丙说活该,便和甲某一起逃离现场。丙某因大出血死亡。乙某当日被抓获,甲某逃到其姨夫丁家,丁得知甲某犯罪后,将甲某送往外地隐藏,在甲某躲藏期间,曾多次前往看望,并资助其1万元,甲某的父亲后来得知事情很严重,就强劝其子甲某到当地派出所投案,甲某极不情愿,但其父还是将其强行绑送带到派出所。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分析甲某、乙某、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如何定罪量刑,并阐述理由。


    正确答案:
    二、(本题22分)
    考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转化型抢劫罪、窝藏罪、自首参考答案:
    1.甲某在盗窃犯罪过程中为了抗拒抓捕实施暴力,依法转化为抢劫罪。此外,由于发生了死亡结果,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2.甲某被其父强劝至派出所投案属于并非出于犯罪嫌疑入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不能构成自首,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
    3.乙某在甲某对丙某实施暴力行为时并未在场,在实施暴力上并无共同的故意和行为,不成立抢劫罪的共犯,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岁,乙某l5岁不构成盗窃罪,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4.丁某符合窝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构成窝藏罪。
    讲解:
    1.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成立转化型抢劫罪。
    2.根据: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亲友带领侦查人员来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的,虽然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
    3.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各共犯人之间只有在具有“共谋” 的前提下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才能成立共同犯罪。甲某的行为转化为抢劫罪菱但乙某在甲某对丙某实施暴力行为时并未在场,因此不能成立抢劫罪的共犯。又由于乙某只有I5周岁,无需对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
    4.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构成窝藏罪。

  • 第3题:

    2006年5月22日,甲某到乙某(女)家借钱,正遇乙家夫妇争吵的不可开交。问其原因,得知是因为乙某的丈夫有了外遇,欲与乙某离婚。甲某向乙某借了2万元钱之后,产生了灭口不还钱的恶念,遂诱骗乙某以假自杀的方法吓唬其夫,以达到不离婚的目的。甲某还称会及时解救乙某。乙某信以为真,自行悬梁,但甲某并未解救,致乙某死亡。对于甲某的行为的认定错误的是:( )

    A.甲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他人自杀,构成诈骗罪

    B.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某诱骗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D.乙某是自杀,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CD
    【考点】引诱、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的定性
    【解析】引诱、教唆他人自杀,是指在他人本无自杀意图或者尚未决意自杀的情况下,行为人故意设下圈套或者陷阱。或者采取鼓动、怂恿的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念头或者坚定自杀意念,进而导致其自杀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为自杀不是犯罪,所以甲某教唆他人自杀的,不是教唆他人犯罪,因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 第4题:

    甲某意图杀害乙某,在乙某的牛奶中投放安眠药,但因为使用的安眠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某深度熟睡。甲某误以为乙某已经死亡,将“尸体”装入麻袋投入河中,致乙溺死,甲构成:( )A.故意杀人罪未遂B.故意杀人罪既遂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重罪处罚 D.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因果关系错误是指行为人实现了所希望的结果,但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期的发展进程不一致,因果关系错误不影响既遂成立。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了,而将乙投入河中,致使乙被溺死属于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对死亡结果承担责任。故B项正确。

  • 第5题:

    案情:
    甲某(20岁)、乙某(15岁)经过预谋,到某菜市场伺机盗窃。当见到丙某在摊位上买鸡时,乙某示意甲某掩护,甲某即站在丙某身边,装着买鸡,乙某用镊子从丙的裤兜内窃得人民币1800元后离去。当丙某发现钱被窃之后,便将站在他身边的甲某抓住,甲某否认盗窃,但丙抓住不放。甲某见逃脱不掉,就掏出尖刀朝丙的腹部连刺数刀,将丙某刺倒。此时乙某返回现场,对着地上的丙说活该,便和甲某一起逃离现场。丙某因大出血死亡。乙某当日被抓获,甲某逃到其姨夫丁某家,丁某得知甲某犯罪后,将甲某送往外地隐藏,在甲某躲藏期间,曾多次前往看望,并资助其1万元。甲某的父亲后来得知事情很严重,就强劝其子甲某到当地派出所投案,甲某极不情愿,但其父还是将其强行绑送带到派出所。
    问题:
    请用刑法理论分析甲某、乙某、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如何定罪量刑,并阐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某在盗窃犯罪的过程中为了抗拒抓捕实施暴力,依法转化为抢劫罪。此外,由于发生了死亡结果,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成立转化型抢劫罪。
    2.甲被其父亲采用捆绑的方式强制送到公安机关,其行为不认定为自动投案,即使甲如实供述,也只能以坦白认定,不认定为自首,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根据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亲友带领侦查人员来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的,虽然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
    3.乙某在甲某对丙某实施暴力行为时并未在场,在实施暴力上并无共同的故意和行为,不成立抢劫罪的共犯,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岁,乙某15岁不构成盗窃罪,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4.丁某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符合窝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构成窝藏罪。

  • 第6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强奸罪?

    • A、甲某,男,1985年3月28日出生,在1999年4月2日至2001年3月25日,多次与幼女乙某、丙某、丁某发生两性关系,并导致丁某怀孕
    • B、甲某强奸乙某之后,乙某因为害怕张扬出去影响自己的声誉,没有告发。甲某则以将此事告诉其男友相要挟,多次逼迫乙发生性关系。乙某忍无可忍,向司法机关告发
    • C、甲某(男)在假期遇到同厂职工乙某(女),邀其到家中坐坐,然后提出跳舞。甲某以为乙某对其有意,乘势把乙某推到床上,意欲发生性关系。乙某意识到甲某的意图之后,将甲某从身上推开,斥责甲某下流。甲某立即跪地道歉,并求乙某不要告诉他人
    • D、甲、乙、丙、丁四人在公园见戊某(女)。甲某即对乙、丙、丁说,信不信我能把她搞到手(指发生性关系),乙、丙、丁说不信。甲即上前和戊某搭话,结果遭到斥责。甲某恼羞成怒,打了戊某一个耳光,并上前撕扯戊某的衣服,在戊某的乳房上乱摸。戊某叫喊,甲某因害怕触犯众怒,慌忙逃走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某市政法委工作人员甲在泰山附近旅游时遇到其友乙,乙告知其因犯杀人罪受到追捕,甲给乙2000元,让其快乘汽车到外地躲躲风头,追捕乙的公安人员丙赶到,与甲相识,甲上前与丙搭讪,故意延误追捕者时间,使乙脱逃,甲的行为构成()。

    • A、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 B、窝藏罪
    • C、私放在押人员罪
    • D、徇私枉法罪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情形中,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的是()。

    • A、公安机关违法对甲行政拘留3日
    • B、某派出所民警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乙超时传唤10小时
    • C、某派出所民警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在传唤丙进行询问过程中殴打丙致其轻微伤
    • D、派出所民警在执勤中违法使用警棍造成丁身体造成伤害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民警李某、王某巡逻时,发现路人甲、乙二人行迹可疑,遂上前检查。经盘问、检查,在甲身上发现了大量金首饰。乙趁机骑上一辆停在路边的摩托车逃跑,李某拦下一辆出租车要求乘车追捕,司机不同意,李某强行将车开走。王某将甲带回派出所。后查明甲、乙共谋由乙盗窃金店的金首饰,甲负责贩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对甲继续盘问
    • B、李某因追捕犯罪嫌疑人使用出租车,不需支付费用
    • C、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D、将甲带回派出所时,对其携带的金首饰可以由派出所暂时代为保管,待查清后依法处理

    正确答案:B,C

  • 第10题:

    某甲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某丙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亡。关于此案()

    • A、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 B、甲某指使乙某逃逸致人死亡,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C、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 D、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强奸罪?
    A

    甲某,男,1985年3月28日出生,在1999年4月2日至2001年3月25日,多次与幼女乙某、丙某、丁某发生两性关系,并导致丁某怀孕

    B

    甲某强奸乙某之后,乙某因为害怕张扬出去影响自己的声誉,没有告发。甲某则以将此事告诉其男友相要挟,多次逼迫乙发生性关系。乙某忍无可忍,向司法机关告发

    C

    甲某(男)在假期遇到同厂职工乙某(女),邀其到家中坐坐,然后提出跳舞。甲某以为乙某对其有意,乘势把乙某推到床上,意欲发生性关系。乙某意识到甲某的意图之后,将甲某从身上推开,斥责甲某下流。甲某立即跪地道歉,并求乙某不要告诉他人

    D

    甲、乙、丙、丁四人在公园见戊某(女)。甲某即对乙、丙、丁说,信不信我能把她搞到手(指发生性关系),乙、丙、丁说不信。甲即上前和戊某搭话,结果遭到斥责。甲某恼羞成怒,打了戊某一个耳光,并上前撕扯戊某的衣服,在戊某的乳房上乱摸。戊某叫喊,甲某因害怕触犯众怒,慌忙逃走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条、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选项A中,甲已满14岁,幼女与之发生性关系虽属自愿,但由于甲与三位被害人发生性关系并导致其中一人怀孕,已经不属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应追究其强奸罪的刑事责任。
    选项B中,甲第一次强奸乙,已构成强奸罪,后又以将此事告诉其男友相要挟,对乙施加精神上的强制,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同样构成强奸罪,甲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连续犯。
    选项C中,甲虽有与乙性交之故意,但是没有采用强制手段,并在乙斥责后下跪道歉,并求乙某不要告诉他人,因此其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选项D中,甲采用殴打等强制行为撕扯戊某的衣服,在戊某的乳房上乱摸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而不构成强奸罪。甲某虽对乙、丙、丁表示要和戊某发生性关系,但从其后的行为看,仅仅是犯意表示,不能认定为具有强奸的故意。

  • 第12题:

    多选题
    甲某提议让乙某帮助杀死其养父丙某,并允诺事成后给乙某1万元好处费。其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某还带乙某到丙某家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某。某日甲某与乙某电话联系,称当日下手机会最好,让乙某以找丙某买三轮车为由进入丙家,将丙某杀死。乙某按甲某授意,到丙某家,假意闲谈购买三轮车。伺机作案,作案过程中,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几天后,乙某因盗窃汽车案被审查期间供述了上述事实。则(  )。
    A

    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

    乙某没有犯甲某所教唆的罪,甲某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

    甲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应当作为主犯处罚

    D

    乙某属于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同时具有自首的法定情节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甲乙有故意杀人的预谋,且乙实施了杀人行为,故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项,根据共犯从属性说,被教唆者已经实施了犯罪,只是没有既遂,则教唆者构成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项,《刑法》第29条规定,甲教唆乙实施杀人行为,并许以好处,带其事先侦察辨认丙,且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
    D项,《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乙在作案过程中,因于心不忍,主动放弃杀人行为,成立中止犯,且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乙是在被公安机关审查期间供述了其他犯罪,属于自首

  • 第13题:

    甲某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因犯杀人罪正在受到追捕。甲某给乙某l000元,将乙某送上火车。追捕乙某的公安人员赶到,甲某上前搭讪,故意拖延时间,使乙某逃脱。甲某行为构成:( )

    A.窝藏罪

    B.包庇罪

    C.徇私枉法罪

    D.私放在押人员罪


    正确答案:A
    乙某不是在押人员,所以甲某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属
    于徇私枉法罪;凡是资助罪犯逃匿的,通常定窝藏罪;而包庇罪只包括为罪犯作假证明的或者有关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参见《刑法》第362条。

  • 第14题:

    张某一次子乙平时经常滋事生非。一日,乙无端打骂其妻子,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长子甲见状随手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石头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某酒后驾车将行人丙某撞成重伤。让同车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乙某说估计没救了,头都凹进去一大块。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山后,将丙某藏在草丛中。后经法医查明丙某是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关于此案如何认定()

    A.甲某指使乙某逃逸致人死亡,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甲某因涉嫌盗窃被捕。某派出所民警乙在审讯过程中,因甲某一直拒不供述赃款去向,对甲拳打脚踢。致甲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乙构成故事杀人罪

    C.乙构成刑讯逼供罪

    D.乙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甲分局乙派出所民警查获涉嫌网络赌博的李某,拟对其拘留10日并处罚款3000元,办案民警对其告知时,李某要求听证。对李某的听证请求,应由甲分局哪一个机构组织实施?( )

    A.乙派出所
    B.治安支队若
    C.法制支队
    D.刑侦支队

    答案:C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听证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组织实施。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其非本案调查人员组织听证。
    因此选择C项。

  • 第18题:

    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

    •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 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 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不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是()。

    • A、甲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一日遇到和其父母有过节的乙,将乙打成轻伤
    • B、甲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一日遇到和其“老大”有过节的乙,将乙打成轻伤,后向其“老大”汇报,得到“老大”的赞赏
    • C、甲、乙、丙三人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一日应甲的朋友张某之邀,三人将欠张某货款的李某非法拘禁于宾馆中为张某讨要货款,并将情况电话告知该组织的“老大”,得到“老大”的默许
    • D、甲系某黑社会性质组织“强龙会”成员,为了维护“强龙会”的权威,召集多名“强龙会”成员,将不服管理的某娱乐城老板打成轻伤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赵某开了一家小吃店,某日晚上小吃店关门后,赵某发现忘了拿账簿,便让服务员朱某回店里拿。朱某返回店里时发现两名窃贼潜入小吃店行窃,遂打电话告诉赵某。赵某立刻到楼下的甲派出所报警。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告知赵某,因不归其管辖,将在24小时内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赵某便直接到乙派出所报警,乙派出所民警在赵某带领下到小吃店处警,但盗窃嫌疑人已逃跑。 某日,宋某与他人一同到饭店吃饭,因认为服务员态度不好,以饭菜难吃为借口,拒不付餐费300元,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还挥舞拳头不让老板做生意。老板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将宋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并从其身上查出1把管制刀具。宋某供述了其曾盗窃赵某小吃店,偷走店里的收银机(里面没有现金,价值400元)卖给蔡某,获赃款50元的事实,并称再也没有其他违法行为。 为查清宋某盗窃赵某小吃店的案情,民警将朱某传唤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到赵某的小吃店调取监控录像让朱某进行辨认。因朱某没有辨认出宋某,民警便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辨认情况,让朱某签名。办案过程中,赵某到派出所咨询案件办理情况,民警以案件办理需要保密为由,拒绝告知其案件办理情况。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甲派出所民警受理案件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甲派出所民警让赵某到乙派出所领取受案回执单不符合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报案人,一份附卷。甲派出所民警应制作受案回执单,一份交给赵某,一份附卷。
    2.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得知有两名窃贼正在行窃还让赵某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的做法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8条规定,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对违法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甲派出所民警受理后应当立即处警到小吃店抓获正在行窃的两名窃贼,再将抓获的两名窃贼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乙派出所处理。

  • 第21题:

    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关于本案()

    • A、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 B、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 C、如果甲某构成遗弃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 D、甲某不可能构成遗弃罪,因为甲某与乙某不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关系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单选题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张某顺手拿起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

    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虽然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的强度对比来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却侵害乙的生命权,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张某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23题:

    多选题
    甲某经常受乙某的欺负,心怀怨恨。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故意开车将其撞倒。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体抛到河中。经法医鉴定,乙某是因为溺水而死。()
    A

    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

    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C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