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第1题:
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第2题: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
第3题:
人生观是人生三境界的第三个境界。
第4题:
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第5题:
冯友兰在论人生境界中提到,()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
第6题:
沟通时忽略了表达方感受的是哪一个境界()。
第7题:
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
功利境界
宇宙境界
第8题:
美学的最根本是要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引的作用。
境界只有理性层面。
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9题:
道德境界
自由境界
天地境界
第10题:
最低境界
低境界
高境界
最高境界
第11题:
道德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天地境界
第12题:
道德境界
功利境界
审美境界
科学境界
第13题:
高级人生境界
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最高的等级,达到跟宇宙天地化为一体的关系。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是觉解的进一步提升;自觉的理性已化为人的内在品格,因而遵循规范已无需勉强。”而是把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运行法则化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化为自己的一种血肉,于是不知不觉中与天地万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略
第14题:
冯友兰提出人生境界包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
第15题:
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第16题:
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
第17题:
心有灵犀属于沟通境界的那一个境界()。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冯友兰所划分的人生境界的是:()
第19题: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第20题: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
“道德境界”中的人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有意识地不再关注自我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自然的自由境界
第21题:
最低境界
低境界
高境界
最高境界
第22题:
功利境界
学术境界
艺术境界
伦理境界
第23题:
具有动物本能行为的人
由于生活原因而缺乏求知欲望的人
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
低级趣味在所有趣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