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第1题: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2分)
第2题:
(37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9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第3题: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第4题: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①东周;②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第5题: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的原因。
政府的大力支持;具备大规模远航的客观条件(如造船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气候条件);郑和等远航者的才能。
第6题: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泉州港衰落给予哪些历史反思。
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和平稳定才能发展。
第7题: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加入世贸组织;承办APEC会议
第8题:
(3)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俄、美国在应对社会发展危机上的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
第9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侵华事件?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第10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对工业的调整。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
第11题:
第12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第13题:
第14题: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第15题: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
第16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掌监察(或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第17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18题: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
海南省(或海南)。
第19题: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签订的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危害?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0题:
(4)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美国发展史中能借鉴些什么?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恰当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等。
第21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具有广泛性?这次起义的主力(或突击力量)是谁?印度土兵除了不堪压迫和歧视外,促使其率先起义的内在因素(或内在动力)是什么?
各地民众,不分阶层、种姓、宗教都积极参加(上至封建王公,下至土兵、农民、手工业者都参加了起义);土兵;民族主义的感召(爱国主义精神)。
第22题: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