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物理期末考试结束后,学习委员向老师打听成绩时问:“老师,这次物理考得不难。我想我们班全体同学都能及格吧。”老师说:“你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对。”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A. 这次物理考试考得很难 B. 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C. 这次物理虽然不难,但是还有同学不及格 D. 这次物理考试虽然很难,但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题目
物理期末考试结束后,学习委员向老师打听成绩时问:“老师,这次物理考得不难。我想我们班全体同学都能及格吧。”老师说:“你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对。”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A. 这次物理考试考得很难
B. 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C. 这次物理虽然不难,但是还有同学不及格
D. 这次物理考试虽然很难,但全班同学都及格了

相似考题
更多“物理期末考试结束后,学习委员向老师打听成绩时问:“老师,这次物理考得不难。我想我们班全体同学都能及格吧。”老师说:“你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对。”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1.有人考试没及格;
    2.有人考试及格了;
    3.班长考试没及格。
    成绩公布后,发现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推知:

    A.甲班同学都没有及格
    B.甲班同学有人没及格
    C.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D.学习委员考试没及格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1.“有人考试没及格”和2.“有人考试及格了”为反对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反对关系的特性“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1、2之间必有一真,又因为“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知3为假,根据3为假,可得:班长考试及格了,根据班长考试及格了,可知:有人及格了,进而可知:2为真,1为假,即“有人考试没及格”为假,其矛盾命题则为真,即“甲班所有人考试都及格了”为真,由此可知,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 第2题:

    考试结束后,甲说:“这次考试太难了,拿高分没希望! "乙说:“估计咱们班同学的成绩都能高过90分。“老师说:“甲你说的没错,但乙你就说错了。”根据老师的话,以下结论- -定正确的是( )。

    A.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有小部分同学在90分以下
    B.有些同学分数高于90分,有的则低于90分
    C.如果90分才算及格,那么这次肯定有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的试卷很难,只有一少部分同学能拿到高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真假推理,根据老师说甲说的为真,乙(咱们班同学的成绩都能高过90分)为假,所以乙的矛盾关系必然为真,即有的不能90分以上必然为真。A选项根据“有的不在90分以上”,无法判断成绩不在90分以上的同学数量有多少,排除: B选项根据“有的不在90分以上”,无法推出“有些同学分数高于90分”,排除: C选项根据“有的不在90分以上”可知“如果90分才算及格,那么这次肯定有同学成绩不及格”一定为真,符合题意。D选项根据“有的不在90分以上”无法判断这部分人的比例多还是少,从而无法推出“只有一少部分同学能拿到高分”,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

  • 第3题:

    材料:
    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告诉他哪些是只要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问题: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考了40多分………”“测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4题:

    有同学和老师说:“我成绩差, 未来没有希望。”老师说:“你绘画不是很好吗? ”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认同题干中老师的做法
    第一,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点和闪光点。老师看到了同学绘画好的特点,给予了学生信心。
    第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虽然目前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教师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下,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和进步。
    第三,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反思,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多多关注学生。

  • 第5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 ”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件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该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
    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6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1)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其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 第7题:

    单选题
    男:这次考试又没考好。女:你天天上网,能考好吗?你看人家李明。男:他是他,我是我。你为什么总喜欢拿我和李明比呀?女:你和李明是好朋友,平时应该多向李明学习学习。问:从对话中可以知道什么?
    A

    男的讨厌李明

    B

    李明比男的成绩好

    C

    李明天天上网

    D

    男的考试不及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

    学生的完整性

    B

    学生的个体性

    C

    学生的独立性

    D

    学生的发展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 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 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 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 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 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老师说:“我们班的_××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老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老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问题:请你运用教师职业理念对这几名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 材料中,教师的言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的观点,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能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班级的气氛会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增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更有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师生的感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学生回答: “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 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是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该案例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原则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主要有:①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巳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12题: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70 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C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D如果以 70 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根据班长与老师的对话可知,这次考试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在70分以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在70分以上只能说明有的同学在70分以下或者都在70分以下,不能说明多数或少数在70分以上,A、B、C项不符合推断。

    如果以70分为及格,则有同学在70分以下,即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D项符合推断。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3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其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 第14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15题:

    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D
    解析: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军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教师应当鼓励、支持,而不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进行质疑,这不仅伤害了军军的自尊,还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 第16题:

    小磊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没有及格.作为老师,你认为应该让小磊将成绩差归因为()会对他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 B、能力高低
    • C、任务难度
    • D、运气好坏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单选题
    关于甲班体育达标测试。三位老师有如下预测:张老师说:“不会所有人都不及格”。李老师说:“有人会不及格”。王老师说:“班长和学习委员都能及格”。如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

    B

    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及格了

    C

    班长及格,但学习委员没及格

    D

    班长没及格,但学习委员及格了

    E

    以上各项都不一定为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张:(所有都不及格)=有的人及格;
    李:有的人不及格;
    王: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
    张和李下反对,至少一真,题干要求只有一真,由此张和李一真一假,可以知道王老师说的为假;
    那“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为假,可以知道“﹁(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为真,可以知道班长和学习委员至少有一个没及格;
    从而可以知道李老师说的“有的人没有及格”为真,张老师说的“有的人及格”为假;
    而“有的人及格”的矛盾“所有人都没及格”就为真,推出班上所有人都没及格,因此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为真,答案选A。

  • 第18题:

    单选题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A

    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B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

    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D

    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后半句不对”,即“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为假可知,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由文段不能推出有没有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当然更推不出是多数还是少数。因此D项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材料: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  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问题: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