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李鸿章书》
B、《实业计划》
C、《民权初步》
D、《农功》
第1题:
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1、英法等国的近代化,其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主角则是地主阶级的开明派即洋务派,目的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在西方国家中,实现近代化的任务始终是有资产阶级承担的,中国情况则不同那个,知道19世纪6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由民间资本有自创办起步,不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
2、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业的先后顺序不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先从军事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民用企业,先从重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轻工业。
(1)鸦片战争的失败,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
(2)随后洋务派用国家的力量创办了一批民族资本家无力或不敢投资的重工业
(3)后又提出“水富”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3、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不同,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的方法创办近代工业
(1)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继承了封建官僚的工业传统,大力采用手工场的形式,并主要由地方督抚主板。
(2)由于清政府财政支出的,无力经营,加上官场的腐败严重,“官办”工业困难重重,因此,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除少数为政府出资“官办”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纵观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路径,是在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创办的压逼和诱使下而导致的内部变化,并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轨迹有着明显的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第2题: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1.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
3.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4.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第3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经济发展近代化
B.军事国防近代化
C.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人民富裕
第4题:
论述近代中国政府的转变与经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1)、工商管理模式的转变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和俄市场主体——工商业者阶层的崛起,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变,必然要求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国家政策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将传统农业社会中执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为近代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此外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近代政权主体为维护自身政权的存在和稳定,被迫从西方移植来了新的制度安排,建立了新型的商业制度、工厂制度、银行制度。实现了工商管理机构及其体制的近代化,并为适应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从未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更加突出,
(2)、近代经济法规的制定
A、制定商法确定上人的合法地位
最先定制的是《公司律》,主要特点是:给予商办企业合法的法律地位,使得商办企业同官办、官商合办企业处于同等地位,同享“一体保护之利益”;确定近代股份制经济运作的基本法律规范,并确立了不同性质公司享有的不同法律责任和义务。
B、制定路况法规,保护权利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路况利权成了列强掠夺的重要对象,中国路况利权大量丧失。清政府被迫改变原先禁止筑路开矿的禁令,向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路况法规,向民间开放路况。
C、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
银行是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通商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同时,清政府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开始积极筹设国家中央银行。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试办银行章程》。
D、制定奖励事业章程,倡导设立商会
重伤政策推行后,清廷决定“立奖励实业宠以爵衔之制”,陆续颁布了一些奖励事业发展的章程和法规。规定凡属商务繁荣之区,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立商务分会。
第5题:
地主阶级洋务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使中国()
A.政治体制近代化
B.生产手段近代化
C.思想观念近代化
D.生产关系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