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对山水的崇敬,在儒家那里,被看作是()的象征。
A、礼义精神
B、仁义精神
C、仁智精神
D、礼智精神
第3题:
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是()
第4题:
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
第5题:
对于上古时代,儒家与道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儒家的上古时代并非自然原始的时代,而是他们所称赞的尧舜时代。这个时代虽然也“无为而治”,却不是自然无为,而是道德的自然远行,没有强迫的礼义制约。
第6题:
儒家三达德指的是()。
第7题:
()是儒家治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的理念。
第8题:
简述“发乎情,止乎礼义”强调的是什么。
第9题:
教化作用
宗教作用
社交作用
强制作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管仲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管仲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儒家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第15题:
提出“礼义之行,在谷足也”的是()
第16题:
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第17题:
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第18题:
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的礼义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
第19题:
儒家和道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重视(),道家重视()。儒家();道家向往()。
第20题:
儒家
道家
法家
佛家
第21题:
智仁勇
礼仁勇
智仁礼
礼义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商鞅
管仲
子产
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