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系统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可以根据交互形式、地理位置及群体规模进行分类,现有的几种群体协作模型是(7)。
A.3种群体协作模型:对话模型、会议模型和过程模型
B.6种群体协作模型:对话模型、会议模型、过程模型、活动模型、三层抽象模型和活动-任务合作模型
C.4种群体协作模型:对话模型、会议模型、三层抽象模型和活动-任务合作模型
D.5种群体协作模型:对话模型、会议模型、过程模型、三层抽象模型和活动-任务合作模型
第2题:
简略说明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第3题:
7、交通规划的发展进程包括
A.由实现交通单目标向多个利益群体的多目标发展
B.交通模型由集计模型向集计模型与非集计模型相结合发展
C.规划过程由静态变为动态规划
D.将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考虑进交通规划过程中
第4题:
A.五阶段模型
B.群体行为模型
C.生命周期模型
D.间断—平衡模型
E.激励模型
第5题:
简述群体组合与群体活动效率的关系。
“1+1+1>3”是指拥有各种能力和信息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由于彼此心理相容,其工作绩效会很高。因为在结构合理的群体中,可以把成员的知识、智能、经验和心理特征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形成一股新的和个体力量总和有本质区别的力量。这样群体的组合会对群体活动起到增效作用。
“1+1+1<3”是指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性磨洋工”,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比自己单独工作付出的努力更少的倾向。即在群体活动时,人有一种惰性与依赖性,会降低各成员的活动动机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影响活动效率,是一种减效作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