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明朝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内阁。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以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三省制度宣告结束。此后,内阁制度逐渐形成。随着内阁职权的不断加重,到明中期以后,已成为全国行政中枢机构,并为清朝所承袭。第二,六部成为独立机构。在罢中书省的同时,六部升格独立,直接隶属于皇帝,有利于发挥其行政职能。第三,军事、监察、司法、财政制度做了重要调整。明朝以兵部主军政、五军都督府主军令,其军事制度之严密为历代所不及。故终明一代,无将帅干政之乱,亦无藩镇割据之祸。明初废除了自汉代以来一直作为监察机构的御史台,而新设都察院代行其职。司法工作则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理,而大权总归于皇帝。财政管理的主要机构户部按不同区域进行统一的业务分工管理是一大进步,但中央财政管理存在两套班子,也是最终造成财政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第四,实行特务政治。明朝的特务政治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其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分别由侍卫亲军和宦官掌管,并由皇帝直接控制。他们不仅对人民进行恐怖统治,而且对百官也进行监视。将特务机构明确规定为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明朝是开先例的。第五,宦官机构庞大。明朝的宦官衙门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称二十四衙门。宦官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势力集团,并逐步控制了全国军政大权,以至宦官之祸远甚于汉唐。第六,地方机构实行“三司”分治。有效防止了地方政权尾大不掉的状况,有利于中央的管理。然而三司并立也暴露出步骤不一、协调性不强的弱点,于是又有总督、巡抚之设。土司制度和羁縻卫所制度的推行,保证了明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第七,科举取士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这不仅代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方向,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将教育依附于科举,以及八股取士,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并为日后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