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攻
B、大同
C、无为
D、兼爱
第1题:
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第2题:
“墨子回车”的典故体现了墨子的()主张。
A.兼爱
B.非攻
C.非乐
D.非命
第3题:
墨子主张“非乐”是因为礼乐是祭祀鬼神的工具。()
第4题:
试述墨子“兼爱”主张的主要内容。
首先,墨子主张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是有明显区别的。墨家的兼爱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先后,他们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等差,分亲疏,分厚薄,由近及远的爱人之道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爱人的理论正是造成天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墨子认为天下乱的原因在于人们自爱而不能相爱,亏人而利己。在墨子看来,人与人之间和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来自人民的偏爱,当人们只知爱我而不知爱人的时候,当人们只知爱我之亲儿不知爱人之亲的时候,当人们只知爱我国而不知爱人国的时候,人们就会贼人之身,害人之亲,寡人之家,侵人之国。在这里,墨子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道家的贵己主义和儒家的仁爱主义。墨子认为,如果人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都消除了人我之别,把人身看成己身,把人亲看成己亲,把人家看成己家,把人国看成己国,全心全意去爱别人,别人就不会对自己施以相恶相贼,而会全心全意来报答我,如此一来,我虽不自爱,而天下人都来爱我,我不偏爱自己的亲人,而天下人都来偏爱我的亲人。那么,儒家提出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盛世就会来到。
第三,墨子所说的“兼爱”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人实践活动。墨子提出的口号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与此相适应,墨子还主张“除天下之大害”即努力制止国与国之间的攻伐,批评厚葬久葬及礼乐制度,提倡节用,薄敛、爱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第四,“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兼爱”的基本要求。墨子认为,兼爱之道是不论亲疏、贫富、贵贱的,而只看是否遵从于义。一个人如果不义,即使是父兄也不应该放过,一个人如果为义,即使是路人,也要视之为父子兄弟。总之,对于墨家来说,不义的父便不是父,不义的亲便不是亲。这种人伦关系,与儒家的宗法制度和亲亲、尊尊的原则的完全对立的。
第五,对于如何实行“兼爱”,墨子提出了三个方法:
一是君主提倡。墨子认为,实行“兼爱”的关键在于君主提倡。
二是社会中要有一部分先觉者身体力行。墨子认为,天下愈是自利者多,自己就愈是应当加倍实行“兼爱”之道。
三是建立宗教,尊天信鬼。为了推行“兼爱”,墨家宣传上帝鬼神不仅是存在的,而且还是“兼爱”,主持正义的。墨家指出,上帝鬼神十分明察,不论人们在何种地方做了坏事,鬼神都能够发现,上帝鬼神都能够战胜。如果人们施行“兼相爱,交相利”,上帝鬼神都能够明察,并能够“赏善罚暴”。
在这里,墨子把正义的胜利寄希望于彼岸世界,这是其“兼爱”理论缺乏力量的表现。大家知道,墨子生活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在道德、情感、心理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消灭自私,而“兼爱”学说却要求人们灭除自私、公其身而爱人,这在理论上不过是一种空想。他在秦汉之后湮灭无闻,看来也是绝非偶然的。
略
第5题:
墨子主张兼爱,对于“利”,他是极力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