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在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答案:当代社会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出于共同利益的要求,聚合起来去解决公共问题的集体行动过程。社会治理要形成和维持一个多元的、参与式的、复杂的社会网络的运行,不仅要依靠达成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而且还依赖于当今最新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技术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套社会网络运行模式。在这套网络运行模式中,电子政务处在最基础的地位,它一直被人们看成处理政治、社会群体相互间关系领域的虚拟政治—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运作模式。从社会治理的视角看,电子政务起着整合社会多元价值和利益,推行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重构政府形象,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和降低治理成本的基础平台的作用。
一、电子政务是实现多元治理关系的重要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统治或政府管理的含义了,它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范式”。这种社会治理范式的转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
第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政府与公众行政地位的不平等,为公众参与政治、与政府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奠定了基础。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政务,既兼容了互联网自身的多中心性和平等性,映射了民主政治的本性,又体现了多元主义的取向,既削弱了由信息垄断带来的政府集权权威,又为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共享资源、相互作用、参与式地决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社会治理的多元化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和支撑环境。
第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由单一中心转化为多中心治理范式转变奠定了基础。现代治理则认为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并不是惟一的主体,公民个人、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同样也是公共服务管理的主体,它们共同承担着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政府已经不是当代治理模式依赖的惟一的组织载体,治理依靠的是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所以,以社会信息化特别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而聚集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网络组织体系,需要求同存异性和兼容性较强的治理平台。
第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打破传统政府层级制条块分割治理奠定了基础。现代治理依赖的是平行发展的、互动的多样化社会网络组织,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打破政府的传统集权体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公众更积极参与政治,为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扫清了障碍。电子政务通过G2G、G2B和G2C模式把社会、企业、公众视为平等的契约主体,互联网的开放的结构和资源共享性更易于打破传统政府层级制条块分割治理的局面,更好地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
二、电子政务是实现当代民主理念的重要条件
当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就是把社会、企业、公众视为平等的契约主体,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的交流和互动,建立一个开放性民主政府,实现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显然,电子政务将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电子政务给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现实可能的条件。民主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政治价值。今天,通过实施电子政务,不但可以实时公开政府决策过程和结果,公民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反馈,可以非常容易地对国家法律、政策的制定,公共服务的内容、数量、质量等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可见,电子政务使得民主更加直接。
第二,电子政务有助于达成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增强社会治理网络体系赖以存在的政务信息共享的基础。由于政府是最大的信息处理中心,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且只有政府部门才具有调配、调节、引导信息资源的充分权威和管理职能,因此要消除公共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推行电子政务,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
第三,政务公开是保证公民知情权、知政权,进而促进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政府的信息公开化,公民参与和治理也就无从谈起。电子政务所利用的ICT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向社会和公众的开放程度,使得公民有更加广阔的通道获得政务和管理的信息,其知情权、参政权得到了比较充分、有效的保证。由此,完善了公民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条件和基础。
第1题: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A.共建是基础
B.共治是基础
C.共享是基础
D.共建共治共享是基础
第2题:
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是()
A.共商共建共享
B.共商共治共享
C.共建共治共享
D.共商共建共治
第3题:
【多选题】我们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相互关系是:
A.共建是基础
B.共治是举措
C.共治是关键
D.共享是目标
第4题:
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
第5题:
【单选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打造()的社会治理格局。
A.共建共抓共治
B.共建共抓共享
C.共抓共治共享
D.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