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指人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
下列不属于态度的要素的一项是( )。
A.认识,指人们接触客观事物,做出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情感,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
C.表达,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倾向,也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D.改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状态进行改变
第1题:
A.意识
B.认知
C.态度
D.想法
第2题:
态度:指人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下列不属于态度的要素的一项是( )。
A.认识。指人们接触客观事物,作出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情感。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
C.表达。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倾向,也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D.改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状态进行改变
第3题:
第4题:
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指()
A公众心理
B公众态度
C公众印象
D社会组织形象
第5题:
劳动态度是指劳动者对劳动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第6题: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第7题: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第8题:
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包括三个要素:()。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认知
意向
行为
情感
价值观
第12题:
态度的稳定性
情感
态度的客观性
意向
认知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态度,是指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
下列不属于态度要素的一项是( )。
A.认识:指人们接触客观事物,作出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情感: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
C.表达: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倾向,也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D.改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状态进行改变
第15题:
第16题: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
第17题:
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所持有的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第18题:
服务态度是指服务人员对服务环境中的顾客和其所从事的服务工作的看法、情感与行为倾向。
第19题: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一般来说,态度由以下因素构成()
第20题:
社会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社会态度的对象特指人,并不包括人类以外的非生命物
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
态度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外显性、动力性等特征
第21题:
第22题:
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对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