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不包括()。A:入、出潮(库)的水量B:入、出潮(库)的水质C:潮(库)水量的调度D:潮(库)的面积和形状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不包括()。

A:入、出潮(库)的水量
B:入、出潮(库)的水质
C:潮(库)水量的调度
D:潮(库)的面积和形状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不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答案:D
    解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非感潮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 )。

    A.水文特征和水质突然变化的上、下游处
    B.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C.相关水文站附近
    D.可能受影响的重要用水地点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取样点的布设和水样的对待与河流部分要求相同。因此,对于非感潮段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空间方面,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水质方面,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深>10m且分层期>()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A:20d
    B:30d
    C:35d
    D:40d

    答案:B
    解析:
    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非感潮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

    A:水文特征和水质突然变化的上、下游处
    B: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C:相关水文站附近
    D:可能受影响的重要用水地点

    答案:B
    解析:
    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原则应遵循: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取样点的布设和水样的对待与河流部分要求相同。因此,对于非感潮段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 第6题:

    某建设项目调查河段内分布有位置不同的2个取水口,1个支流汇入口和1个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水质调查时,调查范围内应该设置的区域断面数量至少为( )个。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由上可知,该河段布设的断面有:在调查范围两端布设2个断面;2个取水口布设2个断面;支流汇入口布设1个断面;水文站附近布设1个断面;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布设1个断面。以上共有7个取样断面,但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属于对照断面,不在调查范围内,所以在调查范围内的共有6个断面。

  •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准备阶段的内容。

    A: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识别环境影响
    C: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D:工程分析

    答案:A,B
    解析:

  • 第8题:

    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决定。

    A:污染物排放量
    B:评价等级
    C:湖泊或水库的面积
    D: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

    答案:B,D
    解析:

  • 第9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与预测时,地面水环境简化包括边界几何形状的规则化和水文、水力要素时空分布的简化等,这种简化应根据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结果和()等进行。

    A: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
    B:建设项目排放废水水质
    C:评价等级
    D:建设项目性质

    答案:C
    解析:
    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参照(参考)取样断面,下游按调查范围和敏感点设置控制断面和消减(消解)断面。

  •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工作属准备阶段的内容。()

    • A、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 B、识别环境影响
    • C、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 D、工程分析

    正确答案:A,B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
    A

    枯水期

    B

    平水期

    C

    丰水期

    D

    根据污染现状而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工作属准备阶段的内容。()
    A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

    识别环境影响

    C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D

    工程分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

    A.必须在枯水期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B.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相关
    C.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
    D.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其次数和天数应与水质调查的天数完全相同

    答案:A,B,C
    解析:
    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与内容包括:①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测量)与水质调查(监测),特别需要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②水文测量的主要内容(对象)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相关;③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和天数不要求完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参数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依据是()。

    A:评价因子和污水排放量
    B:河流水质和污水排放量
    C:评价因子和河流的规模
    D: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及弯曲段的弯曲半径等)、横断面、坡度(比降)、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

  • 第15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答案:D
    解析: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三方面。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不包括( )。

    A.入、出潮(库)的水量
    B.入、出潮(库)的水质
    C.潮(库)水量的调度
    D.潮(库)的面积和形状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中指出,应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水力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等。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

    答案:B
    解析: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

    A: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B: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
    C:与地下水有关的其他人类活动情况调查
    D:地质构造

    答案:A,B,C
    解析: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指因自然或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它包括天然(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地球的运动、地方病(地方性氟病、大骨节病以及甲状腺肿病等)等。另一类为人为(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区域性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塌陷、岩溶塌陷、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沼泽化、土地沙化等。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B: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C:泉水开发利用情况
    D: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答案:A,B,C,D
    解析: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很多,无需逐条去背,与地下水有关的内容基本都属其范畴,大部分内容看过一次应该基本知道。此题只列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选项。

  • 第20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根据污水排放量的大小确定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的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污水排放量划分的档次与范围有()。

    A:>50000m3/d
    B:50000~20000m3/d
    C:20000~10000m3/d
    D:<4000m3/d

    答案:A,B,C
    解析:
    2005年考题,此题教材中找不到相关数据,但在导则原文有相关数据,选项D是没此数据的。

  • 第21题:

    下列属于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

    • A、湖泊水库的平面图
    • B、流入流出的水量
    • C、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
    • D、水量的调度和贮量
    • E、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内容属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 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 B、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 C、泉水开发利用情况
    • D、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确定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

    河流规模

    B

    评价工作等级

    C

    测量设备的适用条件

    D

    水质预测模型参数的需要


    正确答案: B,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