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A.ECG特征: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P-P间期和R-R间期各自匀齐或大致匀齐,其间无固定关系。B.ECG特征: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受阻不能下传,脱落前P-R间期最长,,脱落后P-R间期最短,如此有规律周而复始的发生。C.ECG特征:P-R间期明显延长D.ECG特征:只有一系列的P波,而无QRS波群出现,或长时间无任何波形出现

题目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

A.ECG特征: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P-P间期和R-R间期各自匀齐或大致匀齐,其间无固定关系。

B.ECG特征: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受阻不能下传,脱落前P-R间期最长,,脱落后P-R间期最短,如此有规律周而复始的发生。

C.ECG特征:P-R间期明显延长

D.ECG特征:只有一系列的P波,而无QRS波群出现,或长时间无任何波形出现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20岁,感冒后出现心悸、气短,查体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检查显示PR间期0.24秒,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其心电图诊断是( )

    A、窦房阻滞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束支阻滞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性,20岁,感冒后出现心悸、气短,做心电图检查显示PR间期0.21秒,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其心电图应诊断为

    A.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正常心电图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A.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型
    B.心室内传导阻滞
    C.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D.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患儿7岁,心脏手术后心电图示:P-R间期固定不变,但心室搏动呈规律性脱漏,并有QRS增宽。其可能为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女性,20岁,感冒后出现心悸、气短,查体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检查显示PR间期0.24秒,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其心电图诊断是( )

    A.窦房阻滞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束支阻滞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为


    答案:
    解析:
    心电图检查,可确定诊断,并应区分为不完全性(Ⅰ度和Ⅱ度)或完全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必要时,有条件者也可行希氏束电图检查。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0.20秒;②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图3-14)。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传至心室,一些P波后没有QRS波群,房室传导比例可能是2:1;3:2;4:3……。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两型(图3-15):I型又称文氏现象,或称莫氏Ⅰ型,Ⅱ型又称莫氏Ⅱ型。

    第二度Ⅰ型传导阻滞--文氏现象: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与心室脱漏;②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③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比两个P-P间期之和为短。
    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①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②QRS波群有间期性脱漏,阻滞程度可经常变化,可为1:1;2:1;3:1;3:2;4:3等。下传的QRS波群多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第一度和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其QRS波群不增宽;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其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此时QRS波群常增宽。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P波与QRS波群相互无关;②心房速率比心室速率快,心房心律可能为窦性或起源于异位;③心室心律由交界区或心室自主起搏点维持。
    QRS波群的形态主要取决于阻滞的部位,如阻滞位于希氏束分支以上,则逸搏起搏点多源于房室交界区紧靠分支处出现高位心室自主心律,QRS波群不增宽。如阻滞位于双束支,则逸搏心律为低位心室自主心律,QRS波群增宽或畸形。邻近房室交界区高位逸搏心律的速率常在每分钟40~60次之间,而低位心室自主心律的速率多在每分钟30~50次之间。

  • 第6题:

    试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答案:
    解析: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表现为P-P间期<R-R间期。心房激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邻近部位,心室率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40次/分,QRS增宽,心律常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