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分)
__________
(2)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2分)
__________
第1题: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D、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第2题: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3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按今天的常识,应为“物先虫生,而后腐也”。譬如一块肉,先有微生物入侵,使这块肉腐烂,而后生蛆虫。古人不知道微观世界还有虫,也就无从知道肉腐烂的道理,只看到肉腐烂以后生出蛆虫。从哲学上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启示我们()
第8题:
翻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9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饑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10题:
第11题: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子牟有罪而亡
第12题: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13题:
古代汉语动宾结构所表示的意义灵活多样,下列句子中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的是: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第14题: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7~21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4分,每个2分)( ) ( )
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B.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第15题: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翻译: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第20题:
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
第21题:
使动用法
动词的一般用法
为动用法
意动用法
第22题: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河曲智叟亡以应。(死亡)
今亡且死,举大计亦死。(逃跑、逃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第23题:
渔人甚异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等死,死国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