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日:“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日:“孔子请伐齐,公日:‘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日:‘陈常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伐也。”’说者以为孔子岂较力之强弱,但明其义而已。能顺人心而行天讨,何患不克?使鲁君从之,孔子其使于周,请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予以为鲁之不能伐齐,三子之不欲伐齐,周之不能讨齐,通国知之矣。孔子为此举,岂真欲以鲁之半,力敌之哉?盖是时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使三子者警,必将日:鲁小于齐,齐臣弑君而欲致讨,吾三臣或如是,彼齐、晋大国,肯置而不问乎?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
《容斋随笔·孔子欲讨齐》
给画横线字注音
①陈成子弑齐简公
②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
解释下列画横线词 ①之三子告,不可? 之: ②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 孙: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 ②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
洪迈认为,陈成子杀齐简公后,孔子向鲁哀公报告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shì;fe
动词,到……去;同逊,逃,流亡
第2题:
近代有人指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贱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思想观念是()
第3题:
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第4题:
翻译: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第5题:
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此人主张是()。
第6题:
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
第7题: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释词题)
第8题:
第9题: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
衛荘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荘姜,美而無子
第10题:
主祭权
主刑权
主财权
特享权
第11题:
第12题:
加强君主专制
建立皇族内阁制
实行君主立宪制
倡导民主共和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是()。
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B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
D衛荘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荘姜,美而無子
第14题:
〈秦晋殽之战〉文中,烛之武游说秦君时所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相当于运用兵法上的何种策略?()
第15题: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是谁对秦穆公说的话?()
第16题: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其谓:“()之谓君,()之谓臣,()之谓使”。
第17题:
某思想家认为:“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下列言论中,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第18题: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19题:
魏源
邹容
康有为
孙中山
第20题:
中体西用
“革命是除旧布新之良药”
君民共主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第21题:
管仲
烛之武
屈完
子犯
第22题:
本段文字中,君有时指晋国国君,有时却指栾氏
这一事件反映了西周宗法体系和新兴的王法制度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辛俞强调自己的行为正是遵从“君之明令”,表明他追随栾氏出行其实是不得已
在范宣子发布的政令中,其实是默认只有国君才可以称君的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