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教学设计中强调的是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在本质上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
第5题:
作为政治家,罗斯福和马丁·路德具有不同的诉求。体现在他们的演讲中()
第6题:
某教师开展课堂演讲活动,让同学们分成5组,为每一位演讲者打分,最后结合老师自己的评价.综合判定每位演讲者的分数。该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注意到了()。
第7题:
语文课上老师为大家讲解演讲的知识时,首先讲解了演讲的基本要求,然后讲解了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该如何准备一篇演讲稿以及演讲过程中要注意的诸多事项,最后详细举例,并用多媒体播放著名的演讲视频。之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素材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3分钟演讲。对以上教学设计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准确把握文章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做了阐述
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现第四个教学目标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重要片段
第12题:
罗希望学生认可他的观点,马希望群众更多地去研究法律;
罗的演讲替国家宣告,马的演讲替个人宣告;
罗比较注重演讲内容的认知性,马比较注重演讲内容的感染性;
罗的演讲是叙事的,马的演讲是议论的。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信息源是指形成演讲内容的思想、搜集积累材料、构成扎实演讲内容的一个演讲环节。
A对
B错
第16题:
初次演讲者在准备完讲稿后,首先应()。
第17题:
()是进行演讲的首要任务。
第18题:
阅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师:1778年5月30日,“教导入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即1878年5月30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的百年冥诞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板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老师富于激情地朗读全文,学生打开书本边看边听)(点评:教师率先示范,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平台,便于让学生进入情境,获得整体印象)师:老师刚才像不像在演讲?生(齐声地):像!(有几个学生在摇头)师:意见看似一致,仍有不同意见。(指一个摇头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不像作演讲?生:是在朗读课文,虽然比平时感情充沛一些,但没有演讲的场景和氛围,一般演讲者有动作配合。师:以课文开头的两句示范一下,好不好?生(有些腼腆地):“一百年前的今天(右手抬到胸前),一颗巨星陨落了(右手向下按),但他是永生的(仰头,右手挥向右前方)。”(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师:看来演讲还是得有“演”才能算数了。生:不一定,我在电视上看到江泽民在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还有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他们并没有什么“演”的表现,报纸、电视还不是都说他们在演讲?师:看来都是言之有据。课前我要求大家收集演讲的资料,有谁能说说演讲的特点?(点评:让学生明白演讲与朗读有别,激发学生了解演讲一般知识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问题:分析教师如何让学生明白演讲与朗读的区别的。
第19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
第20题: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的情境化
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第21题:
请同事对演讲进行讲评
请专家对演讲进行讲评
请亲友对演讲进行讲评
先由自己演练自己听
第22题:
课前开展学情调查,能够帮助教师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访谈的目的是发现学生阅读态度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学生只能提出浅层次问题,课前处理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学生的问题即为教师预设的问题,访谈的意义在于验证教师的判断
第23题:
创设了基于生活的学习情境
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活动平台
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