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le.com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  )A.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B.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C.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平面对称规则的结构则不需考虑 D.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题目
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  )

A.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B.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C.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平面对称规则的结构则不需考虑
D.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相对准确?(  )

    A.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至少二个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
    B.计算中可不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C.6度抗震设计时,高位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宜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D.结构楼层层间位移角控制时,不规则结构的楼层位移计算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1.12条规定,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也复杂,采用至少2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可以互相比较和分析,以确保分析力学模型的可靠性。选项A中表述为两个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表述不准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6.6条规定,地震中,楼梯的梯板具有斜撑的受力特性,因结构的不同,楼梯构件对结构的影响或大或小,因此,楼梯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但楼梯构件自身应进行抗震设计。故选项B表述不准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3条及附注规定,抗震设计时,结构楼层层间位移角计算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故D项表述有误。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5.3条规定,高层建筑中连体结构连接体的竖向地震作用,受连体跨度、所处位置以及主体结构刚度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对6度和7度(0.10g)抗震设计的高位连体结构宜考虑竖向地震影响,对7度(0.15g)和8度抗震设计的连体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影响。C项表述准确。

  • 第2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2011年真题]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注解规定,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条第3、4款及其条文说明和第10.2.6条规定,ABC三项正确。

  • 第3题:

    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要求,下述何项说法不准确(  )

    A. 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和楼盖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是否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B. 弹性分析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
    C. 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分析时,底部总剪力可以接近甚至超过按同样阻尼比理想弹性假定计算的大震剪力
    D. 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相对于弹性分析模型可以有所简化,但二者在多遇地震下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1)(2016年版)第3.10.4条,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和楼盖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是否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②弹性分析可采用线性方法,弹塑性分析可根据性能目标所预期的结构弹塑性状态,分别采用增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③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相对于弹性分析模型可有所简化,但二者在多遇地震下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应依据构件的实际截面、配筋等计算承载力,可通过与理想弹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可能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程度。
      根据《抗规》第3.10.4条条文说明第2项,整个结构客观存在的、实际具有的最大受剪承载力(底部总剪力)应控制在合理的、经济上可接受的范围,不需要接近更不可能超过按同样阻尼比的理想弹性假定计算的大震剪力。故ABD三项正确。
      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要求。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认真审题,找出选项中的关键字;
      ②根据《抗规》第3.10.4条和第3.10.4条条文说明第2项中的规范要求进行作答。

  • 第4题: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作用效应计算时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

    A.结构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不宜考虑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
    B.第3性能水准的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竖向构件的内力计算时,剪力墙连梁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3
    C.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D.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条文说明第5.2.1条规定,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应根据设防烈度选择适当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A项,根据条文说明第5.2.1条规定,结构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不宜考虑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B项,根据条文说明第3.11.3条规定,第3性能水准的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竖向构件的内力计算时,剪力墙连梁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3;C项,根据第5.2.1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 第5题: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相对准确?

    (A)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至少二个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

    (B)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C)对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必须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补充计算

    (D)规则结构控制结构水平位移限值时,楼层位移计算亦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1.13-1、5.1.13-3知,A,C不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6.6条,B正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6.3-3条及条文说明,D不正确。

  • 第6题: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重力二阶效应的观点,哪一项相对准确?
    (A) 当结构满足规范要求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限值时,高度较低的结构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小
    (B) 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风荷载作用时,可不计入
    (C) 框架柱考虑多遇地震作用产生的重力二阶效应的内力时,尚应考虑《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的重力二阶效应
    (D) 重力二阶效应影响的相对大小主要与结构的侧向刚度和自重有关,随着结构侧向刚度的降低,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呈非线性关系急剧增长,结构侧向刚度满足水平位移限值要求,有可能不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要求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高规》第5.4.1条,重力二阶效应主要与结构的刚重比有关,结构满足规范位移要求时,结构高度较低,并不意味重力二阶效应小,(A)不准确。根据《高规》第5.4.1、5.4.4条及条文说明,重力二阶效应影响是指水平力作用下的重力二阶效应影响,包括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B)不准确。根据《抗规》第3.6.3条及条文说明,(C)不准确。根据《高规》第5.4.1、5.4.4条及条文说明,(D)准确。

  • 第7题:

    在地震区,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上部大于底部
    B.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中部小于底部
    C.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一般较短
    D.有隔震垫的房屋,竖向地震作用不会隔离

    答案:B
    解析:
    根据输入竖向地震加速度波的时程反应分析发现,高层建筑由竖向地震引起的轴向力在结构的上部明显大于底部。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较短,作为简化方法,总竖向地震作用可表示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乘积,沿高度分布按第一振型考虑,也采用倒三角形分布。同时,隔震垫也不隔离竖向地震作用。

  • 第8题:

    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2008年真题]

    • A、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 B、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 C、质量沿竖向分布均匀,仅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 D、带转换层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Ⅰ.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 Ⅱ.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2m高的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Ⅲ.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大于10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Ⅳ.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 A、Ⅲ、Ⅳ
    • B、Ⅰ、Ⅱ
    • C、Ⅰ、Ⅲ
    • D、Ⅱ、Ⅳ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2008年真题]
    A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B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C

    质量沿竖向分布均匀,仅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D

    带转换层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正确答案: C
    解析: AD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5.1.13条第3款,B级高度建筑以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含带转换层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两项满足此条件;C项,根据第3.5.9条,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宜进行弹性或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2008年真题]
    A

    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B

    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

    C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D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3条,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错误;CD,项,根据4.3.3条条文说明,采用底部剪力法时也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故C错误、D正确。

  • 第12题:

    问答题
    进行钢框架地震反应分析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分析相比有何特殊因素要考虑?

    正确答案: 相邻楼层质量比、刚度比;立面收进尺寸的比例;任意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总的受剪承载力;考虑柱的轴向变形;计入梁柱节点域剪切变形;高层钢结构的位移影响;钢框架的长细比和宽厚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抗震计算时,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

    A. 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
    B. 在地震组合中,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取1.2
    C. 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地震设计状态下应取1.0
    D. 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不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

    答案:C
    解析:
    ABD三项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1.8.3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在地震组合中,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应取用1.0,不利时应取用1.2;③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11.6节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并可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
    C项正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3.3.2条规定,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 第14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2条3、4款及条文说明和10.2.6条,(A)、(B)、(C)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 第15题:

    在地震区,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上部大于底部
    B.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中部小于底部
    C.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一般较短
    D.有隔震垫的房屋,竖向地震作用不会隔离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下列关于该结构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相对准确?

    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
    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
    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
    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答案:B
    解析:
    A项,给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及条文说明规定,结构在多遇地震下性能水准1、设防烈度地震下性能水准3、罕遇地震下性能水准4。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作为关键构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应为性能水准3,因此,根据第3.11.3条可知,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的规定,即“抗剪弹性”要求。故A项描述错误。
    B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3条规定,罕遇地震下,部分竖向构件以及大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但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式(3.11.3-4)的规定,即满足截面限制条件。这是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受剪破坏的最低要求。故B项描述正确。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3条规定,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0;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由于本题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因此层间位移角限值应为1/769。故C项描述错误。
    D项,静力弹塑性方法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条及条文说明明确指出,对于高度在150~250m的基本自振周期大于4s或特别不规则的结构以及超过200m的房屋,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本题的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因此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不可以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故D项描述错误。

  • 第17题:

    下列四项观点:
    Ⅰ.验算高位转换层刚度条件时,采用剪弯刚度比;判断软弱层时,采用等效剪切刚度比;
    Ⅱ.当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一定程度时,楼层的扭转位移比限值允许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Ⅲ.高度20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应为1/650;
    Ⅳ.基本周期为5.2s的竖向不规则结构,8度(0.30g)设防,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薄弱层的剪重比不应小于0.0414。
    试问,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针对上述观点准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准确
    B. Ⅱ、Ⅳ准确
    C. Ⅱ、Ⅲ准确
    D. Ⅲ、Ⅳ准确

    答案:B
    解析:
    Ⅰ项不准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5.2条文说明规定,正常设计的高层建筑下部楼层侧向刚度宜大于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否则变形会集中于刚度小的下部楼层而形成结构软弱层,所以应对下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进行限制,从式(3.5.2-1)知该比值为剪弯刚度比;附录E.0.1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1、2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
    Ⅱ项准确,根据第3.4.5条条文说明规定,当计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的40%时,该楼层的扭转位移比的上限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Ⅲ项,根据第3.7.3条第3款规定,高度在150m~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的限值可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的限值线性插入取用。即:
    Δu/h=(1/800+1/500)/2=1/615。因此,Ⅲ项不准确。
    Ⅳ项,根据第4.3.12条规定,水平地震剪力系数λ不应小于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有:λ=0.036×1.15=0.0414,因此Ⅳ项准确。

  • 第18题:

    下列高层建筑结构中,何项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Ⅰ.连体结构 Ⅱ.多塔楼结构Ⅲ.筒中筒结构 Ⅳ.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 )

    A.Ⅰ、Ⅱ、Ⅲ
    B.Ⅰ、Ⅱ
    C.Ⅱ、Ⅲ、Ⅳ
    D.Ⅲ、Ⅳ

    答案:B
    解析:
    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1.1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修订后的新规范将多塔楼结构并入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

  • 第19题:

    进行钢框架地震反应分析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分析相比有何特殊因素要考虑?


    正确答案: 相邻楼层质量比、刚度比;立面收进尺寸的比例;任意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总的受剪承载力;考虑柱的轴向变形;计入梁柱节点域剪切变形;高层钢结构的位移影响;钢框架的长细比和宽厚比。

  • 第20题:

    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2008年真题]

    • A、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 B、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
    • C、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 D、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2008年真题]
    A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B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C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D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4.1条,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B项,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取用;C项,根据第5.5.1条,当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时,地震作用应采用标准值,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D项,同C项。

  • 第22题:

    单选题
    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Ⅰ.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 Ⅱ.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2m高的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Ⅲ.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大于10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Ⅳ.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A

    Ⅲ、Ⅳ

    B

    Ⅰ、Ⅱ

    C

    Ⅰ、Ⅲ

    D

    Ⅱ、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